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400年里,人們只要談到笛卡爾,必會加上“解析幾何的鼻祖”“現代哲學之父”“理性主義的先驅”之類的贊譽。但是,縱然笛卡爾再偉大,再有成就,他也是個凡人,他也有很多缺點,犯過不少錯誤,這是人們常常忽略的?,F在就讓我們看看光環(huán)背后那個真正的笛卡爾吧。
懦弱膽小
笛卡爾的懦弱和膽小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就曾這么形容過他,而且還指出:“他一貫阿諛教士,尤其奉承耶穌會員,不僅當他受制于這些人的時候如此,移住荷蘭以后也如此?!?/p>
這一點最明顯的一次表現是在伽利略事件上。1632年,伽利略發(fā)表了《關于兩大世界體系——托勒密體系和哥白尼體系——的對話》,幾個星期后,這部著作就被沒收了,伽利略也被勒令前往羅馬受審。一直到1633年6月,70歲高齡的伽利略不得已而放棄原主張,終生不談論日心說。教皇烏爾班八世通過這次事件,在一段時間內成功地阻止了人們對這一禁忌問題發(fā)表意見。之后消息穿越了意大利國境,把旅居荷蘭的這位法國哲學家嚇得不輕。他甚至停止了正在寫作的《論世界》,因為他懷疑其中有部分內容可能會引起教會的指責。可是與伽利略不同的是,他僑居在宗教裁判所權力還控制不了的荷蘭,并且在這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敢離開那里。
笛卡爾有一句有名的座右銘:“隱居得越深,生活得越好?!贝蟛糠謺r間他都嚴格遵照這一準則行事。也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所掌握的很多關于他的資料,是通過他的書信整理出來的,他當年的所作所為有不少無從考證,成為永久之謎。
由于懦弱膽小,作為一名科學家,笛卡爾未能堅持真理,這對他那偉大的名望是有點諷刺的。與“在真理面前半步也不會退讓”而犧牲的布魯諾相比,笛卡爾先生無疑顯得渺小多了。
心胸狹隘
相對于前一點,這項缺點不太為人所知,不過卻也是證據確鑿的。
剛開始在荷蘭當志愿兵的時候,有一次笛卡爾下了軍事課后,在學校海報上看到了一則用弗萊芒語出的數學題,他請旁邊的人幫他翻譯成拉丁文或法語,那人同意了,但要求笛卡爾解出難題后告訴他。3天后笛卡爾得到了答案,那人對笛卡爾的能力感到很驚訝,之后兩人經常探討一些問題,當時友情十分深厚。那個人就是伊薩克·貝克曼,小有名氣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在荷蘭當兵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他們友情的頂點,笛卡爾曾在他的筆記中寫道:若干天來,他“同一個天資特異的人親密交往”。1618年12月31日,笛卡爾把他的《音樂簡論》手稿送給貝克曼,并在信中稱:“聊作對我們親密友誼的紀念,并最確實地證實我對你的友情……”
可是在12年后的1630年,他們的友情破裂了。為什么呢?因為貝克曼說笛卡爾曾經尊敬他有如老師(從笛卡爾的信件來看確是事實)。笛卡爾為此要回了那本《音樂簡論》原稿,還寫了兩封充滿侮辱性的信給貝克曼,說他“寧要愚蠢的吹噓而不要友誼,不要真理”;還說“捉摸不透是不是您過于愚蠢、過于沒有自知之明”;“您有失檢點,不是因為惡意,而是由于腦子不健全”。很難想象這樣的話會出自一位偉人之口,不過可憐的貝克曼就是這樣從此與笛卡爾分道揚鑣了。
還有一件事就是他死前的治療問題。當時笛卡爾感染了肺炎,雖然在那個時候這是很嚴重的病,不過也是可以治愈的。瑞典的御醫(yī)本來是笛卡爾的好友杜里耶,可那幾天他剛好外出了,于是女王派來了第二位御醫(yī)韋特勒斯。韋特勒斯和笛卡爾素來不和,不過就醫(yī)德出發(fā),韋特勒斯試圖盡力挽救笛卡爾的生命??傻芽柍鲇趯Υ巳说膮拹?,拒絕了他的放血療法,還把韋特勒斯臭罵一頓趕了出去。最后韋特勒斯表示他不會違背病人的意愿把他救活,我們偉大的哲學家由于錯過了治療時機,終于離開了人世。
這一次,他的心胸狹隘間接地要了他的命,真是讓人感嘆啊!
簡單而又朦朧的私生活
笛卡爾終生未婚,睡單人床的笛卡爾和女人的關系不多。就感情方面來說,我們所知道的就是他對流亡的波希米亞公主伊麗莎白有點夾雜了愛情的友誼。似乎笛卡爾平生只與一個女人發(fā)生過肉體關系,她是笛卡爾在阿姆斯特丹時所寄居人家的女傭,名叫海倫。具體的情況竟無從考證,不過這唯一的一次卻讓笛卡爾有了一個女兒——弗蘭西娜。可憐的弗蘭西娜在5歲的時候就病死了,這使笛卡爾不勝悲慟。在女兒在世的5年里笛卡爾贍養(yǎng)了她們母女,并與她們保持著聯系。不過女兒死后,就再也沒有記載他與那個叫海倫的女人有什么聯系了。這段糊涂的關系也就此了結。
大薯薦自《心理學大師的失誤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