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xù)劇《李小龍傳奇》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李小龍在美國開武館,推廣中國武術(shù),在取得了明顯的成功時,他卻放棄了。他放棄的原因,是因為他有著更高的追求:進軍好萊塢。然而,由于種族歧視,李小龍的武學(xué)才華雖然超眾,但還是被關(guān)在了好萊塢的大門之外。李小龍遭遇了事業(yè)上的嚴冬,生活也落入了十分艱難的境地。為了生活,他的妻子琳達不得不找了份女傭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琳達勸說李小龍重操舊業(yè)開武館,以擺脫生活的窘迫。李小龍聽了琳達的意見后說:好馬不吃回頭草。琳達說:既然是好馬,還明明知道回頭有草,為什么不吃,等著餓死呢?“好馬不吃回頭草”本意是說良驥走出馬廄奔向?qū)掗煙o垠的草原,瞥見鮮美可口的嫩草后,沿著選定的路線一直吃下去,而不是東啃一嘴,西吃一口,丟三落四地再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這種吃草法,體現(xiàn)著良驥身上優(yōu)秀的品質(zhì)。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所理解的“好馬不吃回頭草”,就是遭受再大的挫折,也絕不走回頭路。如果遇事一味這樣,勢必失去生命的彈性。設(shè)想一下,一匹精良的馬從草原上走過,眼前全是綠油油的青草,它邊走邊吃,且行且遠,草也越來越少,再往后,就是沙漠了。只要回頭,它還可以吃到美味的青草,但它心中擱著“好馬不吃回頭草”的理念,不管不顧地一直走下去,最終,只能在饑餓的折磨下,倒在沙漠中。
由這句話,忽然就想起了這么一個故事:一片麥田旁,3個人被告知要在不走回頭路的情況下選擇一棵麥穗,看誰選的最大。第一個人剛下麥田,就興沖沖地選擇了一棵看起來還算夠大的麥穗;第二個人下田后,走走看看,了解著麥子的長勢,走了大半程后,他選擇了一棵感覺中最大的麥穗;第三個人深信“最大的還未見著”,在麥田里一直走下去,總覺得前面還有更大的麥穗,結(jié)果一直走到了麥田的邊上,因為不能回頭,只得隨意摘了一棵麥穗。在人生面臨選擇時,如果一味要當“不吃回頭草”的“好馬”,很多情況下,最大的麥穗就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
所以說,琳達的話是很有道理的?!昂民R不吃回頭草”,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境界和風(fēng)骨,但有時,也是意氣用事的一種表現(xiàn)。當人生陷入困境時,就必須直面現(xiàn)實,避免意氣用事。如果前方的路一時行不通,如果回頭有草,為什么要硬著頭皮不回頭呢?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上了“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套,原本可以成為有所作為的“好馬”,但因為這句話,最終成了無作為的“好馬”。人的一生,除了時間一去不回,其實有許多事還是可以“回頭”的。所以說,真正的“好馬”,在適當?shù)臅r候,要學(xué)會拋棄那些捆綁心靈的觀念,選擇“回頭吃草”。
于少雙薦自《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