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霞
《新課標》中提出要“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筆者通過多年的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感覺到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教學的重點與突破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網(wǎng)絡的運用,為體育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化。
一、充分利用網(wǎng)絡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求知的向導,是情感、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根據(jù)人體生理學特點,學生的注意力很難做到在40分鐘內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網(wǎng)絡平臺——借鑒或制作flash動畫、教學課件等輔助教學,不僅能夠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而且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特別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肯定,利用網(wǎng)絡課件,穿插一些“真聰明”、“真棒”等嘉獎性的短語或彈奏幾秒鐘愉快的音樂,就能很好地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之,如果學生答錯了,計算機會打出“想一想”、“再想一想”等鼓勵的短語,激發(fā)學生再一次沖擊。在教學中,筆者就多次利用了這一特點:學生邊回答,計算機邊及時給出答案,最后出現(xiàn)了“某年某班同學真聰明”的畫外音,學生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氣氛活躍,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正確利用網(wǎng)絡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教師準確合理地處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點,便是如何將教材重點、難點突破,以達到讓學生理解、掌握動作的目的。在以往的體育課教學中,往往以語言描述為主,即使使用一些掛圖、模型等直觀手段也顯得較為抽象呆板。清晰的動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礎,它來源于教師的講解、示范、演示等教學過程,而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些技術動作很難用言語描述清楚,講解的難度很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盡如人意。如何才能使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動作呢?實踐證明,正確利用網(wǎng)絡技術——電教媒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動作。如跨越式跳高教學,將“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過程用電教媒體分步驟逐個演示,化動為靜,化抽象為形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赐暄菔局笞寣W生回答,跨越式跳高的動作要領由哪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有哪些注意點等,這樣學生就會產(chǎn)生新的興趣和自主支配學習的激情。教學時,教師的動作講解示范,可以通過課件直接播放給學生觀看,在這一過程中,學會的同學可以進行練習,不會的同學則可使用控制按鈕重復播放動作的講解示范,此外,還能用特定的聲音、圖標顯示教學的重難點,隨時提醒學生特別注意。這樣就有效地解決了重點、難點,讓學生形象、直觀、主動、全面、立體地掌握動作要領,提高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合理利用網(wǎng)絡手段,優(yōu)化體育教學環(huán)境
筆者在長期的體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體育的理論知識較抽象,文字、材料、插圖比較單調,體育實踐課動作技術強,結構復雜,學生理解吃力,模仿不得要領。因此,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可以使體育教學方法手段更加生動活潑、新穎多樣,改變了過去學生獲得體育知識的單一途徑。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創(chuàng)設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學校網(wǎng)站上建立了“體育知識拾貝”專題欄目,在專題欄目中上傳與體育有關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上網(wǎng)點擊了解相關體育項目的各種介紹:有課間游戲、創(chuàng)作游戲的方法介紹,學生通過上網(wǎng)閱讀就可以交流和學會很多新游戲;有體育知識闖關,學生通過人機互動式的問答,可以獲得許多體育知識;更有小醫(yī)生信箱,學生通過上網(wǎng)閱讀就可以了解到許多關于運動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在這一個神奇的世界里,學生興趣盎然,從而激發(fā)了他們更加濃厚的求知欲望,使之在課上課下都能感受體育的樂趣,從而優(yōu)化體育教學環(huán)境。
四、有效運用網(wǎng)絡手段,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并從中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網(wǎng)絡自身良好的交互性可以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學習與鍛煉環(huán)境的營造、學習與鍛煉團體的形成提供了極為有力的支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多方面地取得相關信息,使有價值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以得到體育教師的適當引導和啟發(fā),從而最大限度地構建了體育課堂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譬如,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民間體育項目,如跳繩、跳皮筋、踢毽子、滾鐵環(huán)、打陀螺、跳房子等,都具有鮮明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特色,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勞動中創(chuàng)造并廣為流傳的體育游戲項目,且在實踐中娛樂性強,學生易學喜玩。通過學校的網(wǎng)絡平臺進行演示,可以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民間體育,體驗民間體育,喜愛民間體育。這些項目經(jīng)過千百年的流傳,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價值,既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網(wǎng)絡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全新的變革。在課堂中,教師若能合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引領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有利于學生樹立終身參與鍛煉的意識,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只有努力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真正運用好信息技術,恰當、巧妙地把它融入到教學中,才能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教學的潛力,使體育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