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
一、案例描述
在軟式排球模塊的第一節(jié)課上,筆者教學生們做正面雙手墊球。在準備活動、講解示范完后,我安排學生依次拿球,但沒想到他們拿到球后就吵吵嚷嚷的。有的同學捏捏球說:“老師,怎么這么軟,沒有氣?!庇械耐厣吓呐恼f:“老師,怎么拍不起來啊?”有的學生兩手按按說:“老師,這球像面包,怎么一按就癟啊,是不是壞了?”這時,班里一個平時最愛出風頭的男生得意地說:“這是軟式排球,老師剛才不是介紹了嗎?你們懂嗎?!”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不時還夾雜著一些哄笑聲……
看到這種情景,筆者有些著急,不由得提高了聲音板起臉說:“怎么這么多問題!不是已經(jīng)介紹了嗎?這是軟排,這球打在臉上、身上不疼,是專為學生設計的排球。抓緊時間練吧!”學生看到老師有些生氣了,立刻靜下來,乖乖地練了起來,我這才暗暗地舒了口氣。
盡管他們學的是最基礎的正面雙手墊球,但由于很多學生的基礎不好,那球就像淘氣的孩子一樣,一會東跑一個,一會西跑一個,他們墊幾次就得去撿球。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了,撿球的人越來越多,有的學生甚至故意用力把球墊得遠遠的,讓同伴去撿。而撿球的學生看起來毫無怨言,甚至還歡快地追逐著,不時還拋幾下、踢一腳,有的甚至還偷偷地玩起了別的花樣……
看來,這些孩子對球的興趣遠遠要大于對練習內(nèi)容的興趣??粗麄兡桥d奮、開心的樣子,真不忍心潑冷水!怎么辦呢?是任其發(fā)展,還是嚴加管教?真有些左右為難。
后來,筆者靈機一動,何不利用學生的這種好奇心來提高他們的練習效率,并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呢?于是,我鳴哨讓他們停下來:“同學們,剛才大家練習得都很認真,效果也很好。你們說,這個球好玩嗎?”?!昂猛?”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耙郧?,我只知道這是個排球,但剛才有些同學教了我一些其它玩法。我相信其他同學還有更好的玩法。這樣吧,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再做3組練習,要求每組連續(xù)對墊20次,如果不足20次,這一組就重新開始。完成的同學就可以拿著軟排去開發(fā)別的游戲,比比看誰的玩法多。我還會把你們的‘發(fā)明教給別班的同學,你們說好嗎?”大家一聽這個提議,不由得揮舞起手臂:“耶!”“那就開始吧!”
這次,同學們都認真地練起來,腳步移動也積極了,再也沒有人故意把球墊飛了。很快,很多學生都完成了練習內(nèi)容,并興致勃勃地研究其他玩法了:有的學生用額頭連續(xù)頂球,有的把它當毽子盤踢,有的把它當沙包,玩擲沙包游戲,還有的做背靠背的夾球游戲……下課前,筆者召集學生進行了課堂小結(jié)。有的學生說軟排能當足球踢,既不傷人也不傷腳;有的說可以當毽子踢,一點都不費力;有的說可以用來做諸如“擊中目標”之類的游戲……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我感覺他們還有想象的空間,于是說:“你們都很會動腦子,今天老師跟你們學了很多練習方法。可以說,小小的軟排不僅可以做排球里的墊、傳、扣,還可以當足球、做毽子、沙包……這樣吧,你們回去繼續(xù)設計,看看還可以做哪些練習,以組為單位寫一個設計方案。我們下次課再比比看哪隊練習的方式多而且新穎?!?/p>
第二次課的時候,每個組都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并紛紛展示了自己的成果。除了上節(jié)課的一些玩法外,他們又研究出了很多新的,如替代實心球做擲遠、擲準練習,做障礙物繞過、跨越,做搬運接力時的道具,甚至當小椅子做搶椅子游戲……這哪是軟排,簡直是“萬能球”啊!我大大地表揚了他們,并把自制的一些小獎品發(fā)給他們,學生們可高興了。后來,我把學生的這些練習方法進行了歸納、總結(jié)和記錄,并在教學中加以運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案例反思
對于這次經(jīng)歷,筆者曾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反思,也產(chǎn)生了許許多多的想法和體會:
1.在課堂上,老師要密切關(guān)注學生的變化。既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也要理解他們的某些“越軌”行為,并適時加以引導。盡管學生已經(jīng)開始成長,但在他們身上仍能看到尚未泯滅的童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曾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苯逃姨招兄舱f過,“發(fā)明千千萬,起始在一問。”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這樣總結(jié)他自己,“我沒有什么特別的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有專家曾指出:好奇心就是人們在面臨新奇刺激的情況下,產(chǎn)生驚奇而要探明現(xiàn)狀和原因的一種傾向。對新鮮的事物和現(xiàn)象,人有著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因此,對于孩子來說,在他們的心靈深處充滿了探索、求知的欲望,這寶貴的好奇心正是他們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們學習求知的源動力。
在這節(jié)課中,對于學生的“越軌”行為,一開始我是生氣、板臉,使學生稍有“收斂”,但畢竟他們的這種好奇心是壓抑不住的。好在我沒有進一步用老師的“威嚴”進行壓制,而是適時地進行了引導,否則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就會被扼殺,“萬能球”可能就不會“誕生”了。更可怕的是,如果學生的好奇心長時間被壓制、指責,他們就會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失去學習、求知、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因此,老師一定要盡力保護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出現(xiàn)問題時,一定要用積極、肯定的方式加以引導。
2.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要培養(yǎng)起足夠的應變能力。當課堂上出現(xiàn)不協(xié)調(diào)的因素時,要能隨機應變。
3.老師不應高高在上,而要俯下身來向?qū)W生學習。正所謂“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學生的很多想法都是新穎的。當我們意識到學生的很多想法是那樣的新穎、實用時,一方面應鼓勵、支持、引導,一方面也應在教學中豐富、實踐。老師要勇于做“學生”,向孩子們學習,而不應固守“師道尊嚴”。
4.體育與健康課的老師在實施新課標時,要勤于動腦、動手,并不斷挖掘各種器材的新用途,以充分利用各種器材為課堂教學增添亮點和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