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美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老師們的教學思想、教學手段都在發(fā)生著變化,許多站在教學改革前沿的老師都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一些老師研究的重點往往集中在教學藝術的提高和教學手段的改進上,而對于平時每天都要進行的課堂管理卻不夠重視。筆者認為,先進的教學思想,高超的教學藝術確實重要,但瑣碎而不可或缺的課堂管理也不能忽視,實踐證明,有效的課堂管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必須避開的誤區(qū)
所謂課堂管理,是指教師通過組織教學以實現(xiàn)教學效率最大化的活動。課堂,并非一定是在教室內;管理,也并不是簡單的“管、卡、壓”活動。要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須避開三點誤區(qū):
1.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誠然,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但課堂管理的目的卻并不是維持好的紀律,而是要通過管理來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2.課堂管理就是“管、卡、壓”。有些老師認為,課堂管理只是針對個別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老師就是要通過課堂管理使他們遵守紀律,以保證全體同學的學習。因此,他們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懲罰:輕則是口頭責備、當面批評;嚴重的就是逐出教室,甚至違規(guī)進行體罰。那么,這種管理對提高教學效率到底有沒有作用呢?簡單考證一下結果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的積極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相反,還產生了很多消極作用。例如。它會打擊受批評同學的學習動機;會轉移其他同學的注意力;會影響老師的授課情緒,嚴重的還可能引發(fā)個別學生的逆反心理,進一步挑釁或者制造麻煩,使課堂失去控制。
.
3.只要教得好,效果就一定好。教學藝術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僅憑教學術卻未必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從內因來說,包括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智力水平等;從外因來說,則包括學生的家庭矛盾、朋友關系、教師的授課水平,等等,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見,教師的教學藝術固然重要,但也不過是其中的外因之一,而外因是條件,內因才是根本。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老師知識淵博,教學能力出眾,可就是不出成績的原因。
二、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方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知識的傳授者,但教學效率卻是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也就是說,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因此,無論是從內因還是從外因人手,教師的手段無外乎有以下幾種:①提高教學藝術,改進教學手段。②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從組織管理的角度來看,就是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的問題。那么,應怎樣使課堂管理有效呢?
1制定有效的課堂規(guī)則。教師要與學生討論制定課堂規(guī)則。課堂規(guī)則應盡量使用“我”字句,而避免“禁止”之類的話語。另外,規(guī)則要有意義,并能應用于日常學習中。為了確保課堂規(guī)則的有效性,在執(zhí)行過程中,還一定要公平。
2.依據(jù)課堂規(guī)則,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
(1)利用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習動機。作為一名初中政治老師,筆者每年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去記憶。特別是到了復習階段,大量枯燥的概念、復雜的理論,即使是對政治感興趣的同學也會感到厭倦。為此,我們摸索出了一種新的課型——競賽課,具體操作程序如下:把所有知識按難易程度分為三類:包括識記、理解和運用,并將題目印發(fā)給學生作為競賽工具。然后,再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展開競賽,對識記內容采用搶答和必答的形式,必答題讓小組間互相提問,而且專門提問基礎較弱的同學;而對理解和運用的知識,則采用自告奮勇答題和集體探討答題相結合的方式,視每組的答題情況給予一定成績。這樣一來,幾乎每個同學都愿意為集體榮譽而戰(zhàn),不但知識掌握得更牢固了,同學們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現(xiàn)在我校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大部分學生都積極投入到小組活動中。對一些兩極分化嚴重的科目來說,小組合作學習在提高課堂管理效率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利用“星卡”強化學習動機。在新授課的過程中,老師們都希望學生能積極答題、積極思考.但出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總有部分同學不愿參與進來。對此,我校采用了“星卡”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比如,積極答題的同學可以獲得一張星卡,期末可以用累積的星卡領取獎品或參與評優(yōu)等。目前,我校的星卡激勵機制已初見成效。
(3)特殊愛好的強化。我班有七個酷愛足球的男同學,可就是對學習不太熱心。依據(jù)“普利馬克”原則——發(fā)生概率較多的行為對發(fā)生概率較低的行為具有強化作用,筆者許諾只要他們不違反紀律,而且每次的單元測試成績都能提高,每周的課外活動就可以踢足球,而且還會為他們組織班級間的足球賽。但如有違紀行為,或者有三人成績下降,則取消他們本月的踢球權。結果,不但七人的違紀記錄都大大減少了,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4)自由時間的強化。自由時間也可以作為一種強化物。比如,當全班同學都做得好時,可以有十分鐘的自由交談時間或五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對強化本節(jié)課的學習氣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5)真誠地表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苯逃龑W家馬卡連柯也說:“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毖芯堪l(fā)現(xiàn),真誠地表揚——也許只是一句鼓勵的話,也許只是一個肯定的動作,也許只是一個贊賞的眼神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都有極大的強化作用。
(6)運用反饋的方法。老師要幫助某個學生改正某項缺點,在學生認可的基礎上,可以與其共同制定行動計劃。然后,教師作為一個監(jiān)督者,定期檢查該生的進步情況。經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既不用表揚。也不用批評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改正缺點。
(7)簽訂個體協(xié)議,督促學生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獎勵。說了許多方法,但它們都有一個局限性,即情境性:一旦這個情境消失了,其作用也就消失殆盡,甚至學生的學習動機還不如以前了,這就是所謂的“德西效應”。所以,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時,可以與學生簽訂個體協(xié)議,同時把監(jiān)控和強化的方法教給他們,讓他們學會自我監(jiān)控,自我進步,把外在的管理行為逐步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這才是學習動力的不竭之源。
總之,細致的課堂管理必須與高超的教學藝術、先進的教學手段相配合,才能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管理,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