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談英漢習語的形象化翻譯

    2009-03-31 07:23:42王桂紅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期
    關鍵詞:字面原語譯語

    王桂紅

    摘 要:所謂習語,又叫習慣性用語,就是某一語言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固定的表達方式。廣義的習語包括成語、諺語、歇后語、典故等。由于英漢之間的文化差異,習語的形象化翻譯成為影響翻譯質量和文化交流的直接因素。英漢習語形象化翻譯的具體原則和方法:直譯——保留形象,意譯——轉換形象及舍棄原來的形象。

    關鍵詞:習語形象化 翻譯

    一、提出問題

    所謂習語,又叫習慣性用語, 就是某一語言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固定的表達方式。廣義的習語包括成語、諺語、歇后語、典故等。英漢兩種語言歷史悠久,包含著大量的習語,但是由于地理、歷史、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習語的形象化翻譯成為影響翻譯質量和文化交流的直接因素,因此,如何保證原語習語文化信息傳遞的信息度,同時保證習語文化信息傳遞的有效度,即習語的形象化翻譯,成為習語翻譯的關鍵。

    二、英漢習語形象化翻譯的具體原則和方法

    關于翻譯標準,中外翻譯理論家們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從嚴復的“信、達、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張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實通順”,到美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尤今.耐達(Eugene A?Nidar)的“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我們不難看出,這些主張是相互影響、互為補充、不斷完善的,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中心的要點都是譯文要忠實、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義,保持原作的風格,忠實反映原作的面貌。所謂忠實表達原文的意義,應指忠實表達原文的字面意義,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三個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話、每個習語、詞匯都同時具備三種意義,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義,沒有形象意義;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但沒有隱含意義。尤其是任何兩處語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對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種意義全部再現(xiàn)于譯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義或形象意義與隱含意義在翻譯時由于文化的差異出現(xiàn)矛盾,字面意義或形象意義應當服從隱含意義。另外,原文的形象意義在目的語中可能會找不到對應或者沒有相同的形象,或者雖然形象相同,隱含意義(包括褒貶意義)卻沖突,這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形象的隱含意義的準確傳達,可更換另一個譯文讀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棄原來的形象意義,只譯出隱含意義??傊?,隱含意義,也就是原文意欲表達的意義是最重要的。

    在翻譯的方法上,直譯與意譯一直是翻譯理論界爭論的焦點。我們通過對一些翻譯理論及資料的學習與實踐認為,直譯與意譯是相對的,兩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且沒有絕對的界線。大到一部作品,小到一個句子的翻譯都會兼有直譯與意譯。一件好的譯作總是既有直譯又有意譯,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因此,筆者認為,如果采用直譯能準確傳達原文形象生動的多種意義的,就直譯;如果不能譯出原文形象生動的多種意義的,特別是不能準確譯出隱含意義的,就采用意譯。

    綜上所述,習語的翻譯應力求達意與傳神,形義兼?zhèn)?,讓譯語讀者產生與原語讀者大致相同的反應。那么,怎樣處理習語的形象才能確保習語翻譯達到這一效果呢?下面通過譯例分析來介紹幾種對習語形象進行靈活處理的原則和方法。

    1.直譯——保留形象

    由于人們在感情、在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及社會經歷等方面會有相似之處,英漢習語中有少量相同的習語,這些習語字面意義、形象意義相同,隱含意義相同,也就是說,此類習語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所傳達出的文化信息是等相的,可以互譯。如“Easy come, easy go.”與漢諺“來得容易,去得快”;“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與“趁熱打鐵”;“Practice makes perfect”與“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與“身教勝于言傳”等。再如:

    (1)英譯漢

    You know I would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Elizabeth, to be with you.

    ——你知道,伊麗莎白,就是赴湯蹈火我也和你在一起。

    All roads lead to Rome.

    —— 條條大道通羅馬。

    (2)漢譯英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sfavor.

    “瓜田李下”來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p>

    ——Neither adjust your shoe in a melonpatch,nor your hat under a plum tree。

    2.意譯——轉換形象 或者舍棄原來的形象

    (1)意譯——轉換形象

    由于有的英語習語和漢語習語在內容和形式有差異,當采用直譯的方法不能將原語的習語形象地翻譯到譯語中去,即無法在譯語中再現(xiàn)原語習語的形象時,可采用意譯的方法,用符合譯語表達習慣并為譯語讀者所熟悉的形象來替換原語習語的形象,即轉換形象的方法,借助譯語中相應的形象使譯語讀者產生與原語讀者相同或相似的語義聯(lián)想并獲得大體相同的藝術感受。如“a cat on hot bricks”的形象與“熱鍋上的螞蟻”以及“to shed crocodiles tears”與“貓哭耗子——假慈悲”不謀而合。翻譯時轉換了形象,更利于讀者的理解,增強了不同語言之間的融合的作用。再如:

    ①英譯漢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如果按字面意義直譯,讀者會不明白,其實它的隱含意義就是“入鄉(xiāng)隨俗”,若意譯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則更為形象生動,若要直譯或者意譯,則要視原文原文體、上下文語境而定。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②漢譯英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曹雪芹,《紅樓夢》)

    —— One is the moon reflected in the water, the other but a flower in the mirror.(包惠南,2001:151)

    “水中月,鏡中花”在英語習語里找不到相應的形象,但它的意象能引起不同民族人們相似的聯(lián)想和感受,移植到譯文中能有效地傳達原文意義。

    “土埋半截了……”(周立波,《暴風驟雨》)

    —— Ive got one foot in the grave.(張培基,1983:105)

    俗語“土埋半截”即“離死不遠”之意。原句如保留形象直譯成“Im already half buried in the earth”,譯語讀者會不知所云,所以,譯者借用英語同義習語to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一足在墓中),將原習語形象轉換為譯語讀者熟悉的形象,既保持了原文引用俗語的風格,又通順易懂。

    (2)意譯——舍棄形象

    某些習語在譯語中既找不到合適的對等習語,其形象也無法轉換到譯語中,翻譯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舍棄原語習語中的形象,但舍棄形象并不意味著“跳過”原習語不譯,對它的文化意象視而不見,而是要在透徹理解原習語的基礎上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譯出它的含義。如“望子成龍”,我們知道“龍”在英漢兩種文化中的意義完全不同,所以,漢語“望子成龍”的形象在英譯時不能保留,可意譯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再如:

    ①英譯漢

    The dog that will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

    說別人壞話的人,也會說你的壞活。

    此句在譯成漢語時,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譯,只能舍棄它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譯出隱含意義,才能被中國人所接受。

    Among so 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 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同這么多穿著體面又有教養(yǎng)的人在一起,這位鄉(xiāng)下姑娘感到很不自在。(張培基,1983: 162)

    原文中的“l(fā)ike a fish out of water”如保留形象直譯為“感覺像魚兒離開了水”,容易引起錯誤的聯(lián)想“魚兒活不了”;如轉換形象譯成“如坐針氈”,又顯得不太忠實原文。因此要舍棄原形象,而取它的確切含義。

    ②漢譯英

    天有不測風云

    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三個臭皮匠,湊個諸葛亮。

    ——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漢語有不少習語帶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文化色彩,來源于歷史事件或寓言故事,如果直譯,譯文不僅繁冗晦澀,對于不了解漢文化背景的譯語讀者還很難理解。因此,舍棄形象意譯,譯文反而會顯得言簡意賅。

    三、總結

    綜上所述,由于英漢習語大多具有鮮明的形象,所以說,習語翻譯中形象的處理是習語翻譯成功與否的關鍵。要使?jié)h英習語的翻譯達到傳神達意、形義兼?zhèn)涞男Ч?,譯者就要充分考慮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形式和文化因素,對習語形象的處理要反復推敲,權衡得失。不論是保留形象的直譯還是轉換形象或舍棄形象的意譯,譯者既要在忠實原語習語的確切含義的前提下,形象生動地傳達原文的意思,又要確保所譯習語通順易懂、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力求讓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的等值反應,即讓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參考文獻:

    [1]張寧.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J].中國翻譯,1999,(3).

    [2]孟建鋼.文化?翻譯?語用等值——兼談符號學理論在翻譯中的運用[J].中國科技翻譯,2000,(2).

    [3]張培基等.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4]劉川,段躍萍.跨文化差異與詞匯翻譯[J].中國翻譯,1996,(1).

    猜你喜歡
    字面原語譯語
    Dog-tired·“累成狗”
    測試原語:存儲器故障最小檢測序列的統(tǒng)一特征
    四川冷門絕學系列之九 《西番譯語》:清代四川編纂的雙語詞典
    天府新論(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金縷衣
    別誤會這些英語
    密碼消息原語通信協(xié)議介紹及安全分析
    乙種本《西番譯語》藏漢對譯音義關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關于量詞的日中機器翻譯規(guī)則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數(shù)字在法語俚語中的使用
    法語學習(2015年2期)2015-04-17 09:05:31
    基于原語自動生成的安全協(xié)議組合設計策略及應用研究
    彭阳县| 会泽县| 当阳市| 崇仁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东方市| 罗城| 天津市| 禄丰县| 常德市| 平山县| 海口市| 朝阳县| 永顺县| 山西省| 尉氏县| 沙湾县| 顺平县| 会宁县| 麻阳| 革吉县| 任丘市| 陵川县| 同德县| 阿巴嘎旗| 恩施市| 义乌市| 南投县| 娱乐| 双流县| 景德镇市| 昌平区| 石家庄市| 高台县| 柞水县| 文安县| 玉田县| 绍兴市| 东丰县| 汉川市|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