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教研組
愛爾蘭現代教育體系建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的教育改革。1963年,愛爾蘭政府根據經合組織對愛爾蘭教育考察報告《投資教育》的建議,開始對整個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大幅度增加了對教育的投入,其主要措施包括:實施10年義務教育、中等教育免費制度、改革中級教育、按地區(qū)建立技術學院等。(1995年實施大學免費教育。)此后,歷屆政府都保持該政策的穩(wěn)定性和嚴肅性。經過40余年穩(wěn)定的教育投入,一個較為完善、符合國民教育需求、適應市場需要的國民教育體系已建立起來,并形成了由7所大學和14所理工學院為主體的愛爾蘭高等教育二元體系,為愛爾蘭實現從一個以農牧經濟為主的國家過渡到知識經濟國家的成功轉型奠定了扎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愛爾蘭現代教育體系主要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部分組成。
1.初等教育
愛爾蘭初等教育由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構成。學前教育屬非強制性教育,但絕大多數4至5歲的兒童均開始進入學前班學習。7歲開始接受小學教育,為期6年,主要學習課程有英語、愛爾蘭語、數學、歷史、地理、藝術、音樂、手工、社會與環(huán)境、體育等。除少數私立學校外,大多數小學為國家財政支持的、宗教機構管理的學校。
2.中等教育
愛爾蘭中等教育包括3年初中教育和2~3年的高中教育。初中教育結束后,學生可以選擇2年的高中畢業(yè)會考課程學習,也可以先選擇1年的過渡年,然后再進入2年的高中畢業(yè)會考課程學習。過渡年的課程與實踐由學校根據教育科學部的規(guī)定來設計和安排。設置過渡年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提供接觸社會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自立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離開校園后能夠盡快適應社會。愛爾蘭中等教育階段主要課程包括英語、愛爾蘭語、其他現代語言、數學、生物、科學、歷史、地理、商務、藝術、音樂等。高中學生至少要選擇6門課程作為畢業(yè)會考科目。高中畢業(yè)會考成績是學生進入高等教育的必備條件。全國統一出題,同時進行。此會考成績同時亦為高中畢業(yè)成績。目前,愛爾蘭80%以上的適齡學生可以完成中學階段學習。
愛爾蘭還有200多所中等職業(yè)學校,所學科目與普通中學基本一致,但教學內容側重點有所不同。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也可通過職業(yè)性畢業(yè)會考成績進入高等院校學習。與小學相似,愛爾蘭大多數中等學校是由國家財政支持、宗教團體管理的教育機構。
愛爾蘭中、小學教育在性別區(qū)分上有男校、女校與男女合校三種,但多數為單一性別學校。在辦學體制上,又分為公立和私立兩個類別,無論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在管理運行體系上絕大多數由宗教團體負責管理。
3.高等教育
愛爾蘭高等教育機構主要由7所國立大學、14所國立理工學院以及若干所醫(yī)學院、教育學院和私立學院組成。7所國立大學是愛爾蘭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主體,建于1592年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以及具有150多年歷史的都柏林大學和科克大學在歐洲具有一定聲譽和影響。14所理工學院中除都柏林理工學院外,其他13所理工學院均建于20世紀70年代以后。愛爾蘭的理工學院主要從事應用和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其課程包括職業(yè)培訓、本??平逃约把芯可逃?/p>
近10年來,愛爾蘭經濟之所以高速增長并吸引了國際關注,不僅可以歸結為其優(yōu)惠的稅收政策、社會伙伴關系和穩(wěn)定的投資環(huán)境等因素,更重要的是愛爾蘭具有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受到良好教育、年輕的勞動力市場。愛爾蘭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入學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約有66%的適齡學生通過畢業(yè)會考進入高等院校深造。為保持和發(fā)展未來愛爾蘭的競爭優(yōu)勢,愛爾蘭政府根據經合組織2005年對愛爾蘭教育的考察報告,再次大規(guī)模增加對教育的投入,重點改善高等學校的基礎設施,提高高等學校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大力發(fā)展博士培養(yǎng)教育,以確保愛爾蘭處于全球知識經濟的前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