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燦
獲取信息的能力,包括發(fā)現(xiàn)信息、獲取信息、優(yōu)選信息、表達信息以及不同信息形式之間的轉化等多方面的能力。高考生物試題中的信息來源主要有三個:
1.信息蘊涵在試題中的文字中
2.信息蘊涵在圖解、表格中
圖表能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直觀化,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fā)展,起到語言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3.信息蘊涵在社會科技熱點中
考試大綱要求考生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但只是要求對“重大”進展予以“關注”。至于什么是重大進展,沒有明確界定,但至少應該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全社會都能加以關注的內容,同時又是學生能夠接受的,又與中學教材內容有聯(lián)系的內容。
因此,“獲取信息的能力”具體表現(xiàn)為考生通過對題干的閱讀,迅速且準確地獲取與試題問題相關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從試題給出的文字、圖表中捕獲與解決問題相關的有效信息,然后與所學知識相結合,從而解決相關問題。
歷年來的高考大綱(理綜生物)的能力要求第三部分都是“獲取信息的能力”,老教材要求:(1)會鑒別、選擇試題給出的相關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生物學問題。(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
新課程要求(1)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生物學問題。(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從傳播媒體中自主獲取生物學科的前沿知識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外各種媒體關注生命科學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的報道,來了解生命科學的新進展。如報刊、雜志以及互聯(lián)網、電視節(jié)目、廣播新聞、圖書館、新華書店等。
2.從生活實際中自主獲取生物學科的日常知識
生命學科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接觸到,只是有的學生視而不見,沒有給予它們更多的關注。在教學中,我鼓勵同學關心生活、關心身邊小事,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予以重視,嘗試把生產生活實際與教材中生命科學知識相聯(lián)系,從中獲取相應信息。
3.從社會熱點中自主獲取生物科學的相應知識
生命學科不僅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聯(lián)系,還與許多社會事件、社會問題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根據(jù)知識點,有機地與相關社會熱點、事件相聯(lián)系,拓展知識,使學生對某一熱點問題有較全面的認識,從而獲取生物科學的相應知識。
4.嘗試改編、整理或命制生物學情景習(考)題
生物學情景題是指以一些經典實驗或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為背景命制而成的試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釋甚至解決材料中的問題。
實踐成效:
1.增強了學生課外獲取信息的意識
許多學生從原來只看課外傳播媒體中的文體新聞、娛樂節(jié)目到現(xiàn)在有意識的關注生命科學的報道和資料,有的同學說:現(xiàn)在看報紙、雜志、上網、陪父母逛超市買東西,都要留意有關生命學科的相關知識,產品介紹、說明、成分。這說明學生已有意識開始關注獲取課外的信息。
2.增強了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健康、關注社會的責任感和情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以前較多學生認為艾滋病、吸毒、非典、禽流感等,只是個人健康問題,但通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社會事件之后,學生認識到它們產生的危害,足以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生命學科與社會問題密切相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了解相關生命科學知識,學會保護自身,愛護他人,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