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居士
點穴“開鎖”救治法,是民間武師、醫(yī)師秘而不傳之術(shù),有人也稱之為“開神昏”還陽術(shù)。主要用于技擊實戰(zhàn)中,因擊打、擒摔、跌撲而致人氣閉昏迷不醒人事之救治。此法具有立見神效之功。
所謂“鎖”,是指經(jīng)脈關(guān)閉之意,共分為“金鎖”、“銀鎖”、“銅鎖”、“鐵鎖”四部位。
一、“鎖”的部位簡介
“金鎖”:位于肩峰至“大椎穴”(脊椎第一節(jié)上)連線的中點,相當于“肩井穴”(肩上陷中)部位的大筋上,左右各一。
“銀鎖”:位于胸大肌外緣,腋前下大筋處,左右各一。
“銅鎖”:位于腹部“帶脈穴”(章門下1寸8分)大筋處。
“鐵鎖”:位于腹股溝下部大筋處,左右各一。
二、救治操作方法
1用雙手拇、食、中三指形成鉗狀,同時在兩側(cè)“金鎖”位置上壓、拿、點、扣三次。
2對于牙關(guān)緊閉、氣急、兩手握拳、痙攣、昏厥的實癥者,采用順勢法:即從“金鎖”開始,依次為“銀鎖”、“銅鎖”、“鐵鎖”逐一點、壓、扣、拿開穴。
3若昏迷、張口、大小便失禁、兩手推開的虛癥者,采用逆勢法,即從“鐵鎖”處開始,依次為“銅鎖”、“銀鎖”、“金鎖”逐一點按開穴。
4在救治中,只需開一把“鎖”即可令患者蘇醒,操作便可結(jié)束,不必再開其他“鎖”,嚴重者才需“四把鎖”全開。
5只要患者不是內(nèi)臟破裂出血者。均可施用此法救治,對于炎熱天氣的中暑者,也同樣可以施此法急救,并有神效。
三、點穴“開鎖”急救昏迷不醒的治療原則
如果傷后昏迷不醒,一般都是血管痙攣導(dǎo)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或是傷后疼痛休克,引起組織痙攣,腦神經(jīng)缺血缺氧而出現(xiàn)昏迷,但時間過長則會危及生命。中醫(yī)理論認為:傷后氣滯血瘀,經(jīng)脈閉塞,聯(lián)絡(luò)受阻,從而失去知覺。正如《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中所說:“氣傷痛,形傷腫?!币嗳纭夺t(yī)宋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所云:“或昏迷目閉,身軟而不能起,聲氣短少,語言不出,心中忙亂,睡臥喘促,飲食少進。”點穴“開鎖”,目的就是松解痙攣,操作部位基本上是在人體的肌腱部位,通過按壓扣拿,點按相應(yīng)的穴位,打開經(jīng)脈的閘門,從而使氣血暢通,改善了人體循環(huán),使傷者重獲清醒。
四、典型急救病例
陳某,男,21歲,民工,某日午飯后休息時,與同事嬉鬧打玩,不慎右下腹部被對方用頭撞擊,當即昏倒在地,呼之不應(yīng),兩手分開,小便失禁。旁人準備送其去醫(yī)院搶救,正遇醫(yī)者路過,即檢查傷者,只見其脈搏跳動有力,面色如同正常人,呼吸略有加促。于是采用平臥位,對其實施點穴“開鎖”法救治,剛打開兩側(cè)“鐵鎖”;患者兩手即能抬起,接著便能說話,回答提問如常,約五分鐘便能站立行走。
最后說一點題外話,對于民間所流傳的穴位點打扣拿與救治,既不能神秘夸大,也不能全盤否定,應(yīng)以科學(xué)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去對待它。事實上,在民間確實有許多秘傳的東西還沒有完全披露于世。例如,在疾風(fēng)暴雨般的技擊實戰(zhàn)中,如何去擊中對方穴位,當然有一套師授秘法,十分管用。它屬武當內(nèi)家拳派的一個分支,筆者師承民間隱杰陳氏,并且筆者在傳授弟子時將之稱為“非常規(guī)打穴術(shù)”。又如在民間秘傳的“拿筋閉氣術(shù)”,“分筋錯骨十二式”(式式制敵),“九宮八卦群戰(zhàn)術(shù)”以及反奪刀術(shù)等等。這些招術(shù)方法即使在中外軍警教材中也難得一見。當然,要得到它,靠恒心,靠機緣,同時還要具有那么一點點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