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嘉
[摘要]文章總結了高職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的缺陷,并分析這些缺陷產生的原因,最后從高職英語教材、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師培訓、英語網絡平臺建設以及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彌補缺陷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生 實用英語能力缺陷 對策
[作者簡介]劉嘉(1972- ),女,江蘇鎮(zhèn)江人,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英語教育理論與教學。(重慶401331)
[課題項目]本文系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重點項目“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與學生能力標準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0827018-G)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09)35-0093-02
優(yōu)秀的高中學生作為高職院校的“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但是高職學生在實用英語能力方面的缺陷卻制約了他們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本文將對高職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的缺陷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關對策,以期取得同仁共識,共同促進高職學生實用英語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學生聽說讀寫譯實用英語應用能力的缺陷
筆者對執(zhí)教的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以下簡稱“我院”)2008級專業(yè)4個班156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統(tǒng)計分析,學生在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的實際情況如下:
1.聽說能力缺陷。多數學生在聽說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缺陷。如果教師課堂上用全英文授課,至少有50%~60%的學生不能完全聽懂。學生英語發(fā)音較差,語音語調不準,搞不清句群劃分,不能連續(xù)講述一個話題。
2.閱讀能力缺陷。與聽說寫能力比較,學生閱讀能力稍好。學生對于故事類情節(jié)類文章的理解力好一些,但對職場英語和行業(yè)英語較為陌生,詞匯量少,專業(yè)詞匯量更少,對專業(yè)類文章理解力差。
3.寫作能力缺陷。從每年學院期末考試和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應用能力測試A,B級的通過結果來看,高職學生對應用文的掌握情況大概是:完全掌握的學生占20%~30%,基本掌握的占50%,完全沒有掌握的占20%~30%。按照教材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相當部分學生不能按格式寫出正確無誤的英語應用文。
4.翻譯能力缺陷。翻譯是大多數學生不擅長的一個技能,從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應用能力測試情況可以看到,半數學生對其中英譯漢部分掌握不好,翻譯出來的文字無法讀通,翻譯技巧差。不少學生認為英語應用文漢譯英很難,依照教材對學生翻譯能力的要求,相當部分學生在應用文英譯漢方面不夠準確。
二、高職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缺陷的原因分析
1.現(xiàn)行高職英語教材脫離學生職業(yè)實際要求,不能完成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英語應用能力的任務?,F(xiàn)行部分高職英語教材實質上就是本科英語教材的簡化版,只是降低了內容難度,強調語言優(yōu)美,題材豐富,體裁多種多樣,習題設計適應考試要求,但脫離了高職學生的職業(yè)實際要求。據調查學生對現(xiàn)行高職英語教材的評價認為實用的占20%,一般的占30%,不太實用的占50%。
誠然,英語教材可以起陶冶情操、豐富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作用,但高職英語教材首先要“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高職學生應首先是合格產品,而不是“全才”“通才”。既然學生實用英語能力主要通過教材設計來培養(yǎng),那么高職英語教材應面對高職學生職業(yè)實際,面對行業(yè)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成為名符其實的職業(yè)英語教材、行業(yè)英語教材,而不能成為中學英語教材和大學本科英語教材之間的中間教材。
2.現(xiàn)行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脫離企業(yè)行業(yè)實際要求。教學模式包含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教學支撐條件、教學評價方法和標準等。相當部分的高職英語院校在上述幾方面與企業(yè)行業(yè)的實際要求距離甚遠。對我院十一班456名非英語專業(yè)一、二年級學生的調查問卷表明,73%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目標并不了解,47%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不很滿意,85%的學生對教學支撐條件不滿意,42%的學生對終結性評價方法和標準不贊同。
3.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擔負的英語教學任務重,不能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彌補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缺陷的任務。據統(tǒng)計,我院專職英語教師平均每學期擔任4~5個班的教學,每周課時16~20節(jié),忙于完成基礎英語教學計劃,不能針對高職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自主學習能力差等情況采取有力的措施。另外,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缺乏足夠的培訓,缺乏職場英語經歷,不能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職場英語輔導。
4.高職院校缺乏相應的職業(yè)英語教育網絡平臺。學生不能獲得大量的有用的職業(yè)行業(yè)英語信息,不能進行相關的練習。多數高職院校現(xiàn)有的英語網絡教育平臺往往是以現(xiàn)行的基礎英語教材為中心,如前所述,學生往往對此不感興趣,學生需要的是與他們未來職場相關的英語學習資源和交流平臺。
三、彌補高職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缺陷的對策探討
1.大刀闊斧地改革高職英語教材。目前高職英語教材多為兩年制,分為四冊。但高職院校大多數實行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或者澳大利亞的職業(yè)技術教育“C-TAFE”模式,我院建立了“2+1模式”,在此模式下,高職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的時間基本只有兩年,基礎英語學習只有一年,如何完成教材規(guī)定的兩年英語實用能力培養(yǎng)任務?筆者認為,高職英語教材應按專業(yè)編寫成一年制的職場英語,取消基礎英語教學部分。基礎部分內容在中學已經反復教過,基礎好的學生覺得基礎部分簡單了,而基礎差的學生覺得本來就不懂,對以后職業(yè)也沒有用,會從心理上產生抵觸情緒?;A語法的教學可以滲透到閱讀和聽說里面來學習??筛鶕W生興趣和未來職業(yè)要求來編寫“行業(yè)英語”“英語國家社會和文化入門”“英美國家概況”“世界500強簡介”“英語電影賞析”“英語歌曲欣賞”等教材,作為高職二年級學生的選修課教材,從而增加學生對跨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素養(yǎng)。
筆者認為高職英語教材的編寫工作應該邀請行業(yè)企業(yè)的人員參與,他們能帶來市場最新的信息??筛鶕呗殞W生未來的職業(yè)范疇編寫系列教材,根據各專業(yè)相關的行業(yè)企業(yè)實際操作流程編寫閱讀部分,結合閱讀部分編寫相應的聽說練習、寫作和翻譯練習,教材中的難點通過注解或老師講解解決。把英語應用文集中在一個部分作為重點講解和練習,而不是像目前絕大多數教材一樣把應用文寫作練習分散在每篇課文之后。
可借鑒香港職訓局的英語教材編寫方法,其下屬的所有分校都不采用傳統(tǒng)的課本,而是由職訓局教師一起編寫大綱,每個教師分派任務完成某一個章節(jié)的編寫,教師根據每一章的學習目標,制定出一個框架,授課時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來填充教學內容、靈活教學。制定出來的所有的大綱及教材都掛在網上以便資源共享。
2.大力改革英語教學模式。高職學院要借鑒歐美及香港職業(yè)訓練局的職業(yè)教學教育理念與模式。以香港職訓局為例,其教育理念是緊緊圍繞市場,以能力為本位。他們的職業(yè)教育不是看重“文憑”和“學歷”,而是更注重實用,強調實踐,模擬真實環(huán)境讓學員得到鍛煉。他們創(chuàng)設各種行業(yè)實訓場景,強調英語的工具性,使教育與訓練結合起來,注重操作技巧,學以致用,使學生一畢業(yè)或結業(yè)就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熟練運用英語。職訓局的課程大綱非常個性化和靈活化,沒有教條式的大綱和課本,沒有死板的教學計劃,教師每堂課有一個主題,教給學生工作過程中的某個功能,其內容和進度都沒有硬性的限制。職訓局的教師基本都是來自各行業(yè)企業(yè)的人員,結構穩(wěn)定自身素質也較高。他們有著行業(yè)企業(yè)的一手資料并運用到英語課程中,根據自己所長填充內容,教學個性化靈活化。
高職院校應以學生能力為本位,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和實用功能。上課以討論、角色扮演為主要課堂活動,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在教學中十分注意在課堂上組織各種交際性的活動,強調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重視詞匯在語境中的運用,不過多地拘泥于單詞本身的拼寫與朗讀。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有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應尊重學生,激勵學生,這樣學生獲得的成功感增強了,挫折感減少了。注意教學方法新穎,程序靈活,內容和進度不要刻板地要求和限制,不刻意對學習者進行終結性評估,而應強調終身積極學習,英語測試由口試、聽力和筆試三部分組成,筆試試題應少有純詞匯題和純語法規(guī)則題,不要一味的出“打鉤題”,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一定語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采用以學習者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模式。
3.加強高職英語教師培訓。各級教育部門往往重視外語院校和大學本科的英語教師的進修,而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培訓重視不夠。政府應加大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培訓力度,出臺相關政策,為高職院校的老師到行業(yè)企業(yè)去參加調研和社會實踐提供方便。這樣,高職院校英語老師提高了理論水平又豐富了實踐知識,也有利于高職學生的發(fā)展。
另外,教師應有固定的班級,控制班級數量和學生人數,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生和教師溝通交流的機會,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情況,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考核及評估。
4.加強高職院校英語網絡平臺建設。各個高職院校應投入資金建立自己的英語網絡平臺,提供豐富的英語素材,讓學生下課后也能充分利用學校網絡平臺自主學習,一方面延展課內學時,另一方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加教師和學生在課外交流的機會,彌補課內時間不夠,師生、生生互動不充分的缺陷。網絡上應有生動活潑的練習和考查,學習者可以隨時練習,自我檢查,為自己進行過程性評估。另外,還應設立英語學習中心,學生可以組織自己的英語活動、小組討論、看英文電影、閱讀英文書籍、上網查詢資料或者和教師預約英文互動等。
筆者在香港職訓局培訓期間了解到香港職訓局有自己的英語網站,有全球頂尖的網上英語學習平臺——高峰進修學院的GlobalEnglish@PEAK,有技巧中心Skill Center(提供關鍵技巧的專精練習及額外支援),會話中心Speaking,聽力中心Listening,發(fā)音中心Pronunciation,文法中心Grammar,寫作中心Writing以及字詞中心Vocabulary。很多資源提供給學生,學生可以在學校和家里登錄網站練習,看到自己網盤上的作業(yè)情況,對課業(yè)進行溫習和練習。
5.從政府和社會各個方面加大教學支撐。高職院校由政府或行業(yè)劃撥的財政性經費大體只占到經常性支出的1/3(甚至不到1/3),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撥款數相對高些,但我國高職院校共有1487所(截至2008年),而國家示范性院校只占了10%??傮w數量占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面臨著經費緊張、生源不足的困境。大部分經費需要學院自己解決,學生學費是學院收入的主要來源。生源好,相對來說經費較寬裕,但目前整個高等教育的生源都在減少,這是個不容樂觀的現(xiàn)象。經費短缺直接影響高職院校的教學設施設備的配置,多數學院沒有配備全部的多媒體教室,沒有空調,老師沒有擴音器和麥克風。計算機房配置有限,沒有建立專門的英語學習中心等。
可以借鑒香港職業(yè)教育的做法,由政府買單,提供免費課程,進而擴大免費教育面。對一些社會緊缺的、考生不愿報考的專業(yè)在學生學習期間給予津貼和薪金。這樣不僅能提高職業(yè)教育的吸引力,而且也能彌補社會保障不足,對建設和諧社會起到積極作用。同時,由社會支持、企業(yè)贊助協(xié)作共建職業(yè)教育的教學與培訓機構,并由各行業(yè)為其提供咨詢、共同參與決策。有了充足的教育培訓經費,將為職業(yè)教育與培訓提供更好的辦學條件,使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取得更大的收獲。
高職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的缺陷表現(xiàn)在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造成缺陷的原因與現(xiàn)行高職英語教材、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師素質和英語網絡平臺建設都有關系,因此,必須徹底改革英語教材、英語教學模式,加強高職英語教師培訓,加強高職院校英語網絡平臺建設,從政府和社會各個方面加大對高職英語教育的支撐,彌補高職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缺陷,促進他們實用英語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錦芬,彭仁忠,吳衛(wèi)平,等.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
[2]桂詩春,胡壯麟.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座談會”上的講話[DB/OL]. http://
sq.k12.com.cn/discuz/thread-321523-1-1.html,2003-01-27.
[3]嚴新喬.香港職業(yè)訓練局的培訓模式[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