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的種種表現(xiàn);闡述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重要意義;闡明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語文興趣策略初探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1 讓學生對學習語文充滿自信
認知心理學表明:自信是學習動力系統(tǒng)中的支撐點和調節(jié)器。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學生有了自信就一定能學好語文。在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詞語接龍、朗讀課文以及寫字比賽等,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并從中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如:我班有一位女同學語文成績不理想,但她的聲音很甜,語感很好。針對這位同學的情況,我在班上舉行朗讀課文比賽。這位同學榮獲全班第一名,她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從此她對語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語文成績也步步上升了。
2 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語文
游戲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孩子們做起游戲來總是興致勃勃,不知厭倦。因此,我盡量把教學的內容用順口溜和游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從而讓學生愛學,樂學。例如:教學聲母b p f t 時,我先準備好聲母圖片。教他們發(fā)好音時,我把這幾個聲母編成順卡口溜:拐杖f,傘柄t……我一邊背順口溜,一邊拿圖片,并配合有趣的動作。隨著流暢的順口溜,學生在做,`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這四個聲母。
在教學中,學生能否較為穩(wěn)定地將注意力集中于教師所組織的學習活動之中,對教學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因此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善于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認知對象上。有一次學生剛上完音樂課,又要上語文課,他們非常興奮,精神自然地沒能集中到課堂上??吹竭@種情形,我并沒有立即上課,而是指名學生玩找朋友游戲—按聲母排列順序找朋友,拿b卡片的喊:“我的朋友在哪里?”拿P卡片的馬上應道:“你的朋友在這里”。以此類推。這樣馬上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把學生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無形中為正課鋪了路。
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兒童長久的學習興趣。形象化的教學語言、滑稽的動作、直觀的演示等教學手段也是最好的方式。如教一年級漢語拼音e的發(fā)音方法,扁扁嘴巴e.e.e在引導學生看圖片得出e的形象:“半個臉蛋中一橫”。又如學習兒歌《歡迎臺灣小朋友》時,首先讓學生通過朗讀,表演充分體會課文的含義,再由教師進行講解,學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手段容易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培養(yǎng)學生直接的興趣,而直接興趣始終是學生學習動機的穩(wěn)定組成部分,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 讓學生在鼓勵中學習語文
鼓勵是維持長久興趣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三種方法:第一種是“目示”,老師一個親切的眼神會使學生興奮不已,有的學生因老師上課不看他而誤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感到不高興,沒興趣學習這一科。第二種是“手示”,手示可以表達豐富的感情。如學生回答正確或在學習上有了進步,你拍拍他的肩膀表示贊同和支持。學生一定會十分高興。學習興趣倍增。教學上出現(xiàn)學生有較好表現(xiàn)而老師無動于衷,就會削弱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也會使你失去許多與學生交流情感的機會。第三種是:“語示”,用贊同,表揚的語言給學生以希望,話不必多,一兩句就能表達出贊許;聲音不必大,但要和顏悅色,這能給學生送去關切和鼓舞,還可以在批改作業(yè)時寫上“寫得好”、“好極了”、“真棒”之類的評語;通過眼神、動作、語言把鼓勵傳遞給學生。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就能大大提高,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長久地維持。
4 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
小學生如果在課堂上心情寬松愉快。那么,他們的視覺,聽覺就會特別靈敏,記憶力會大大加強,聯(lián)想也會更加豐富,學習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學習潛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發(fā)揮。根據低年級學生明顯向師性的特點。教師應向學生傾注自己大量的愛。有人說:“教育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訓,而應是平等的交流。什么時候,學生與教師的眼光平視了,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而能使教師真心彎下腰與學生平視的是愛;是母親對孩子般發(fā)自內心的愛。所以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了愛,也就沒有了教育。作為教師,只有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心情寬松愉悅,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縮小學生心靈的差距,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激活學生思維的波濤。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課堂氣氛民主、和諧。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很自然地進入角色;逐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苦學為樂學。切記僅依據一次聽寫,一次檢測的失敗就批評甚至懲罰學生。這樣只會讓學生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好學生是鼓勵出來的,教師要善于運用好表揚的武器,不斷鼓勵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下轉第53頁)(上接第50頁)從而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間活動與學生一塊游戲,與學生成為朋友,使他們喜歡你,愛上你的課,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老師的愛,并力求轉變角色,變教學知識的傳播者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教師要當好小學生,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隨時插問不明白的問題。如:“為什么”“還有別的嗎”“你敢向他挑戰(zhàn)嗎”等,這既能檢驗小老師解決問題的真實性,又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只有在這種民主、平等、自由、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能感受到愛和尊重,樂觀與自信;才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觀點;才能爭辯質疑,標新立異,才能生動活潑,大膽探索,才能越學越愛學,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其實,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能因材施教、深入探究、努力實踐、巧妙設計、用心體驗、靈活運用,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心理潛力,提高學習效果,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與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架起了師生間心理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