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玲
摘要:本文對中職校學生的現(xiàn)狀和心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從心理、教育和就業(yè)的角度提出了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校學生心理特點教育對策
一、中職校學生現(xiàn)狀分析
我校學生來源復雜,有春季分流來的,有秋季招進來的;有的學習成績稍好一些,有的成績較差。與普通高中相比,中職學校學生素質(zhì)較低,存在學習差、思想紀律差的現(xiàn)象。因為學習成績差。他們對文化課不感興趣,厭學思想嚴重;因為學習差、紀律差,常被家長埋怨、忽略。有些家長甚至對子女的教育放棄了信心。認為高中考不上,留在家又怕變壞,于是干脆把孩子推到職校,希望由學校幫他們管教。另外,據(jù)統(tǒng)計,很多中職學生的父母已離異,屬單親家庭。他們從小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心理嚴重創(chuàng)傷。性格變得孤僻古怪。此外,中職學生還普遍有自卑心理:認為初中畢業(yè)生好的上重點高中,一般的上普通高中,差些的才上職校,因此總覺得職校學生“矮人一頭。低人一等”。強烈的自卑感,致使他們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動力,沒有生活目標。還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中職學生很多在初中時曾被同學瞧不起,常被老師批評,有的心理已被扭曲,有逆反心理、報復心理和個人主義傾向。因而中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任務極為艱巨。
二、中職校學生心理問題分析
(一)遲鈍型。他們一般反映遲鈍、表述混亂、理解力差、記憶困難、對知識不能變通,或者是死記硬背、生般硬套。他們雖然肯學習,但在初中階段,因?qū)W習效率較低,常被教師和家長指責為“腦子不開竅”,一進職校校門就自認為不是學習料子。這類學習以女生更多。他們因主觀已努力而未能出成果,還常伴有委屈、苦惱等心緒,較為孤獨。
(二)懶惰型。這類學生屬于意志障礙,他們性格特征不良,表現(xiàn)為貪玩,上課常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愛動腦筋、怕困難、一碰到難題就急忙問老師或同學。喜歡抄襲別人的作業(yè)。
(三)自卑型。這些學生有時偏重手意志心理障礙,有時偏重于情感心理障礙。這些學生或由于過去長期學習沒搞好,造成學習基礎差,知識債臺高筑的局面。進職校后,一時無法提高在集體中往往處于相對落后的位置,或存在某些缺點,或由于生理上的某些缺陷等;常受人指責、埋怨。他們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學習缺乏信心,長期生活在一種頹喪、抑郁的氛圍之中。
(四)逆反型。這些學生一般智力正常,有的可能很好。他們原來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因為老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或不公正,與老師發(fā)生矛盾,引起他們對老師有了成見,形成對立情緒后存心不好好學習。他們破罐子破摔,老師讓他這樣,他偏要那樣,學習成績往往大起大落,還以為不好好學習就能報復老師。
(五)自我中心型。這些學生往往學習成績差,其他方面也不好,被大家看不起。平時很少有“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但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卻十分強烈,常常在課堂教學或自修課學習場合,尋找某種不正當?shù)姆绞絹肀憩F(xiàn)自己。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往往具有盲目性、冒險性、危害性,蘊藏著強烈要求得到別人關注和尊重的愿望,而結(jié)果卻總是適得其反。
三、中職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一)以課堂教育、開好主題班會活動為主戰(zhàn)場主陣地。
如開學初,針對部分學生學習漫無目標、存在嚴重厭學情緒的情況,在班里多開展一些能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發(fā)揮特長、彌補不足,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雄心勃勃、以成功的心態(tài)走上學習軌道的活動。如要求學生們按照各自的興趣和特長,組成興趣小組,到社會上去進行參觀調(diào)查,了解各種職業(yè)現(xiàn)狀及對人才素質(zhì)的要求,回來寫出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在班會上將自己的見聞和感想告訴大家,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流,甚至還邀請了一些家長來參加主題班會。
通過這樣的班會,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使學生了解了社會與自我。學生們覺得,這樣的主題班會活動,完全以自己為主體,鍛煉了個人的能力,大開了眼界,了解了社會和各行各業(yè)的人才素質(zhì)要求,更加清楚地認識了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讀書,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使他們真正懂得了“今天的學習是明天的基石“。
(二)各任課教師要采取激勵原則。
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因為成績差、紀律差已經(jīng)受夠了批評、指責和埋怨,進入職校后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和關愛。我們要根據(jù)這一特點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能總盯住他們的缺點和考試分數(shù)。只要他們有一點點進步,我們也要給以鼓勵、表揚。樹立他們的信心。比如,個別同學考試時文化成績較差,但專業(yè)技能卻很強,漢字錄入達到120宇,分鐘,我們便在專業(yè)技能方面“大張旗鼓”給予表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豪??傊?,在中職學生的思想教育中,要多表揚少指責。多關愛少埋怨。更不能諷刺、挖苦學生。用滿腔愛心點燃其上進的希望之火。不允許哪一個教師對學生說什么“差”、“笨”之類的話。形成人人為學生健康成長著想,人人為學生成才著想的局面,營造了人人育人,時時育人,事事育人的育人環(huán)境。不斷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努力上進,使他們對學習、對人生、對前途充滿信心。
(三)以專題活動作為重要的補充、輔助武器。
舉辦學生喜聞樂見的第二課堂的團體活動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群體的積極參與,從中可以達到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鍛煉人才、發(fā)現(xiàn)人才的目的?;顒右髮W生盡其可能全員參與,讓每人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使個人價值得到體現(xiàn),從而讓學生個人有成就感,使自己受到重視,令人矚目。如組織舞蹈隊,利用球場每節(jié)休息時間進行健美操表演,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表現(xiàn)欲望。又如組織郊外活動。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放眼社會。中職學生雖然文化基礎較差,但他們愛好廣泛,活潑好動,有自己的特長。怎樣把他們的愛好表現(xiàn)出來,把他們的特長展示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這些活潑好動的中職生提供展示個人才藝的平臺。一系列的活動,讓他們有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他們重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
(四)以與家庭建立密切聯(lián)系作為了解學生心理必不可少的手段。
有哲人講過,“要征服一個人首先要征服他身邊的人”。同樣要摸清學生的心聲,首先就要向與他朝夕相片處的父母了解通過他們對自己兒女的評價,才能對癥下藥。時下,人們常有一種錯覺,談起教育,總以為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三個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即使孩子上學了,學校教育仍完全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才能達成教育的共贏.通過家訪、家長會、發(fā)動家長和學生互通信件活動,幫孩子及時調(diào)整狀態(tài)做到來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總之,職校生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小視的社會群體,應該是富有活力、充滿朝氣的青年群體,也必定是未來社會發(fā)展進步和城鄉(xiāng)建設的生力軍。現(xiàn)在最為關鍵、最為迫切的是,職業(yè)學校要高度重視心理教育??茖W實施,積極探索,整體推進,狠抓落實,提升水平,創(chuàng)建特色,努力開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職業(yè)學校素質(zhì)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