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智力因素在英語學習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并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幫助他們樹立目標,并用堅強的意志去實現(xiàn)目標。通過多種方法讓學生喜歡英語,科學、高效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英語教學 非智力因素 培養(yǎng)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英語學習顯得日益重要。職高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差,究其原因是多數(shù)學生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認為英語枯燥、繁雜,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因而成績越來越差。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興趣、動機、意志、情感等這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個體行為積極性的源泉,學生只有對所學內(nèi)容具有濃厚的興趣,才會愉快地接受它、學習它,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努力克服它。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他們的興趣,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C.E.埃克斯利說:“A good teacher will make his lessons interesting by his enthusiasm,his liveliness, his viganr, his careful preparation of lessons; by keeping his class constantly active and eager to use English?!彼越處熢谄綍r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英語教學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所以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再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使課堂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集聲音、圖象、文字、情景于一體,對英語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的英語課堂學習,運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最佳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情景,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過程,激活了教科書,讓學生易于理解接受,并使枯燥、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富有動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還可借助動人的英文歌曲、精彩的英語電影、游戲等方式,引導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
二、樹立動機,主動學習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是人們從事學習活動以達到某個目標的內(nèi)心驅(qū)動力,是社會和學校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具體來說,不同的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動機越高遠就越能推動人們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反之,目標淺近、低下就難以喚起人們的熱情,遇到困難容易半途而廢,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動機,讓他們明白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是擴大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重要交流工具。英語在日常生活中也無處不在,學習英語已成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在英語教學中要做到四點:第一,多表揚、多鼓勵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方面,因為鼓勵是比指責更有效的動機激發(fā)手段。第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日益增加的興趣能誘發(fā)強烈的英語學習動機。第三,促進英語學用結(jié)合,使英語學習和現(xiàn)實生活、學習及將來的目標相結(jié)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實際用途。第四,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成就感。成功是誘發(fā)動機的強烈因素,要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需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三、樹立信心,培養(yǎng)情感
英語是一門既需要思維理解,又需要大量記憶,更要運用技能的一門學科。英語學習過程中充滿了艱辛和挫折,學生極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產(chǎn)生厭學、懼學的心理。因此,教師應注意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情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鉆研教材,運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英語的情感。情感是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教會他們?nèi)绾巫晕艺{(diào)節(jié)情緒,教會他們控制心境的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練習中達到高昂的情緒狀態(tài),以激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問題。同時,教師還應加強自身的情感感染力,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把科學的態(tài)度蘊涵在自己的情感和言談舉止中,去鼓勵、啟迪學生,讓學生熱愛英語,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激發(fā)學習英語的熱情。教師還應多關心學生,增進師生感情,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讓學生大膽開口講英語,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并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親近感,鼓勵、賞識學生。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四、樹立堅強意志,持之以恒
英語學習要靠長期積累,不易短時間速成。學生必須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同時,英語學習還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堅強的意志力,不能只依靠監(jiān)督、催促,要有自覺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 “優(yōu)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币庵臼亲杂X確定目標,并根據(jù)目標來支配、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是個體能動性的突出表現(xiàn),學習英語中遇到的艱辛和困難往往會使學生產(chǎn)生恐懼和退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第一,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意志來源于行動目的,目的越明確,意志就堅強,所以要端正英語學習動機,激發(fā)頑強的意志。第二,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內(nèi)容,恰當分配學習時間,運用適當?shù)膶W習方法,嚴格執(zhí)行學習計劃,有條不紊地從事學習活動,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力。第三,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學生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有重要影響。
五、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學習中要把聽、說、讀、寫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勤于閱讀、勤于積累的習慣。多收集、多輸入,信息在大腦中輸入得多才容易反饋出來。教師應當更新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閱讀實踐的主體,讓學生多參與。
英語是一種語言,要用于交流,不能只記憶一些知識點而忽視了交流功能。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多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總,引導他們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聽課、反復練習、及時總結(jié)和進行課外拓展練習,使學生科學、高效地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