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俐
【摘要】 目的 評價TCT聯(lián)合HPV在子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 對發(fā)現(xiàn)宮頸異常的患者同時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及高危HPV檢測,對一項或兩項異常者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并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對380例病理結果陽性(CINⅠ、CINⅡ、CIN Ⅲ、宮頸浸潤癌)的患者,比較兩種方法的檢出敏感度。結果TCT檢測陽性者301例,敏感度為79.2%,HPV DNA檢測陽性329例,敏感度86.6%,與TCT檢測的敏感度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篩查及早期診斷,應以宮頸細胞學檢查和高危HPV檢測相互結合以提高檢出率,降低假陰性。
【關鍵詞】TCT;HPV檢測;宮頸病變
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地威脅著婦女的健康和生命。由于宮頸癌存在著一個較長的、可逆轉的癌前病變期,早期宮頸癌患者5年治愈率高達90%,因此對宮頸癌的篩查研究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1]。TCT新伯氏膜式液基薄層細胞學制片機,是1996年獲美國FDA批準用于臨床的,該方法對傳統(tǒng)的巴氏涂片法帶來了重大影響,是一項對我國產(chǎn)生影響較大的、有代表性的細胞學新技術。研究已證明人乳頭狀瘤病毒 (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主要病因[2],并且將檢測HPV感染作為診斷宮頸癌的一種輔助篩查手段。本研究對因?qū)m頸病變的患者同時進行TCT檢測及高危HPV檢測,探討其各自在診斷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婦科門診就診,對有宮頸異常的患者同時進行TCT檢查及高危HPV檢測,因檢查方法中的一項或多項異常而行病理活檢,并以病理組織學為金標準,其結果呈陽性(CIN I、CIN II、CINⅢ、宮頸浸潤癌)的患者共380例。年齡34~65歲,平均(41.4+2.4)歲,產(chǎn)次0~3次,平均 1.8次。
1.2 方法
1.2.1 采用TCT行宮頸細胞學檢查 檢查前3 d不使用陰道內(nèi)藥物,不做陰道沖洗,24 h內(nèi)禁止性行為,并在非經(jīng)期檢查。將塑料采集器上的脫落細胞洗入裝有細胞保存液的小瓶中,然后送到細胞室,采用新柏式2000全自動制片機進行程序化處理,具體程序為細胞混均-細胞負壓過濾膜采集-細胞轉移,即可在載玻片上制成直徑2 cm的細胞薄層,然后用95%乙醇固定15 min,經(jīng)巴氏染色法染色后涼干、封片。
1.2.2 HPV DNA檢測 用無菌棉拭子插入宮頸口,均勻用力旋轉5周,取出后置于無菌試管中,用聚合酶鏈反應(PCR-熒光法)技術檢測標本中的HPV DNA。DNA擴增儀為珠海黑馬公司提供的Hema8000型。PCR檢測試劑盒由廣州華銀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檢測HPV 6、11、16、18、33型。
1.2.3 病理學檢查 陰道鏡下對病變最嚴重處多點取材活檢;如無異常,則常規(guī)取移行帶第3、6、9、12點四處。本研究以病理組織學結果為標準:活檢異常標準為CINⅠ、CINⅡ、CIN Ⅲ、宮頸浸潤癌。
2 結果
本研究共有380例陽性患者,兩種方法檢出的病理陽性例數(shù)、敏感度及所檢出的病理結果見表1、2。
3 討論
如何早期診斷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對于宮頸癌的早期預防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的巴氏涂片在婦女宮頸癌的篩查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宮頸細胞學診斷的準確率與涂片的制作質(zhì)量有著重要關系。在傳統(tǒng)巴氏涂片中,53%~90%假陰性的原因是涂片中沒有能診斷的細胞[3],主要原因有:80%以上的細胞隨取材器丟失,沒有被轉移到載玻片上;涂片質(zhì)量差,不均勻、過厚、過多的黏液、血液或炎細胞遮蓋了不正常細胞,有40%的涂片因涂片質(zhì)量影響正確診斷。TCT改變了常規(guī)涂片操作的方法,取材器上的脫落細胞幾乎全部洗入保存瓶中,經(jīng)Thinprep 2000程序化處理,使黏液、血液、炎細胞與上皮細胞分離,制成了均勻的薄層涂片,使細胞學檢出率明顯地提高,降低了假陰性的比例。本組研究中TCT檢出陽性301例,敏感度79.2%,假陰性79例,占28.8%。與傳統(tǒng)的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相比,有更高的診斷符合率。
研究已證明人乳頭狀瘤病毒 (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主要病因[2],并且將檢測HPV感染作為診斷宮頸癌的一種輔助篩查手段。本組HPV陽性患者進行宮頸活檢,病理陽性329例,其敏感度86.6%,與TCT敏感度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高危型HPV成為宮頸癌和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Ⅱ、Ⅲ)高發(fā)的主要危險因素。本研究病理陽性的患者中,高度病變CINⅡ、CIN Ⅲ及浸潤癌HPV陽性率為92.5%,與TCT的高度病變的陽性率83.6%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近85%~90%的婦女在8~10個月左右HPV會消失,因此,HPV假陽性高于TCT,即HPV陽性并不一定說明宮頸上皮的惡變。但考慮到其陽性結果的重要性,HPV檢測在宮頸癌高發(fā)人群中進行篩查是有必要的。當然,其檢測的效果在較高年齡的女性最佳。
由此可見,聯(lián)合應用多種方法進行宮頸病變的篩查,可有效準確地篩查出病員,為宮頸癌的防治起到積極作用。聯(lián)合HPV DNA的檢測可以增加宮頸病變的陽性檢出率,從而減少漏診,可有效準確地篩查出病員,為宮頸癌的防治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David M Eddy. Screen for cervical cancer. Ann intern Med, 1990, 113:214-226
[2] Richart RM.Cause and manage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 sia .Cancer,1987,60(8):1951-1959.
[3] Northfelt DW.Cervical and anal neoplasia and HPV infection in pers on with HIV infection .Oncology,1990,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