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 容
“如果電腦全是英文,我們怎么樣進入下一個世紀,怎么樣進入高科技時代?”
1988年,在濟南舉行的全國計算機大會上,一個研究主題讓與會者困惑不已:漢字能夠進入電腦嗎?將來要不要改變中國的文化,把漢字去掉,要么英文,要么拼音?
其實,在此次大會召開的5年前,河南南陽一個叫王永民的人已經(jīng)發(fā)明了五筆字型輸入法:使用西方的原裝鍵盤,一個螺絲釘也不用動,每分鐘就能輸入100多個漢字。即使不識字的人,只要熟悉“字根表”,也能在最多不超過四次的敲擊中,將一個個漢字輸入電腦。
“五筆字型帶領(lǐng)我們順利進入21世紀,才有我們的今天?!倍嗄暌院螅皻⒍就酢蓖踅裉崞稹按a王”王永民,仍然敬佩不已。
對抗?jié)h字大鍵盤
很難想象,如果今天中國人使用的電腦都配上一個漢字大鍵盤,將會是什么怪樣子。但是,在王永民之前,主流的漢字編碼主張,就是要專為漢字輸入設(shè)計大鍵盤。這一主張甚至在王永民發(fā)明26鍵五筆字型輸入法數(shù)年之后,依然被國內(nèi)一些專家堅持著。
1943年12月,王永民出生于河南南陽南召縣。1962年,他以南陽地區(qū)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學習微波天線和激光技術(shù)專業(yè)。1977年10月,幾經(jīng)周折的王永民從待了8年、病了6年的四川永川調(diào)回南陽,被分到地區(qū)科委工作。
當時,南陽引進了一臺日本人發(fā)明的漢字照相排版植字機,但在漢字輸入時不能校對。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個能將漢字變成穿孔紙帶的輸入鍵盤。于是,南陽科委撥給王永民3000元,由他帶領(lǐng)一個工作組開始科技攻關(guān)。
要做鍵盤,首先要找到一種輸入方案。于是,王永民跑到上海、蘇州等地的科委情報所翻閱國內(nèi)外相關(guān)資料,可他能夠看到的不是王安99鍵的三角編碼輸入法,就是國外各種各樣的大鍵盤。沒有找到好的漢字輸入方案,王永民決定自己來做,從此便踏上了壓縮鍵位的艱難里程。
1980年7月15日,王永民把鍵位壓縮到了62個,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功。但是,鍵盤通過鑒定將要投入使用時,卻發(fā)現(xiàn)這個鍵盤缺少編輯功能鍵,王永民被迫拓展鍵盤。
焦頭爛額之時,王永民突然想到:“為什么要自己做功能鍵,如果能用原裝鍵盤上的功能鍵該有多好。以前,只想著怎樣把標準鍵盤上的功能鍵搬到漢字鍵盤上來,為什么不能把漢字搬到標準鍵盤上去呢?我數(shù)了數(shù)標準鍵盤中間有48個鍵可用。62鍵和48鍵也就是一步之遙,如果我能把62鍵變成48鍵,那么,我就可以用標準鍵盤了,就用不著費盡心力設(shè)計什么鍵盤了?!?/p>
一年以后,48鍵果然成功了??墒?,這時的王永民還不滿足,他要向36鍵沖刺,“但怎么做都做不成?!?/p>
1982年6月2日,王永民見到了時任河南省副省長兼科委主任的羅干。半個小時之內(nèi),王永民簡明扼要地說明了自己要干的是個什么樣的事兒。“他一聽就明白,問我需要多少錢。我想了半天,告訴他我需要16.5萬元?!逼鋵嵧跤烂癞敃r壓根不清楚具體需要多少錢。
羅干就問下面,還有多少機動經(jīng)費,聽說還有10萬元,羅干當時拍板:“全給永民了?!蓖跤烂窦尤f分,向羅干立下“軍令狀”:一年為期,完成任務,完不成就跳黃河。
1982年冬,王永民從48鍵摸爬滾打到36鍵。當他在鍵盤上用自己的編碼把漢字敲進計算機的時候,眼淚都出來了。但是,36鍵方案因為字根占用了數(shù)字鍵,輸入數(shù)字時,需要換檔,還是很麻煩?!拔沂茿型血,追求完美,上機成功那天,我就決定否定它?!?/p>
否定36鍵方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又要從頭做起,有沒有這種能力?在當時,36鍵方案已經(jīng)是國內(nèi)第一了。王永民想了兩天兩夜,最后毅然決定放棄36鍵,搞26鍵!“和我同來的人都愣了,說王老師,你瘋了。”
1 982年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26鍵方案的五筆字型第一次在計算機上輸入了漢字。
多年后,王永民跟王碼公司的員工說“一項科研活動,不管它持續(xù)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或是更久,除了成功的最后一天外,每一天面臨的都是失敗?!边@是王永民的親身體驗。
普天之下莫非王碼
1983年12月5日,首期五筆字型學習班在南陽舉辦,有60多個國家級大單位派員參加培訓。王永民將軟件、碼本、資料和程序全給了這些單位,每個單位收1200元。這是五筆字型的第一筆收入,王永民把這筆錢悉數(shù)交給了南陽科委。
1984年,王永民告別河南,來到北京,原因很簡單,“在河南連臺電腦都找不到,怎么推廣產(chǎn)品?”
在北京府右街的一間地下室,王永民一住就是兩年。他早出晚歸,一個部委接一個部委地講他的五筆字型,“誰請,我都去講;有飯去,沒飯我也去講三天、五天都行。全部費用自理,一分錢不要?!蓖跤烂裾f,“別人都說我口才好,就是那個時候練就的。”
1986年,五筆字型已成為中國最受用戶歡迎的漢字輸入技術(shù)。然而,令王永民沒有想到的是,在全國漢字輸入方案評測中,五筆字型卻被擠出了11個“A類”方案名單。隨后,全國首屆計算機應用展覽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王永民拉著機器擠在“A類”之外的一個角落里,向用戶演示五筆字型,依舊造成了轟動效應。
正當王永民在地下室受窮的時候,全球第二大電腦公司DEC出價20萬美元購買了五筆字型專利使用權(quán)。1987年3月6日,王永民從地下室搬到遠望樓賓館,成立中文電腦研究所,經(jīng)營他在地下室開發(fā)的漢卡。之后,王永民成立了王碼公司。
“在當時風險投資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是王永民把五筆字型直接改叫王碼,然后成立王碼公司,自己當老板,把公司一直搞下去?!蓖跤烂竦纳虡I(yè)敏感,讓王志東稱道不已。
1990年,IT市場開始走向成熟,國內(nèi)掀起學五筆的浪潮。是否會使用五筆字型,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用人單位招聘員工的一項關(guān)鍵要求,以至于很多人如此驚嘆:“普天之下莫非王碼”。
王碼在大江南北名聲非常響的時候,傳說有一次,王永民在飯館吃飯。一人走上前問:“你是王碼嗎?”王永民起身說:“我就是王永民?!闭l知那人連忙道歉:“對不起,我認錯人了,我找王碼?!?/p>
然而,王永民和他的王碼公司卻并沒有獲得與其發(fā)明相匹配的財富。1 992年,一場先贏后輸?shù)墓偎?,讓王碼公司開始走了下坡路。
一場先贏后輸?shù)墓偎?/p>
“如果不是因為盜版,我應該是中國的比爾·蓋茨。”王永民說。
當時,臺灣出過一本名叫《紅色中國的億萬富翁》的書,想當然地把發(fā)明五筆字型的王永民列于其中。但是,王永民的財富與該書作者的想象相差甚遠,因為盡管中國幾乎所有的電腦里面都裝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