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與中國對于戲劇中人物的善惡以及愛恨情仇的分辨大都有著不同的理解,以不同的手法來渲染、表述。本文從欣賞中西戲劇的不同角度出發(fā),來探尋其差異性,探尋人性善惡的不同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中西方 劇目 悲劇 人性善惡
對于善惡,西方把人認定為惡和有原罪的,注重對人的防范、法制契約。中國把人看成是善的,可以成為圣人或真人的,注重人的人格精神提升。我則更傾向于中國的仁愛之說。
前段時間去東藝看了劇目《樓蘭女》,講述了樓蘭公主美狄亞為了和丈夫頡生私奔,不惜與家庭反目,甚至殺害追趕而來的兄長。來到敦煌后,卻遭遇丈夫變心,欲和敦煌郡矦的千金成親。美狄亞為了報復,設計毒死了郡矦父女,并為讓丈夫更加痛苦,竟親手殺害她和頡生深愛著的一對兒女。故事情節(jié)改編自希臘悲劇《美狄亞》,其劇作者歐里庇得斯著重刻畫的是美狄亞的復仇心理,對婦女的卑微地位和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一直無法茍同西式悲劇,一切殘酷自私的背叛殺戮為了愛都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以泯滅良知的惡行與熱烈真摯的愛情為對比,游走在善與惡的兩個極端。有些感情,也許注定了只能是花間葉上的一滴露,縱使不去拂拭,也總有一天會淡去散去,化成空中那一縷幽怨。在這里,愛情不再崇高神圣,而演化為一種瀕臨瘋狂的絕望,如同一個滿懷仇恨的復仇者,殘暴的對待所有人與物。對照這種極端,劇中孩童天真無邪的藏謠兒歌如同一潭混濁死水中突起的一汪清泉,干干凈凈自自然然地拒絕著扭曲的心理。美狄亞,給人最多啟迪的是人性,由哀生怨,由悲生恨,最終在復仇中撕裂別人也撕裂自己。
與此相對立,中國則宣揚“大愛無邊”。愛是一個人心中最善意、柔軟,最溫暖、美好的情結(jié),她可以照亮一切黑暗的角落;愛有著一塵不染的善良,讓無邊無垠的溫暖在空中彌漫,將所有人呵護包容;愛在每個人心里譜寫了一份快樂,簡簡單單又無窮無盡的快樂;愛在每個人心里譜寫了一份寬容,她能融化心中的寒冷,讓人對苦難釋懷;愛為我們照亮著前進的方向,她毫無保留地讓我們走進了一片洋溢著希望與關(guān)愛的世外桃源。愛代表著一種精神的自由、一種美好、一種境界、一種充滿智慧的價值取向、一種深邃、一種淵博……如此之“愛”,如此“大善”,怎能忍受半點“惡”的褻瀆!品西方文人之作品,瞭望西方的美學領(lǐng)域,我不得不說,那片情感的土地過于狹隘,那不是愛,僅是為滿足一己私欲。這也許就是中西方價值觀上的不同,西方更傾向于希望能夠征服世界,為天地立法,成為現(xiàn)實中的巨人。而中國,則更關(guān)注人和生命的境界、追求人格上的巨人。中國人的生命比西方人更高尚,或者說,中國人所崇尚的境界更有生的價值。
孔子的“仁者愛人”,“仁是最高的德”,君子的處事、修養(yǎng)、取舍、心態(tài)、信節(jié)、志向;老子的“道之德”,“道通過德生萬物”,“德以道為本”,“道即是最高的德”;孟子的注重和諧,“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失民則失天下”,“人固有善端,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這一切都生動而深刻地表述著中國以善為高的價值觀。一個真正的偉人,不僅僅需要知識的豐富,更應該有著偉大的人格魅力,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進行自己人格的修為,提升自己的人文修養(yǎng)。
人的本質(zhì)屬性是社會屬性,而隨著社會發(fā)展,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沉重的壓力讓人變得冷漠,慢慢的,我們忽略了人心。生存層面,人類處在一定社會關(guān)系中相互依賴,而精神上,更多看到的是一個個“自我”,一旦心里滿是“我”的身影,則再也裝不下“他、她、它”。如果我們能夠放下“自我”打開心扉,每個人心中都燃起一盞明燈,種一輪太陽,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關(guān)愛,多一些幫助,微笑友善的去面對哪怕我們陌生的人,讓這個世界永遠沒有冰冷,永遠溫暖如春,我們才是真正意義上以社會屬性為本質(zhì)屬性的人類,才是同在一個藍天下的伙伴。世俗物欲時刻在侵蝕著人的本性,我們在適應這個復雜社會的同時,心靈深處的生命釋放不該為此而迷失,至少,我們還會為心底那份真摯的秉性而會心微笑。
對于惡,沒有人不厭惡,它像是人生的悲劇,給我們帶來磨難與痛苦??晌覀冇植坏貌幻媾R“悲劇性,是人類藝術(shù)中最美的境界”的尷尬。喜劇讓人一笑置之,而悲劇,卻能從有限的個人情感窺見那浩瀚無限的最真實的人性宇宙。悲劇,就如同我們?nèi)松泻谏摹暗诙愄焓埂?。所以,當我們?jīng)歷磨難、遭遇痛苦或是挫敗時不必消極氣餒,人生因了坎坷滄桑才有打拼燦爛輝煌的青云之志;海水因了礁石險灘才能激起磅礴壯麗的浪花。沒有惡,何為善;沒有丑,何為美;沒有苦,何為甜;沒有代表著磨難、痛苦與邪惡的“第二類天使”的存在,我們?nèi)绾尾唤?jīng)歷苦難,就能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因此,在我們享受成功、品味幸福的時刻,更要感謝磨礪,它使我們創(chuàng)造多彩的人生;更要感謝羈絆,它讓我們以更堅強的意志與更飽滿的熱情去拼搏;更要感謝出現(xiàn)在生命中黑色的第二類天使,只有它們,才能幫助我們奏響生命的華彩。
善與惡,映照著“一枚硬幣的兩面”之真理。讓我們在這樣一個花花世界中歷練自己,穿越生命過程里時隱時現(xiàn)、時悲時歡的暗影,在人性的蒼穹中找尋明媚燦爛的星光,并以人生為曲譜,星光為音符,去譜寫屬于自己人性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