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磊
摘要:詩人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是以《圣經(jīng)》中人類始祖的墮落作為創(chuàng)作源泉,同時又以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歷史為背景完成的,它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產(chǎn)物。作者為英國17世紀偉大的文學家,彌爾頓的政治立場鮮明,成就了這樣一部政治宗教性史詩。作品所體現(xiàn)的革命主義精神和人性內(nèi)涵深深影響了當時的英國社會。
關鍵詞:失樂園;創(chuàng)作目的;革命主題
一、 《失樂園》作者的革命主義者的生涯
英國政論家、詩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78年12月出生于倫敦一個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受其父親愛好文學的影響,彌爾頓從小喜愛讀書,尤其喜愛文學。16歲時入劍橋大學,并開始寫詩;1638—1639年間,他前往歐洲旅行,并同當時被囚禁的伽利略見過面。1639年,英國革命即將爆發(fā),他返回英國。隨后的20多年中,他積極投身英國革命,發(fā)表了大量的散文和政論文,為英國革命和共和政府奔走呼吁,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為英國人民申辯》(Areopagitica,1650)等。1660年發(fā)生了皇室復辟,為此,彌爾頓懷著對復辟的憤怒創(chuàng)作了三部舉世聞名的史詩巨作《失樂園》(Paradise Lost, 1667),《復樂園》(Paradise Regained, 1671)和《力士參孫》(Samson Agonistes,1671)。1674年11月8日這位偉大的革命主義詩人在倫敦逝世。
二、《失樂園》的創(chuàng)作目的
《失樂園》是取材于《圣經(jīng)》的一部長詩,寫的是亞當、夏娃偷食禁果而被上帝逐出樂園的故事。上帝宣布其獨子為天使、天軍的首領統(tǒng)帥天國,大天使盧西弗不服,于是領導起義試圖推翻上帝。起義不幸失敗而墜如地獄火湖之中,盧西弗毫不氣餒,仍在地獄自立為王,成為了魔王撒旦,還大興土木建筑“萬魔殿”。為了擴充力量戰(zhàn)勝上帝,撒旦決定去上帝剛剛建成的樂園引誘人類來歸順自己。撒旦偷偷進入樂園,并利用蛇的化身親近人類,誘騙夏娃和亞當向后摘食禁果。撒旦騙計成功,亞當和夏娃被逐出樂園,靠勞動為生。該詩體現(xiàn)了詩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學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極重要的作品。
17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取得了重大的進步,然而,這個時期的封建王權專制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彌爾頓作為清教徒在這樣一個激烈的社會改革和時代變遷的轉(zhuǎn)型期,他作為一名革命主義者,愿將自我的喜悅和精力奉獻給他深愛的祖國。他反對王權專制為史詩巨作的成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王朝復辟后(1660年),這時的彌爾頓雙目失明,變得衰老、落魄,希望用他的詩能表現(xiàn)出他心中一直渴望實現(xiàn)的雄心壯志。為此,他寫下了這部偉大的史詩——《失樂園》?!妒穲@》以史詩一般的磅礴氣勢揭示了人的原罪與墮落。作者不僅僅是描述英雄們的宏偉的戰(zhàn)斗場面,同時還歌頌了他的同時代人的英勇無畏的精神?!妒穲@》是這樣的一首英雄史詩,它是時代的產(chǎn)物,即使作者不是有意在作品中描寫1648年的革命,也在不知不覺中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革命精神,彌爾頓本人幾乎可以等同于作品中敢于反抗上帝的撒旦,撒旦反抗斗爭失敗后的愁緒正流露了彌爾頓本人和
英國人民的苦悶心情,而撒旦一再敢于反抗、不屈不撓的斗爭,正反映了彌爾頓和英國人民偉大的革命精神。
三、作品中的革命主題
彌爾頓雖然參與的清教運動可以體現(xiàn)在當時英國社會的諸多方面,但是他的宗教思想和政治觀點卻不謀而合,《失樂園》是作者堅奉清教主義的產(chǎn)物,同時也以彌爾頓個人信念和信仰為基礎,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彌爾頓大膽地開創(chuàng)了宗教信仰來思考人性的先河。他的史詩集中描寫了人性的墮落,犯罪和悔改的過程,這體現(xiàn)了清教主義的思想內(nèi)涵。
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更多關注時代的歷史背景,因為《失樂園》正是作者所處時代的產(chǎn)物,它反映了那一時期的歷史特征和精神。彌爾頓了解真理的真諦和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他利用史詩中的人物來表達自己的革命思想和抗爭精神,并表達了封建王權復辟后給他帶來的絕望和苦悶。事實上,彌爾頓是進步的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他先進的思想符合社會的進步。他認為,上帝的教義與社會進步一樣符合理性自然的法則。因此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資產(chǎn)階級最終會取代阻礙資本主義發(fā)展腳步的封建階級,這正是歷史必然性的完美體現(xiàn)?!妒穲@》中,撒旦對上帝的反叛和天國戰(zhàn)爭正是封建主義的頑抗和兩個階級之間的內(nèi)戰(zhàn)。正義終究會戰(zhàn)勝邪惡,國王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斷頭臺。然而,隨著共和國的墮落和腐敗,資產(chǎn)階級與斯圖亞特王朝國王查理二世妥協(xié),共同鎮(zhèn)壓了人民大眾的革命運動,封建王朝復辟了?!妒穲@》中彌爾頓用亞當、夏娃對上帝的背叛來映射歷史事件,寓意非常明確。彌爾頓通過《失樂園》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立場和革命意識,提出了一系列思索人性的問題。這正是他以人類墮落為主題創(chuàng)作《失樂園》的目的和革命主題。
參考文獻:
[1]陸佩弦編. 彌爾頓詩歌全集詳注(上冊)[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2]劉炳善編著. 英國文學簡史[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3]李桂媛,董妍伽主編.英美文學選讀[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