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大名劉捷軍,蘭州七里河區(qū)人氏,人隨和且多才藝。2000年9月從地方高中考入西安陸軍學院14隊。小伙兒長得倒是挺帥,但因其身體消瘦,酷似豆茅菜,經(jīng)個別醞釀,班務會決定,贈其美名:豆茅菜,簡稱“豆芽”。
說起“豆茅”,大家可不要小看!瞧這身板,細胳膊細腿,面露菜色,手無縛雞之力,竟然敢報考我們陸院的步兵指揮專業(yè),就憑這一點,就不得不讓我們這些部隊生對他當年的這一歷史“壯舉”表示由衷的欽佩。因其能寫會畫,能謀善斷,腦子里偶爾也能冒出一兩個思想的火花,學員隊員教導員便將我們三名部隊生和他一同納入學員隊板報組的“編制”,共謀我們14隊的板報大業(yè)。而3比1的比例呢,也就直接決定了他在我們板報組里“少數(shù)民族”地位的不動搖,為這,就使得他在擦黑板啦、涂膠水啦、磨粉筆頭等較為具體的工作崗位上鍛煉的機會多了一些。每次辦板報,我們是帥氣依舊,而他卻總是“滿面塵灰七彩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有的時候,連我們自己都感覺到不好意思了,他卻毫不在意。
“豆茅”有才。喜好書法,以毛筆字見長。專習“顏體”,字如其人,細瘦腳長。畢業(yè)前夕,競還有位慕名而來的“小師弟”向他求字;擅長寫作,尤擅煽情,大名屢見報端,據(jù)調查顯示,有一些文章還對低年級的“小師妹”產(chǎn)生過很強的殺傷力。不過這樣也好,我們隊的挑戰(zhàn)書、應戰(zhàn)書、決心書算是被他給全包了。
“豆芽”性“犟”。別看他弱不禁風,可“犟”起來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在陸院,進行全副武裝五公里越野就如平時連隊吃豆茅一樣經(jīng)常,可就是這碟豆茅難壞了我們的“豆茅”。173CM的個頭,體重卻不足百斤,背上這三十多公斤重的裝具及武器,進行越野。有的時候我真的會擔心,這些東西會不會將他那“豆茅”般的身體壓“折”?跟上隊伍是偶然的,掉隊則是必然的。入校第二學期一次全院組織的全副武裝五公里越野,他又“掉鏈子”了。因為他的掉隊,直接影響到了我們隊在全院的排名。集體榮譽感極強的我們卻毫無責怪他的意思,畢竟他太瘦弱了,以至于有的時候我們會考慮:風大的時候會不會將他吹走?可他就是“犟”,自己和自己較上了勁。每天背著個沙背心練長跑,不論刮風下雨,節(jié)假日還是寒暑假,從不間斷,我們多次勸他,卻依舊如故。這股“犟”勁的威力還真不小。在畢業(yè)考核中,他扛著兩支槍,拉著一位戰(zhàn)友,還取得了全隊武裝五公里越野第九名的好成績。
“豆芽”愛美。知道這事,還得從畢業(yè)前夕學院組織的那次千里綜合大演練說起。野外演練,生活相當艱苦,為激發(fā)廣大學員的戰(zhàn)斗精神,我們學員大隊主辦了“礪劍快報”周刊,我和豆芽也有幸成為快報的“編輯”。訓練辛苦,但苦中有樂。一日,電腦“趴窩”,需重裝系統(tǒng),將軟件包尋了個“底朝天”卻找不到我的WINDOWS xP安裝盤,問豆芽,偷笑而不語。翌日,對山地進攻之敵防御戰(zhàn)斗,我擔任“紅軍”模擬連一連連長。經(jīng)徹夜激戰(zhàn),敵退卻。眾戰(zhàn)友皆在休息,獨“豆芽”不知去向。忽一道亮光刺來,向亮光點找去,原來我們的“豆芽”躲在這迫炮陣地照鏡子呢!你說說,“仗”都打到這個份了,他還有閑情“臭美”,我氣沖沖的走了過去。一看,我都快“暈”了。他手里拿的哪里是鏡子,而是我的WINDOWSxP安裝盤。究其原因,他說,野外訓練帶個鏡子,一點都不方便,我看你這個光盤,當個鏡子倒是不錯!你沒見這幾天,轉戰(zhàn)數(shù)縣,我的發(fā)型卻一點都沒有亂?聽到這話,我簡直就是哭笑不得……這真是應了他那句:頭可斷,發(fā)型不能亂的名言。難怪前幾天在學習《野戰(zhàn)條件下就便器材的使用》這一課時,他還一個勁的對我笑呢。要知道,那天為了完成任務,我深夜飛奔到三公里之外的學員八隊借安裝盤,差一點被八隊的兄弟當成“間諜”給“報銷”了。
軍校畢業(yè)了,我分到了甘肅。他主動申請去了新疆的一個邊防連隊,當了一名邊防排長。聽說那個地方,風很大!
責任編輯/王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