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輝
摘要:實踐證明,只有校家結合,形成合力,才能達到最佳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學校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家長會作為雙方互相交流學生情況、共同尋找最佳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徑,已經(jīng)越來越被教師和家長所重視。因此,開好家長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家長會;教育;計劃;解惑;參與
一、長遠計劃,統(tǒng)一思想
作為班主任,要圍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長遠的教育計劃。因為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每個學年所出現(xiàn)的問題都不一樣,班主任要有通盤打算,有計劃、階段性地開展工作。初一學年,重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初二學年,針對學生進入青春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指導學生如何與他人相處,解決家長面對孩子叛逆期的困惑;初三學年,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省、自制力。同時,幫助學生緩解面對中考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有了長遠計劃,在實施過程中,還要考慮這次家長會與上次家長會(甚至上幾次家長會)所講內容的銜接問題??瓷洗渭议L會制定的目標是否已經(jīng)達到,然后在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出本次家長會切實可行的教育目標。
二、有的放矢,支招解惑
大部分學校一學期開兩次家長會,家長會后,家長都知道應該管孩子,可卻不知道該怎樣管,這樣我們的家長會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我認為,家長會不光要讓家長發(fā)現(xiàn)問題,更應讓家長看到希望,充滿信心。
每次家長會前,我都會開展一次問卷調查,向家長了解學生近段時間在家中的表現(xiàn)、存在的問題、家長的困惑。匯總后,我既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又能發(fā)現(xiàn)一些共性問題。結合家長提出的問題,我會出一期小報,在家長會上發(fā)給家長,介紹這一時期孩子們的特點、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專家的建議,還有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對家長教育孩子進行輔導。
從初一開始,我就指導家長和學生共同完成孩子的“成長記錄”,就是讓孩子每星期評點自己的學習生活、存在問題、心靈感悟,然后由家長寫下鼓勵性評語或是指導性建議。剛開始時,許多學生及家長都覺得無話可寫,只是應付了事。于是,每次家長會,我都挑選內容充實、情感真摯的“成長記錄”進行展覽,讓家長們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學生和家長的態(tài)度漸漸的都有了變化,可說的話越來越多,家長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和諧。這為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做了很好的鋪墊。
每次期中考試后的家長會,我會結合考試情況對前半個學期的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學生在校表現(xiàn)的優(yōu)缺點,與家長學生一起確定前進的目標,制定可行的措施。尤其對那些沒有考好的學生,更要給予寬容和鼓勵,讓學生和家長都充滿信心、看到希望。每次期末考試后的家長會,我都會對學生的假期生活給予合理指導,既不能讓家長不聞不問,也不能讓家長把孩子的假期安排得滿滿的。要讓學生度過健康而有意義的假期。
三、形式靈活,喜聞樂見
首先,讓家長參與進來。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們走上講臺,講出自己的困惑或介紹成功的經(jīng)驗。為了讓家長放得開、不拘謹、暢所欲言,應為家長提供溫馨寬松的環(huán)境:將教室桌椅擺成圓桌的形式;在教室的走廊和四周展出學生的作業(yè)、手抄報、手工作品等;在家長入場時,播放歡快輕松的音樂。還可以對有共性的問題,與家長一起探討。
其次,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正因為有了學生,老師和家長才坐到一起,所以應讓學生成為家長會的參與者。班主任應根據(jù)具體學年,來設計活動。初一時,可指導學生根據(jù)校園學習生活,自編自演文藝節(jié)目,學生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也讓家長對學校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了更直觀地認識;初二時,可開展以“說說心理話”為主題的家長會,讓每名同學在家長會上準備一個兩分鐘的發(fā)言稿,把自己在學校的表現(xiàn)、取得的成績、今后的打算以及對父母的要求告訴家長;初三時,開展以“爸爸、媽媽謝謝您”為主題的家長會。讓學生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可以是寫給家長的一封信、可以是親手制作的一個禮物、還可以是自編自演的一個節(jié)目等等)來表達對家長的感激之情。面對中考,每個孩子都有很大的壓力,這時老師和家長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放松心態(tài),使學生充滿信心。讓學生、家長和老師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流。學生講講自己的現(xiàn)狀,家長談談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對孩子的鼓勵,老師也要說說一些問題具體的解決方法。讓學生感到,老師、家長和他們心連心,是他們強有力的后盾。讓他們在家長會后目標更明確,態(tài)度更積極,信心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