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軍
今年6月份,江蘇省召開了“規(guī)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工作推進會”,強勢推出教育新政,提出“五嚴”規(guī)定,即嚴禁下達升學指標、嚴控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嚴格執(zhí)行國家課程計劃、嚴格規(guī)范考試和招生管理、嚴格制止義務教育學校違法辦學行為。這個硬性規(guī)定就像一盞紅燈,叫停了飛速疾駛的“畸形教育”列車,讓理想社會瞬間到來,今年的江蘇中小學師生過了一個完整的暑假,大家都很開心。
但新學期開學后,違反“五嚴”規(guī)定的學校不在少數(shù)。當然,作為學校,尤其是中學,他們都有自己的苦衷,因為升學率仍然是學校生存的生命線,這與學校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效益緊密相連。在當前應試教育仍沒有改變的大背景下,唯有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才是提高升學率的最有效的辦法。
除了升學率的原因外,還有教育管理的問題。也許我們認為把時間還給學生好處很多,可以說出一大堆令人興奮的道理,但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的害處也很多,學生上網(wǎng)、談戀愛、亂花錢、甚至打架斗毆的事件會迅速增加。在雙休日上課和晚自習問題上,許多學校真是左右為難。
首先是學生家長不答應。他們雖然明白給孩子減負的道理,但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他們寧可犧牲孩子的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也盡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把時間用在學習上,爭取考上名校是每個家長的愿望。尤其在農(nóng)村學校,許多孩子都住校學習,家長不希望每個星期都放假,除了增加經(jīng)濟負擔,還有就是沒人管他們,城里的孩子還可以找家教,農(nóng)村的孩子家教都難找。
其次是來自學校慣性的抵抗。多年來對應試教育的研究,無論學校還是各級教研部門,都已經(jīng)摸索出了一套駕輕就熟的操作模式,而面對禁止補課的禁令,他們不僅一下子喪失了立足之本,甚至可能迷失了方向,在教學內容和難度不變的情況下,大多數(shù)學校感覺到教學時間不夠。
最后就是傳統(tǒng)觀念的制約。整個社會的從上到下的對教育的認識,教育就是教學,質量就等于分數(shù),教育主管評價的標準主要也就是看學校升學率的高低。面對新規(guī)定,一些基層教育行政部門認為,既然高考還是要考的,那就還要抓質量。學校不補課了,但暗中要求加大作業(yè)的分量,變換學生集中學習的方式,尋找打“擦邊球”的縫隙,這也是許多學校違規(guī)上課的最主要的原因。
把時間還給學生真是很難,這不是一個規(guī)定就能夠解決得了的問題,這是理想教育與現(xiàn)實教育的矛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需要更大的智慧。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如東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