摘要:學生在中學物理學習階段成績很難提高關鍵在于,在學習物理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不透,或者是空間想象能力缺乏,或者是對原理、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不清楚等原因造成的,從而影響到物理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影響;物理成績;因素
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學校教育質(zhì)量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要卓有成效,不僅要研究和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內(nèi)容,更要重視研究分析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這一重要對象,掌握學生成長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分析影響學生成績提高的各種因素,這是我們教育教學活動中比較重要的原則。
自1998年以來,本人已送出多屆高中畢業(yè)班,有的是從高一到高三,有的接的是高中畢業(yè)班或復習班。從所教的物理科來看,有的學生上新課時作業(yè)做得好,單元測驗也不差,但一到高三進入系統(tǒng)復習時,這些學生從學習態(tài)度上看,說得上是“刻苦”甚至是“拼命”,但學習成績總是不能提高。從所教的高三和復習班來看,也有不少這樣的學生,花在物理上的時間不少,但物理成績卻不見提高,據(jù)此本文分析了這些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影響學生物理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 對物理概念理解不透
有的學生在物理概念的理解上對一些關鍵字、句不能正確理解或理解不透,更不能對一些聯(lián)系較緊密的概念進行區(qū)分,如壓力和重力、速度和加速度、振動和波動等,特別是矢量,有不少學生只注意大小而不注意方向。
二、 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表達方式不能正確遷移
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較常見的表示方式有解析發(fā)、圖像法。有些學生很難將兩種表示方法聯(lián)系起來,對圖像表示的物理意義不能正確理解,并且有的學生對相似圖像,連橫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都會看錯,比如,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經(jīng)常有學生把振動圖像看成波動圖像或把波動圖像看成振動圖像。
三、 缺乏空間想象能力
有的學生只注意平面圖形,而不能將圖像理解成立體空間,比如,電場中的電力線、磁場中的磁感線,畫出一個平面圖形后,總覺得只有所畫平面中具有,而沒有把它理解為立體空間所具有。有的學生由于缺乏空間想象能力,對圖像不能正確地變換,給解題帶來困難,如以下例題:
例1:如圖1所示,電源電動勢E=2 V,內(nèi)阻r =0.5 Ω豎直導軌寬L=0.2 m ,導軌電阻不計,另有一導體棒質(zhì)量m =0.1 kg,電阻R=0.5 Ω,它與導軌的動摩擦因素μ=0.4,一與紙面夾角為30°,且與導體棒垂直指向紙里的勻強磁場(取g=10m/s),求(1)此磁場的方向;(2)磁感應強度B的取值范圍。
此題目中若能正確地進行圖形轉(zhuǎn)化,作出物體的受力分析圖,解題就比較容易。
若從a向b看,經(jīng)分析不難得出磁場的方向斜向下,ab 棒所受力如圖2,其中(a )表示物體有下滑趨勢,(b )表示物體有下滑趨勢。由于本人著重講述圖形的改畫,因而不作更細的解答。
四、 對原理不清楚
有的同學表面上看似乎都知道,但要落實細到節(jié)上,學生就難以掌握,比如,變壓器的原理,表面上對U1 /U2=n1/n2,I1 /I2=n1/n2記得非常熟,但在運用時經(jīng)常出錯,特別是第二個式子,原因就是沒有理解變壓器的原理。再比如,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問題,規(guī)則記得很熟,但稍加變換后,就不知所措。
例2:用10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某工件的長度時,發(fā)現(xiàn)游標卡尺標尺上第六條刻度線和主尺上的7毫米刻度線正好對齊,則該工件的長度為1.6 mm 。
五、 對物理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不清楚
有的學生在運用物理規(guī)律時,不考慮是否滿足條件,也不靠慮是單個物理滿足還是一個系統(tǒng)滿足,是某一過程滿足,還是全過程滿足,就隨意地運用物理規(guī)律。比如,有的學生只要看見碰撞問題就不加分析地運用動量守恒定律或者只要看見題目中有“時間碰撞極短”就運用動量守恒定律?,F(xiàn)舉一例說明全過程不滿足機械能不守恒,而不少學生都沒有認真分析過程而認為全過程機械能守恒。
例3:如圖3所示,質(zhì)量為0.3 kg 的小車靜止在光滑軌道上,在它的下面掛一個質(zhì)量為0.1 kg 的小球B,車旁固定在軌道上的支架上的O點懸掛一質(zhì)量為0.1 kg 的小球A,兩球的球心至懸點的距離均為0.2 m。當兩球靜止時剛好相切,兩球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兩條懸線豎直且相互平行,若將A球向左拉到圖中虛線所示的位置N從靜止釋放,與B球發(fā)生碰撞,如果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求碰撞B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和小車所獲得的最大速度。
此題中小球A從N到M是自由
落體運動,機械能守恒,但在M點被
拉直的瞬間小球A機械能有損失,
然后M到最低點做圓周運動,機械
能又守恒。有不少學生解答此題時
就認為N到最低點全過程機械能守
恒,根本沒有分析出M點損失機械
能的問題,導致學生一解就出錯。
六、 不能認真審題,建立不起正確的物理情景
解題之前審題是關鍵,應該通過認真審題,明確已未知條件,找出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分析清楚物理過程,建立正確的物理情景,從而正確地選用解題所需知識(概念、定理、定律)。
總之影響學生物理成績提高的因素還很多,學習的個體不同又有較大區(qū)別,需要我們廣大教師不斷地去研究、去實踐。 以上是本人在教學中總結(jié)出來的,影響學生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nèi)裟茚槍σ陨蠋c進行有的放矢的復習、教學,這將對物理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成都市龍泉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