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朝暉
《越策越開心》是湖南經視2002 年5 月開播的一檔娛樂性脫口秀節(jié)目, 開播以來已連續(xù)五年雄踞湖南本土電視收視率之冠, 連年獲得全國電視百佳及全國電視節(jié)目評比綜藝類一等獎的殊榮, 被《新周刊》評為2006年最具民間智慧的電視脫口秀節(jié)目。主持人汪涵是2005年度全國最佳綜藝節(jié)目主持人、2006 最佳選秀節(jié)目主持人。(靳智偉、華明、盧鋒:《南方博弈:全球化語境下的電視競爭策略》P16,南方日報出版2006年版)幾年來,《越策越開心》(以下簡稱為《越策》)不僅為湖南觀眾帶來了快樂與歡笑,也使“策文化”風靡三湘大地。2006年5月,《越策》已開始“策”出湖南、“策”向全國。 無疑《越策》的上星是湖南衛(wèi)視的又一個成功之舉,那么《越策》是憑著什么,又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呢?
(一) 節(jié)目內容的本土化
電視節(jié)目內容的本土化包含著兩個很重要的層面。一是電視媒體應當傳播什么樣的節(jié)目內容,二是電視觀眾需要什么樣的節(jié)目內容。這是我們中國電視節(jié)目內容的本土化必須同時考慮的兩個方面的問題。內容是《越策越開心》的靈魂?!对讲咴介_心》之所以能在湖南取得轟動效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內容取材都是發(fā)生在湖南省,許多題材都經過本地平面媒體報道,是受眾耳熟能詳,且能引起廣泛議論的新聞話題,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貼近性。
整個節(jié)目有前戲、歌舞秀、越播越開心以及嘉賓訪談四大單元, 節(jié)目張弛有度。通過選取流行元素、坊間話題, 邀請知名藝人、行業(yè)人士以及普通百姓參與節(jié)目; 通過影片橋段剪輯、方言笑話、短劇、訪談、音樂演繹等多種形勢展現(xiàn)一幕幕笑料頻出的場景。內容選擇盡可能與觀眾生活息息相關: 從談戀愛、找老公、選演員到談禮儀、談風水, 從玩跳繩、空竹、兵器到色子、紙牌、魔術, 嘉賓從老到少, 從個人到家庭,從知名藝人、特殊身份的行業(yè)人士( 醫(yī)生、護士、飛行員、警察、運動員、歌唱家等) 到普通百姓?!?越播越開心”環(huán)節(jié)中, 動漫元素得到充分運用。如頑皮可愛的卡通人物黃小鴨形象以及精彩充滿童趣的配音成為熒屏的一道亮麗風景。而小動物愛心救助協(xié)會定期播放小動物愛心救助活動, 為節(jié)目增添了一份溫情。
編導們認為:節(jié)目愈市井愈有生命力。例如:節(jié)目中設置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湖南之最”。當然,這里的“湖南之最”不在于山水之間,而在于人。許多有特色的人物被請上節(jié)目臺,也不管他是否真的是湖南之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賣口味蝦的四娭毑和賣臭豆腐的五娭毑。也許誰也沒有辦法確定究竟湖南哪個人做的口味蝦、臭豆腐味道最好。不過節(jié)目播出后,人們便都接受了這個湖南之最。這些湖南之最不同于電視上??吹降拿餍恰K麄兌际呛媳就恋睦习傩?,容易接近,甚至是相當熟悉的。因此很多觀眾都愿意接受這個湖南之最,由此也就對這個節(jié)目投出了額外關注的目光。
欄目所指的草根、市井,說白了,也就是本土化的內容,即本土化的生活、本土化的語言、本土化的表達方式。主持人所講的笑話,由于十分貼近生活與實際,很多觀眾打電話來詢問欄目塑造的馬可的小侄兒、臺長的兒子達達,他們怎么那么可愛?他們在哪里讀書?可以在電話上看見他們嗎?人們需要這樣的節(jié)目,人們喜歡這樣的節(jié)目。
(二) 文化的本土化
關于本土文化,幾乎是任何一個從事與文化相關的人都會關注和重視的。電視節(jié)目對于本土文化的傳播與利用是電視節(jié)目本身獲得成功與認可的關鍵。顯然,電視機前坐著的觀眾需要的是輕松和本身容易理解的大眾化電視節(jié)目。大眾化,講得小一些,應該就是本土化、人群化、相對區(qū)域化。湖南文化源遠流長,湖南人性格強烈,個性突出。湖南電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對本土文化的最大運用?!对讲咴介_心》生于這片土壤,無論是苦于觀眾需要還是自身生存與發(fā)展,都要求它盡可能多地從這片土壤吸取有益的營養(yǎng),以充實和豐富自己,而它也的確在諸多領域進行了較有成效的嘗試。
一個普通笑話,一般來說是不可能被《越策越開心》的導演直接使用的,他們尋求的表現(xiàn)方式是需要附注本土元素與信息。關于湖南衣食住行的特色,導演們總要在事前認真了解透徹后,合理運用。在節(jié)目之中,通常是放在節(jié)目的前戲之中,內容從本土的吃住習俗到國內外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無所不包。如第五屆城市運動會的召開、客運小型巴士的減價、美伊戰(zhàn)爭、楊利偉首次飛天等等,節(jié)目通過主持人個性化、本土化的有機結合,給觀眾的感覺就像親人和鄰里間善意的提醒和調侃,讓觀眾在娛樂中增長見識,在熟悉的氛圍中獲得關懷與尊重,同時感覺無比親切。經過四年多的電視市場鍛造,在觀眾們既挑剔又熱情的關注下,《越策越開心》已經成為湖南代表性的電視文化品牌。
(三)主持人的本土化
實踐證明,一個欄目的成功與否,主持人至關重要,主持人的形象、睿智、口才、獨具的人格魅力以及對欄目組的靈魂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对讲咴介_心》的主持人是全國知名的金牌娛樂主持人汪涵和湖南本土超人氣主持人馬可,在當?shù)赜兄喈數(shù)闹取?/p>
經常觀看《越策越開心》的觀眾,對于汪涵、馬可一定都有相同的印象。汪涵——愛好廣泛、飽讀詩書、能說會道,喋喋不休甚至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馬可——COOL、稍微呆、笨,尤其出狀況再加上形象上俊朗和天真,實際上是一個冷幽默的人,經常被大哥汪涵開玩笑。
《越策越開心》的主持人汪涵與馬可,說起笑話的時候,更多的卻是在輕松而幽默地演繹著一個個現(xiàn)實生活中的角色,一會是乳臭未干的小侄、一會是調皮搗蛋的臺長的“兒子”、一會是菜市場的“小販”、一會是公路上的“交通警察”,在一些國際時事高熱階段,他們還曾經是“小布什”和“薩達姆”。正是因為這樣角色化的處理,節(jié)目中所說的笑話更加立體、更加逼真也更加具有穿透力。
兩位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豐富了主持人的語言和戲份。一會是以主持人的身份來進行與嘉賓的訪談,一會是跳出主持人的身份,來演繹一個又一個短小精彩的笑話中的人物,蜻蜓點水、輕盈出入,于角色自然轉換之間為觀眾所接受。
他們倆相得益彰的互補和良好的配合, 使節(jié)目更具可視性。除了他們之外,《越策越開心》還有其它固定的表演人員: YOYO是湖南經視的娛樂主持人, 陳英俊( 真名王湘平) 是湖南經視的演員、本土笑星, 楊樂樂是湖南衛(wèi)視知名主持人, 熊小文是湖南臺主持人, 黃小鴨的配音演員是身兼制片人的張一蓓, 明星陣容強大。湖南臺的其他主持人也會偶爾客串, 構成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他們每個人的后面都有自己的粉絲。
用這種有影響力的本土化主持人擔綱領銜,其轟動效應可想而知,觀眾對他們非常熟悉,從而可以有效地拉動收視率。主持人拉動收視率,喚起受眾的收視期待,提高受眾對欄目的忠誠度。
(四) 節(jié)目語言的本土化
如果認為電視節(jié)目只要是使用了方言,就達到了本土化要求,顯然是膚淺的。關于本土化與方言,雖然從表象來看,似乎可以畫上等號,然而,若是深入一點,便不難發(fā)現(xiàn),方言的運用只是本土文化表現(xiàn)的最淺顯層面。其根本區(qū)別在于對于方言的理解與方言在生活中的地位及說話者在表現(xiàn)方言時的姿態(tài)與身份。
《越策越開心》并非傳統(tǒng)的純方言節(jié)目, 而是在普通話的基礎上輔以方言形式表現(xiàn)。方言以長沙話為主, 適當夾雜一些常德話以及其它方言, 節(jié)目具有普通話沒有的韻味。
在方言與本土文化融合和運用上,《越策越開心》一直在尋求突破。兩位主持人以各種方言在節(jié)目中進行笑話的講述,幾乎每使用一次不同的方言,都會讓觀眾錯覺他們就是那個地方的人。例如, 主持人一聲“好舒服(湘方言) !”, 給本土觀眾帶來無限的親切感, 潛移默化中強化了本土意識, 增強了凝聚力, 說長沙話成為一種時尚。
這不僅僅是方言學習的能力與技巧的問題,最根本的是對于方言的理解與方言所在地的生活經驗。湊巧的是,《越策越開心》的主持人與導演都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多元的地域色彩,并且對語言有特殊的敏銳力和感受力,這使得方言的運用在《越策越開心》中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個笑話若是能用某種方言來表達,那是最有“笑”果的。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周杰倫的《龍拳》出來后,立刻在網(wǎng)絡上跟進了無數(shù)方言類型的版本。方言的大量運用與運用的能力,是《越策越開心》強烈本土氣質的表現(xiàn)之一。如今,走在街上,我們不時會發(fā)覺很多人都會毫不留意地說出這檔節(jié)目中流傳出來的新鮮話語和段子??梢哉f,在《越策越開心》中,方言被最大限度地運用,也是最大限度地被觀眾所津津樂道。
總之,本土化問題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而是一個很重要的體系問題。正如我們所說,“只有本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的才是世界的”。某種意義上說,本土化是電視節(jié)目打出旗幟、筑造品牌、走向市場、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通道,做好了,對民族電視節(jié)目的振興必將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我們電視節(jié)目可以拓展的最大空間和發(fā)展視角。
(作者單位:湖南衛(wèi)視)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