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萍 梁 冰 陸沙鷗 楊梅
【摘要】 目的 探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前的心理問題及心理干預要點。方法 通過對35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從入住普通病房至層流病房其間進行心理分析,及時做好心理疏導。結果 患者心理狀況良好,配合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結論 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期較長,很可能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信心,進而影響移植的順利進行和成功。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心理護理對于長期在家庭環(huán)境口服藥物治療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極其重要。護理人員用自己的愛心和知識關心,疏導患者,使患者樹立信心,減輕或消除其焦慮恐懼的心理。
【關鍵詞】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心理問題,心理干預
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一項治療白血病及免疫性,遺傳性疾病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為越來越多患者提供生存的機會。但是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一系列心理壓力[1]。造成許多心理問題,直接影響移植的順利進行和疾病的康復。因此,觀察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做好心理護理尤其重要,現(xiàn)將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2001年7月至2007年8月期間,行造血干細胞移植35例,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齡15々49歲,中位年齡33歲,確診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2. 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2.1 環(huán)境因素。因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與其他白血患者不同,一般是在家里口服藥物治療,對醫(yī)院來說相對是一個比較陌生的環(huán)境,尤其患者移植是在一個與外界隔離,空間小,飲食活動受限,要求無菌條件的層流潔凈室內,患者一時難以適應環(huán)境,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感,因而護理人員在患者入艙前,要提前讓患者了解,觀看層流室,讓患者心中有數(shù),同時,熟悉層流室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層流室環(huán)境,告知患者在層流室仍可以與家人朋友通過可視窗口見面,運用對講系統(tǒng)與家人交流,室內有電視,可轉移注意力, 減輕不適.
2.2樂觀期待心理。許多患者在移植前,容易產生樂觀期待心理,認為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生成是不成問題。此時,應反復向患者說明移植的全過程,大劑量化療后產生的后遺癥,疾病復發(fā)的可能,以及移植后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讓患者對移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使患者有心理準備應對移植過程帶來的痛苦,并讓移植后長期存活的患者介紹親身經歷,告知痛苦是暫時的,是每位移植患者都要面對的現(xiàn)實,只要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配合治療,才能戰(zhàn)勝疾病。
2.3移植相關并發(fā)癥:預處理和干細胞移植后,患者出現(xiàn)出血,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腔潰瘍這些軀體痛苦極易導致患者的恐懼心理。因此,在移植前向患者詳細介紹,并告知患者應對措施,如注意休息,少食多餐,加強含漱等,可以幫助減輕并發(fā)癥,減少痛苦。
3. 小結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治愈的希望,移植過程可能產生各種并發(fā)癥,會引起患者的各種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移植的順利進行,因此在移植前應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有的放矢,減輕或消除其焦慮,恐懼心理,以輕松的心情迎接移植,確保移植順利進行,使疾痛康復。
參考文獻
[1]江美鑾.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中國民康醫(yī)學,2007,10(1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