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米
1
不說的人,他并不是無話可說,他只是不想說。反而是那些滔滔不絕的人,也許并沒有多少事非說不可的。
做一個傾聽的人,也許更容易一些。于別人,也沒有什么害處。
我經(jīng)常就是這樣的姿勢,這樣的狀態(tài)。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可以讓別人忘記我的存在,讓他們忽視我。在讓人忽視的情境里,一個人,他也就回到了自我,回歸了自我。人能夠回歸自我的時候并不常見。許多時候,我們都是游離于自己和自我之外的。我們扛著沉重的面具,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累的是身體,疲倦的是心,無枝可依的,是連我們自己也很少正視的靈魂。
我為了什么而活?我為什么要這樣活著?我活著與我死去,到底有多大的不同?你能夠回答自己嗎?
我經(jīng)常聽人說到“無聊”這么一個詞。我也常有這樣的感覺。其實,我是活得讓自己不滿意,這才會有這樣的體會的。我不滿意自己,我很少嘗試著,去改變一下現(xiàn)在的自己,這就是我此時此刻的狀態(tài)。
它也是我一直以來的狀態(tài)。這就是隱藏在我生命里的,與生俱來的惰性。有時候,我會給它取一個漂亮的自欺欺人的名字:淡泊。捫心試問,天底下,蕓蕓眾生之中,有誰是甘于淡泊的呢?誰不想呼風(fēng)喚雨,不想“振臂一呼,應(yīng)者云集”呢?僅僅因為我做不到,或者是,我不愿意付出高昂的代價,那么,想不安于現(xiàn)狀。也不行。
我所選擇的,往往是被動地接受下來的,不是從主動地進(jìn)取中獲得的。
你就歇著吧。只能是這樣。只好是這樣。
2
誰見了漂亮女孩,都喜歡多看幾眼,我也是。見了長得一般的女孩,看我剛剛看的那一眼就夠了,足夠了。看見了其丑無比的女孩,我還是要多看她一眼的。看的時候,我心里想,她長得怎么會如此“對不起觀眾”啊!真是的!
一個人的長相,幾乎是娘肚子里就定了型的,與她本人,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當(dāng)然有關(guān)。臉就長在她自己的頭上,又怎么會沒有關(guān)系呢?
中庸之道為什么能得到中國人的推崇,因為它符合中國人的禮儀,還因為我們的小聰明。“出頭的椽子先爛”是告誡人們明哲保身,少顯本事?!奥浜缶鸵ご颉眲t警告人,不要落在大家的后面。
那么,什么地方好?中間最好。因此,“隨大流”成了許多人的成功之道,處世之道。別人從前面看??床灰娔?;從后面看還是看不見你。你隱藏在人民大眾之中,正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你做成了,別人再“哇呀”一聲,關(guān)注你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不能妨礙你了,對你也構(gòu)不成什么威脅了。
如果與妻子在一起,我也許沒有什么別的想法。因為我對男女關(guān)系看得比較淡。但是,往往是但是——要是我跟妻子并沒有在一起。而且很長時間都沒有在一起了,那么,我看女孩或女性的眼光,就不一樣了。我在這樣的時候,用的就是雄性動物的眼光,而不是男人的眼光。在我的目光中蕩漾著的男性荷爾蒙,我已經(jīng)難以控制它了,我的目光充滿了渴望,雖然我在努力隱藏它。
人,總是在滿足他一定的需要(或基本的需要)之后,才可以讓他遵守某種規(guī)則或禮儀。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條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動物性就會壓抑人性,動物性更會擊敗人性。人在這時候,跟動物也就沒有多大的區(qū)別。
3
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不害怕說“我不行”,說一百次他也不怕,這才是自信。因為他知道自己最終是“行”的,是可以做到的。一個別人要求他什么他都滿口答應(yīng)的人,一個把什么和誰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他雖然答應(yīng)了,做出了承諾,我們?nèi)匀徊环判乃?,把要緊的事托付給這樣的人,我們始終心里沒底,也許他最后終于還是做到了,但在他答應(yīng)或做出承諾的當(dāng)時,我們是心存疑慮的,在心里,我們是揣著一個無法擺上桌面來的問號的。我不喜歡這樣的人,他們,是不給自己留退路的人。他也不給別人一個緩沖的余地,這樣的人往往會使別人尷尬,要么就是讓自己尷尬。他要么成功,要么失敗,沒有大家都能夠接受的“中間地帶”。不滿口答應(yīng),也不滿口回絕,是做人成熟的一種表現(xiàn),當(dāng)然,也是世故的表現(xiàn)。
我也經(jīng)常說我不行,倒不是怕做不到。少數(shù)時間,是為了推掉一些我不想做的事;多數(shù)時間是,我真的不行,自己不行就不要讓別人認(rèn)為你行。對別人對你自己都沒有什么好處。但我也有我自己的弱點,越是關(guān)系好的人。我不行的時候也是很難說出“不行”這兩個字來的,仿佛不是自己不行,而是不想做。
責(zé)任編輯賈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