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茉莉 宋 杰
【摘要】 目的 探討藥流早期妊娠(早孕)終止最佳時機,以降低藥物流產的失敗率。方法 對242例門診既往月經規(guī)律,現有停經史,尿妊娠試驗(試紙法)陽性而B超探測宮內未見典型孕囊,雙側附件未顯示異常的健康婦女,自愿接受藥物終止早孕,用藥后觀察陰道流血時間、量、腹部疼痛情況,15 d后復查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隨機選擇HCG陰性婦女進行B超檢查了解子宮內膜情況。結果 第1次隨診221例,尿HCG轉陰202例,19例陽性。隨機選擇50例尿HCG陰性婦女,B超檢查子宮46例恢復正常,4例宮內有小強光團。19例陽性婦女B超探查,子宮內全部見囊長出。終止早孕成功率為91.40%,失敗率為8.6%,無并發(fā)癥。第2次隨診194例,月經全部恢復正常。結論 宮內未見孕囊的早孕婦女,此時間用藥較完全可靠,成功率高,克服了藥物流產出血時間長,流產不全的缺點。
【關鍵詞】藥物流產;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為探討藥物終止早孕的最佳時機,降低藥物流產的失敗率,對242例自愿接受藥物終止早孕婦女進行臨床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婦產科門診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就診的健康婦女242例。測尿HCG陽性,B超探測子宮正常或稍大,子宮內膜非對稱增厚,宮內未見典型孕囊,雙側附后件未見包塊。年齡最小19歲,最大36歲,平均26.3歲。停經天數30~62 d,平均35 d。B超測得子宮膜厚度為0.3~1.5 cm,平均0.5 cm。
1.2 用藥方法 將測得子宮內膜厚度分為兩組,0.3~1.0 cm為A組,1.1~5 cm為B組,口服米非司酮75 mg,早晚各一次(早 50 mg、晚25 mg),連服2 d,共150 mg,第3天08:00空腹米索前列醇服600 μg。服用米非司酮前后均禁食2 h,同時囑服藥后注意事項,服藥后出血時間,出血量及腹痛情況。強調隨診重要性;約定隨診時間,如有異常隨時來訪。
1.3 隨診時間 第1次為服藥后15 d,第2次為服藥后2~3個月。
1.4 療效判定 第1次隨診測尿HCG陰性,臨床無異常,為成功;尿HCG陽性,B超探測孕囊生長或有異?;芈?,陰道流血不止,為失敗。
1.5 統計學方法 根據簡明統計學原理采用用百分比和t檢驗。
2 結果
2.1 止孕效果觀察 242例中,第1次隨診221例,隨診率為91.32%;成功202例,成功率為91.40%;失敗19例,占8.6%。對于19例失敗者,給予清宮(B超見胎芽已長出胚胎繼續(xù)存活),其中17例清宮見新鮮完整絨毛,另2例未見典型絨毛,僅有少量蛻膜。
2.2 子宮內膜厚度與出血量的關系 出血量以患者本人月經量為標準,觀察兩組子宮內膜厚度與流血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子宮內膜厚度與陰道流血天數的關系 臨床觀察兩組子宮內膜厚度與出血天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流血天數均在13 d以內,平均6.3 d,見表2。
2.4 藥流后腹痛情況(疼痛以患者本人痛經程度為標準)完全不痛186例,占84.16%;似痛經28例,占12.66%;重度疼痛7例,占3.16%。
2.5 隨診情況
2.5.1 第一次隨診查尿HCG 19例陽性,其余全部轉陰。19例陽性患者B超探測均有孕囊長出,行人工流產術。隨機選擇50例轉陰患者進行B超檢測,46例子宮內膜厚度在0.2~0.3 cm之間,符合月經后子宮內膜早期增殖現象。僅有4例宮內探測有0.8 cm×0.8 cm強光團,給予清官術,刮出少許蛻膜組織,未見絨毛。
2.5.2 第二次隨診 藥流后2~3個月,共隨診194例,隨診率80.16%。月經全部復潮,復潮時間為(29.5±10)d,范圍29~58 d。
2.6 并發(fā)癥 本組未見1例宮外孕發(fā)生,無一例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大出血休克、盆腔感染發(fā)生。
3 討論
3.1 藥物流產止孕作用機制 受精卵的著床及發(fā)育是在一系列復雜神經內分泌調節(jié)下完成的。其最關鍵是孕婦體內有足夠數量孕酮及子宮內膜發(fā)生蛻膜變。使用藥物達到抗早孕、抗著床是通過抗卵巢妊娠黃體、抗孕激素及使子宮蛻膜細胞變性壞死而終止早孕[1]。米非司酮是受體水平拮抗孕激素的一種藥物,其強大競爭孕酮受體功效,使得它具有抑制排卵,防止精卵結合,干擾受精卵著床(臨床用于緊急避孕)及抗早孕功能[2]。它與米索前列醇配伍有協同興奮子宮平滑肌,軟化子宮頸,提高抗早孕成功率的作用。
3.2 及時終止早孕的臨床意義評價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已被公認是一種較安全有效的方法,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但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藥物抗早孕最嚴重不良反應是蛻膜不能完全排出子宮外,導致陰道流血時間延長,最終不得不再次清宮解決問題。使得藥物流產優(yōu)越性喪失貽盡。除增加患者痛苦以外,并可能引發(fā)—系列并發(fā)癥和盆腔感染,宮腔感染粘連,不孕等疾病的發(fā)生率。因而,探討藥物流產最佳時間,既能終止早孕又減少患者的痛苦,是臨床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對242例門診宮內未見典型孕囊的早孕婦女進行藥物止孕,成功率91.40%。流血量小于等于月經量占83.92%。陰道流血時間平均6.3 d,≤7 d占78.57%,無陰道流血超過半個月,也無長期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或大流血休克者。藥流后無任何疼痛者占84.16%。說明此方法是完全可靠的終止早孕措施。傳統觀念認為應對B超見典型孕囊的早孕患者才用藥物流產,對停經36 d左右早孕婦女是否用藥存有疑慮,主要擔心宮外孕發(fā)生。實踐證明藥流引起宮外孕多屬誤診。本研究無一例宮外孕發(fā)生。由于目前的檢測手段還不能在停經36 d內準確地診斷妊娠,故臨床上有必要應用藥物方法使月經來潮也稱調節(jié)月經。這其中大部分是早早孕,故有催經止孕說法,少部分為月經延遲。國內有報道應用米非酮終止早早孕其完全流產率為92.6%[3],與本觀察基本符合。本研究有19例失敗,服藥后血量極少甚至無流血,待15 d后B超見胎囊已長出,我們考慮失敗原因可能由于個體差異對藥不敏感所致或者由于藥物本身原因所致。這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認為對于有停經史(35~37 d),HCG陽性,但超聲未見典型孕囊患者,服用藥流是安全可靠的,可大大提高藥物流產成功率,減少出血時間長及出血量多的不良反應,同時降低清宮率,減少盆腔感染的機會,減輕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熙瑞.米非司酮并用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的作用機制.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6(10):579.
[2] 上海市緊急避孕協作組.不同劑量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臨床中心研究.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335.
[3] 肖碧蓮,吳尚純.米非司酮用于避孕的系列臨床研究進展.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