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夢想》是一篇記事散文,事件完整,過程清晰,很容易把握。但文章的內(nèi)容卻并不單薄寡肅,而是意蘊豐厚,耐人咀嚼,這主要得益于作者善于剪裁、巧于插入的功夫。
文章所記演講比賽,雖然從開始到頒獎,過程相當完整,但20人中卻只詳寫了一人,即第16號的那位小姑娘,對其他人的略寫,也是為了襯托這位主角的,而且對這位小姑娘的描寫詳略處理也相當講究。整個演講過程,作者只詳細講述了她的兩段感受(見加粗的文字),其余一概簡略而過。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呢?讀完全文,你會發(fā)現(xiàn),作者之所以詳述這兩段感受,就是因為這兩段議論性的語句正勾起了作者的聯(lián)想,撥動了作者的心弦——“那種微笑,淺淺拂過我的心房”、“這句話,如同一道閃電,劃過我麻木低沉的心空”、“誰不曾做過夢呢”等,以及最后作者說的:“看一眼那玫瑰花般的女孩,競有些什么重新在我心中流轉(zhuǎn)鮮活……”這幾處心弦所動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兩段議論,不論是突出“仰頭”,還是強調(diào)“有夢”,其用意都是顯而易見的。
可見,文中不時插進的作者自己的感受(見文中畫直線的語句)正與前者合拍,因為這些感受同樣強調(diào)突出的是那“玫瑰”似的“夢想”,那“笨拙”的姿態(tài)背后掩抑不住的“優(yōu)雅”的精神;而這種插入帶有極強的自責自省的味道,這就突出了那小姑娘的“夢想”對自己的呼喚,那小姑娘的“精神”對自己的感召,這也就巧妙無聲地將所寫由小姑娘擴大到了自己的身上,使文章的內(nèi)涵得以豐富,同時也更真切感人。
不僅如此,在結(jié)尾處文章還借頒獎巧妙地插入了專家評委的兩處點評,與前兩處的感受一樣,這里的點評,強調(diào)的也同樣是“夢想”、“做夢”、“有夢”;同樣是“豐沛真實的情感”,“真誠、老實的姿態(tài)”,并宕開一筆,強調(diào)這種真誠不僅可以打動眼前的“裁判”,還能夠打動將來的“命運之神”。這樣,就又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升華??傊膬煞N插入,不僅由此及彼,而且由淺入深,使平常的一件小事變得深摯豐厚,十分感人,能激起讀者強烈的感喟與共鳴。
這就是本文的工夫,這種工夫叫做剪裁精當、敘議結(jié)合——精當在敘為議起,結(jié)合在議從敘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你看,不失為一篇典范之作吧?
原文:
笨拙的夢想
羽毛
前不久,單位舉辦了一次“迎國慶、展風采”的職工演講比賽,我也去當聽眾。
一共20人參賽,每人演講不超過5分鐘,題目自擬。男選手們西裝革履,女選手們小立領(lǐng)配A字裙,表情莊重,嚴陣以待。上得臺來,個個都是口若懸河,手勢豐富,不是歌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大好業(yè)績,就是暢談精彩的北京奧運,熱情勾畫著美好的人生藍圖……看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真有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概。
第16個人上臺了,是個膚色白凈的女孩,穿著普通的套頭毛衣,牛仔褲,還沒開口,臉就紅透了。她鞠了一躬。說:“各位老師好!同事好!我來自出版社的編輯部,還是小學三年級時參加過一次詩歌朗誦,普通話不過關(guān),還請大家多原諒!”
不少人笑了,報以鼓勵的掌聲。
相比其他演講者的鎮(zhèn)定自若。她有些緊張,表情不太自然,耳朵根都羞紅了。整個演講過程中,她的兩手都緊緊抓住桌沿,仔細看看。右手還在微微顫抖……他們部門能說會道的大有人在,為什么選送了有點兒羞澀的她?
她的演講主題也不是氣勢恢宏的。她講了自己如何從小鎮(zhèn)女孩成長為京城白領(lǐng),講了從風和日麗的南方來到風大干燥的北方如何生活。
她工作兩年了,最初的歲月是孤獨艱難的。人生地不熟,約稿也很艱難,常常吃閉門羹。頭一個月,她毫無業(yè)績。她說:“那天回家時,我十分沮喪,故意仰著頭,怕眼淚掉出來。那一仰頭,恰好看見鉛灰色高樓背后的一角晚霞。多么美麗熱烈的光芒啊——從落魄的失意,到浪漫的詩意,有時,只需要仰起頭生活?!?/p>
瞧,她仍有初涉人世的浪漫。那種微笑,淺淺拂過我的心房。剛參加工作時,我不是也如此樂觀積極嗎?
最后一段,女孩談到自己的夢想時,稍稍自然了些。
“我喜歡紀伯倫的一句話:生命的確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勵;一切的激勵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的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京城一名出色的編輯,和一流作家為友,編輯一流的經(jīng)典好書。我相信,只要有夢,就會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最后,謝謝大家!”
她的手依舊緊抓著桌子,她誠懇地再次鞠躬,然后,飛快地跑下了臺。我的視線不由得跟隨著她,她低著頭,臉紅得像朵玫瑰花,用手捂著大概仍在怦怦跳的心臟——多么可愛的玫瑰歲月啊,即使害羞也能無所忌憚地暢談夢想!
誰不曾做過夢呢?包括我,然而,最終大多數(shù)人只能成為世俗的平庸者。
比賽完畢,當場宣布結(jié)果。一等獎歸屬于一位聲情并茂的男生,不出大家所料。二等獎兩名,居然有那名女孩——細想一下,也是眾望所歸,大家都在熱烈鼓掌。
之后的環(huán)節(jié),是大賽評委對獲獎選手進行簡短點評。其中一位評委是出版行業(yè)威名赫赫的人物,談到這位女孩時他不由得笑了:“這位選手一上臺就臉紅,讓人印象深刻。的確,她欠缺一些演講姿態(tài),在選手中顯得有些緊張,甚至笨拙,但是她的眼神和言辭,充滿豐沛真實的情感?!?/p>
這就是她的獲獎理由?
評委又補充道:“今天,我們?yōu)檫@位有夢想的女孩頒獎,也是鼓勵大家做夢,永遠有夢無法擁有從容優(yōu)雅的姿態(tài)之前,這樣真誠、老實的姿態(tài)也能打動你的裁判,甚至,今后能打動你自己的命運之神!”
這句話,如同一道閃電,劃過我麻木低沉的心空。
工作6年,我已經(jīng)陷入職業(yè)低谷:遭遇事業(yè)瓶頸,薪水一再降低,激情和精力消退,懈怠和疲倦日甚……在同班同學位居高位、買高檔車、出國旅游的時候,我仍然是一名小小的碼字工,沒有活得優(yōu)雅的權(quán)利。
我奢談夢想,徘徊在灰色地帶。我也淡忘了真誠、老實的姿態(tài)。浮躁度日……
看一眼那玫瑰花般的女孩,竟有些什么重新在我心中流轉(zhuǎn)鮮活。不應該像她一樣嗎?執(zhí)著地向夢想高地出發(fā),將失意變成詩意,哪怕姿態(tài)笨拙,也要精神優(yōu)雅。
(選自《讀者》2009年第1期)
從例文我們可以看出,在敘述中適當?shù)卮┎逡恍┳h論性的語句,可以深化文章的主旨,提升文章的思想,讓文章由單純的敘事上升到一個新的哲理的高度。當然,議論要在敘述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敘述來抒發(fā),不能無所依憑,憑空來發(fā),更不能寫成說教式的,讓讀者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