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的智慧◇
圍棋不是世事,但世事盡在棋中,下棋人和觀棋人就在棋局中體味著世界的奇妙。
圍棋是“方圓黑白世界”——棋盤是方的,棋子是圓的,棋子中黑子有181枚,白子有180枚。這黑白方圓,就是一個自足的世界。天圓地方,圍棋猶如廣闊的天地,地是有形的,天是無形的,以無形之象落于有形之身。世事有黑有白,有顯有露,就在這天地中盡顯出來。
圍棋是模仿天地的創(chuàng)造。圍棋縱橫有垂直交叉的19道平行線,361個點,這被說成是模仿一年的天時。盤面上標(biāo)有幾個小圓點,那是所謂的“星位”,中間那個星位,叫“天元”,這是模仿星象。
圍棋中隱藏著深邃的人生哲理:優(yōu)勢占盡而舉棋不定會滿盤皆輸,四面楚歌還要逞匹夫之勇必然大敗,大功將成時得意忘形會招致禍害,患得患失最終必有所失,步步緊逼不知適時進退最終會潰敗,處處不給對手生路,最終自己也無生路。圍棋的高手下棋時常有一種人生感:有時如縱馬遠行,有時又如勒韁收縮,有時側(cè)翼回旋,有時正面相迎……手拈一顆小小棋子,回答的是人生難題。
圍棋就是流動的活的世界,在這活的世界中可以看到人的活的精神。下圍棋就是天馬行空,開始落子前,滿盤無子,一片空白,正是在一片空白中,可以發(fā)揮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一個棋子在棋盤上,相鄰直線上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圍棋就是一個氣場,每下一子都構(gòu)成了氣脈流動中的一個點,氣連即生,氣竭即亡,圍棋在殺棋階段,就要比誰的氣長。圍棋看氣,也就是尋“活”路,是棋的活路,也可以說是人生的路。
◇美從何處尋◇
唐代的龐蘊居士對禪有精深的理解,他是藥山惟儼大師的弟子。一次他下山,告別藥山,藥山命門下10多個禪客送他。龐居士和眾人邊說邊笑,走出大殿,但見漫天的大雪,紛紛揚揚,天地正在一片混茫之中。眾人都很歡喜。龐居士指著空中的雪片,不由得發(fā)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別處?!庇幸粋€禪客問道:“那落在什么地方?”龐居士馬上打了他一掌。
龐居士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飄落,你就盡情欣賞天地間的這一片滿灑風(fēng)光?!昂醚┢?,不是對雪作評價。如果作評價,就是將雪作為對象。禪宗強調(diào)的是融入世界中,不對世界作評價,好雪片片就呈現(xiàn)在你眼前。
“不落別處”,龐居士的意思不是說,這個地方下了雪,其他地方?jīng)]有下。他不以“處”來看雪,“處”是空間;也不以“時”來看雪,如黃昏下雪、上午沒下之類。以時空看雪,就沒有雪本身,那就是意念中的雪,那是在解說一個下雪的事實。禪宗認為,我們無法解說世界,只能感受世界。大雪飄飄,不落別處,強調(diào)的是心靈的感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處處都有美,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我們抱著理性的頭腦、知識的眼光,熱衷于去解說世界,就無法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因為我們站在世界的對岸,一道知識的河流正將我們和世界隔開。我們得到的世界,只能是一些知識的殘片,而不是世界本身。人們常常對眼前的“好雪片片”視而不見,糾纏在利益、欲望和理性的計較中,生活的美意被遮蔽了。不是世界沒有美,而是人們常常沒有看美的眼睛。
選自《中國文化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