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學技術的更新及相關教法的變革,一般都按照“理論論證—實踐試點—總結—推廣”的規(guī)范進行#65377;媒體作為教學工具一直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媒體的使用和更新通常也是按上述規(guī)范嚴格操作#65377;但是,以計算機系統(tǒng)為基礎的多媒體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和普及,似乎沒有在時間和空間上給教育操作者以更多的思考余地#65377;在眾多理論及實踐原則都未明晰之前,作為影響人類整個社會生活的前所未有的新技術,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頃刻間就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65377;但盲目使用多媒體,可能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甚至使教學陷入“冗余信息競爭”和“機械活動”等形式的泥潭#65377;因此,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分析和探明這些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65377;
一#65380;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效能試驗探討
為了準確了解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作為高級認知工具的使用效果和特征,教育心理學家做了大量實驗研究#65377;如諾曼研究了媒體的“載體”和“結構”特征及其與教學目標間的關系;莫納漢和斯滕寧以折紙測驗為基礎,研究了學習媒體在解決演繹問題教學過程中的使用效果是否存在個體差異;潘恩#65380;科比特和瓊進行了關于文句描述性媒體與動畫類媒體的效果比較實驗等等#65377;結果發(fā)現(xiàn),媒體的使用效果不僅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特征,而且不同性質(zhì)媒體的聯(lián)合使用可以導致更佳的效果#65377;
另一些學者的一項實驗比較分析了多媒體教學和常規(guī)教學的教學效能差異,極具代表性#65377;他們通過實驗測試比較了多媒體模式與標準班級教學對學生的成績影響#65377;學生按前測成績分為3個同質(zhì)組,當?shù)?組參與講授教學并在第2天使用多媒體模式時,第1組只是講授;第3組不參與講授,只是在第2天使用多媒體模式#65377;1#65380;2組在講授后測試,所有組在第2天進行第2次測驗,結果顯示:第1組與第3組系統(tǒng)測試成績沒有明顯差異,F(xiàn)=.598,P<.446;而第2組顯示出突出的進步,相似性分析F=.9.19,P<.005#65377;此外,實驗結果還顯示出在學習不同性質(zhì)的問題時,使用媒體的效果存在差異#65377;如在“使用例證簡釋定義”問題上,第1組只是參與講授教學的學生成績比第3組只是使用模式的好,P<.03,但所有學生在得到多媒體工具幫助后,在更多復雜問題的測驗中成績明顯提高#65377;
二#65380;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效能原則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必然引起信息構和使用方式#65380;交流方式#65380;教學管理模式#65380;甚至是思維方式的變革,因此在鼓勵教師和學生使用這種技術的同時,必須對其效能原則進行思考和分析#65377;
1.信息量的控制
從目前眾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情況看,多數(shù)教師,尤其是我國教師,仍將其作為信息提供和傳遞工具#65377;但當信息量過大時,學生目不暇接,思維的空間被擠掉,尤其當信息以缺乏內(nèi)在聯(lián)系和組織的方式涌現(xiàn)時,可能還會產(chǎn)生大量“認知碎片”,學生很難把握認知主線并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65377;因此在使用多媒體提供信息時,必須控制信息量,并且注重對信息的合理組織#65377;
2.改善師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態(tài)度
大量研究證實,學生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經(jīng)驗和接納程度對其使用效果有直接影響,因此,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學習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機會,在心理上消除陌生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并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65377;另外,由于多媒體在自我指導學習模式中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寬松#65380;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65377;
從教師的角度講,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的部分職業(yè)角色任務,可以借助程序教學更好地完成#65377;但計算機永遠不能替代教師的“教學”,選擇教學內(nèi)容#65380;布置練習#65380;選擇教學策略#65380;鼓勵學生學習#65380;調(diào)控學習過程#65380;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等職能,計算機是不能代替的#65377;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增加,這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條件下將會更加突出#65377;
3.個體學習與集體協(xié)作相結合
國內(nèi)目前對多媒體的使用偏重于輔助集體教學,但世界發(fā)展趨勢則逐步過渡到指導個體學習與集體交流相結合#65377;個體可以通過媒體獲得大量信息,甚至可以直接進人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練習程序,且廣泛聯(lián)結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使得交流更加方便,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班級教學與因材施教的矛盾,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硬件設施條件的改善,我們也應將部分注意力轉移到集體協(xié)作與交流為前提的個體學習指導上#65377;
4.多種媒體方式的綜合使用
大量實驗結果顯示,學生在接受媒體影響時明顯存在個別差異,他們總是偏向于在自己“天賦”和興趣所傾向的媒體使用時取得更好的成績#65377;例如,視覺能力強的學生接受動畫類媒體方式時更具適應性,而抽象思維發(fā)達的學生更善于接受字句描述為基礎的媒體輔助方式#65377;但是,無論哪種類型的學生,在綜合使用媒體的前提下,成績都普遍提高#65377;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可能為了使用媒體而打破正常的教學組織和秩序,以分類的方式去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此,在使用媒體時應綜合考慮動靜結合#65380;文字與形象結合#65380;多種描述方式結合,并要考慮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和不同特征的教學活動中使用與之相適應的多種媒體方式#65377;
三#65380;世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發(fā)展趨勢
相比較而言,國內(nèi)多媒體教學的重點在課堂內(nèi),多媒體主要是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但國外的發(fā)展趨勢已經(jīng)從課堂快速轉移到對在線學習的重視,如美國#65380;英國#65380;加拿大#65380;澳大利亞#65380;新西蘭等國,都在不斷發(fā)展IT學習的綜合模式#65377;
1.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使用
在教學輔助工具層面上使用多媒體,是多媒體最初進入課堂的主要功能#65377;目前在眾多經(jīng)濟欠發(fā)達#65380;多媒體技術及運作體系尚不完善的地區(qū)和國家,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也基本局限在這個層面上#65377;
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多媒體主要是以形象化程度更高#65380;操作更方便#65380;綜合性更強的特點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工具的作用#65377;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最重要#65380;最基本的教學工具是黑板,教師通過黑板羅列主要觀點#65380;論題;詳細注解重要和困難內(nèi)容;提供圖解#65380;表格;顯示論證#65380;計算過程等#65377;這些作用也可以由掛圖#65380;幻燈等替代工具分擔一部分#65377;但這些傳統(tǒng)工具存在一些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容量有限#65380;不易調(diào)整#65380;形式單調(diào)等#65377;這些問題在多媒體條件下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65377;再如傳統(tǒng)聲像工具如錄音機#65380;錄象機#65380;電影等,功能都比較單一且缺乏人機互動,多媒體也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65377;因此多媒體在相當廣的范圍內(nèi)成為頗受教師歡迎的教學輔助工具,其作用主要是呈現(xiàn)#65380;傳遞教學信息(尤其是形象材料);解釋和佐證教學內(nèi)容;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興趣,從而影響學習態(tài)度#65377;但問題也不斷出現(xiàn),如信息量過大,變更頻率過快,可能影響學生思維;有些教師過于倚重媒體工具,弱化了與學生的交流;簡單替代板書,搞形式主義;使用不規(guī)范,產(chǎn)生“認知碎片”,分散注意力等等#65377;
2.作為自學指導替代者的作用
嚴格意義上說,多媒體是不能成為自學活動的真正指導者的,但通過教師設計和提供“學生中心”程序項目,可以指導學生自己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去獲得基礎知識,論證#65380;交流自己的觀點,發(fā)展解決問題的技巧,甚至由此發(fā)展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65377;換句話說,多媒體替代了作為個體教師的部分功能,尤其是加強和發(fā)展了教學指導#65377;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出現(xiàn),沖破了束縛,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指導學習#65377;尤其是更多設計合理#65380;使用方便#65380;且符合學習心理規(guī)律的程序出現(xiàn),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替代了部分學習指導和管理作用#65377;但是,計算機仍然不能看作教師的替代物,因為技術本身是不能關注教育中的變化的,這種關注的實現(xiàn)依賴于技術的操縱者#65377;關鍵是要成功發(fā)現(xiàn)二者合適的結合點,以人為載體,使整個技術融入新的變化中#65377;因此,在發(fā)展和完善技術的同時,教師仍要肩負技術使用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調(diào)控的作用#65377;
3.作為學習交流媒介的作用
澳大利亞#65380;新西蘭等國近年來都在致力于發(fā)展基于多媒體交流的教學模式,包括各種師生間#65380;生生間以及學生與其他成人間更為廣泛的“互惠”項目#65377;當多媒體技術剛進入教學領域時,許多人擔心會由此造成人與人之間#65380;人與社會之間的隔離#65377;但也有很多教育研究和實踐者認為通過良好的運作和協(xié)作,這種隔離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65377;事實上,利用Intemet和e-mail等系統(tǒng)已經(jīng)發(fā)展了互動交流的學習模式#65377;基于自愿#65380;合作和相互接納原則上的多媒體交流方式,將給我們提供一種工具,在社會隔離間架起一座橋梁,創(chuàng)造出新的#65380;反對個人主義的接觸和交流模式#65377;
參考文獻
[1] 段琳琳.計算機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6(3).
[2] 胡水星.多媒體課堂教學應用的問題與解決.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05(1).
[3] 張軍,劉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商業(yè)經(jīng)濟,2005(1).
(責任編輯 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