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很多大學畢業(yè)生到中學任教,并且大都擔任著班主任這一重要的職務。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加入到中學班主任隊伍中,給中學班主任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無比的生機和活力。年青人有活力,有朝氣,有干勁,血氣方剛,生機勃勃。但是年青人也容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容易沒有耐心,這些不足也都是客觀存在著的。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年青人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讓這支新興的生力軍在班主任崗位上上披荊斬棘,為教育事業(yè)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筆者從自己的實踐和探索中,整理出一些粗淺的想法,供同行批評指正。
一、踏實的工作作風,正確的思想定位
現(xiàn)在中學里都非常重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所以各個學校在班級考核上都會有一些系統(tǒng)的規(guī)章制度,這是很多年青班主任涉足教育領域所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主導力量,要建設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班主任要處理方方面面的事情,工作是非常辛苦、煩瑣的。例如,某校是一所省重點中學,學校以“五星競賽”為載體對班級進行考核,涉及班級學生的遲到早退、晨讀午休晚自修的紀律、班級衛(wèi)生、包干區(qū)衛(wèi)生、就寢紀律、自行車排放等各個方面,班主任需要對班級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著清醒的了解,所以工作量的確很大,而且工作很枯燥。在這樣的一種工作環(huán)境中,沒有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是不可能在教育陣地上獲得成功的。
踏實工作作風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實踐中鍛煉和培養(yǎng)出來的。如何培養(yǎng)?筆者認為正確的思想定位至關重要。筆者剛擔任班主任時很有干勁,工作也非常認真,但是一段時間以后,出現(xiàn)了對工作的厭煩情緒,工作積極性不高了,能偷懶就偷懶,所以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班級扣分不斷,班級管理很混亂。后來在一些老班主任的幫助下,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思想定位錯誤。
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yè),就應該無怨無悔,風雨兼程。管理班級的確很辛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不正是鍛煉自己快速成長的難得契機嗎?這是學校和家長對我的信任,自己更應該好好把握才對。能夠這樣想了,做事情時也就更加坦然,也更為釋然,多了一份踏實,少了一份浮躁,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講求方法,穩(wěn)中求變
養(yǎng)成踏實的作風是年青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但踏實并不意味著收獲。筆者在思想定位正確以后,的確能夠踏踏實實地工作,特別是在管理班級學生早自修紀律和晚上就寢紀律方面更是不辭辛勞。每天早上必定準時出現(xiàn)在教室里,每天晚上也必定準時到學生寢室管理學生就寢。但時間一長,學生掌握了我的工作規(guī)律,有些調(diào)皮的學生就耍小聰明了,跟你玩起“游戲”來。例如,有一天晚上我去查寢,發(fā)現(xiàn)學生都很“乖”,都已準時“入睡”了,我也很放心的回去了??墒堑诙煲淮笤纾野嘤袃蓚€寢室的門牌號就被掛在扣分欄中,注明的原因是“晚上10:58講話(學生會檢查結果)”。
這個事情出現(xiàn)以后,我又陷入了苦惱:難道我還不夠踏實?為何效果如此差呢?后來我仔細回顧和深入分析了前段時間的工作,得出的病因是:工作太有規(guī)律性。
隨后我改進了工作方法,在班級管理的時間安排上,不苛求“準時”,這樣反而讓學生捉摸不透,增加了學生對班主任工作的不可預測性。例如,有時早自修我特意去的很早,就能很容易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抄襲作業(yè)的情況并能及時地處理和教育;有時候晚上到了就寢時間,我不急于去檢查,而是再等半個小時以后去檢查,很容易發(fā)現(xiàn)不按時就寢甚至影響他人休息的調(diào)皮學生,并進行適當?shù)慕逃?/p>
這種不定期的檢查,效果非常好。改進工作方式以后,學生們“乖”多了。一方面他們吃不透班主任的工作時間,不知道今天班主任會不會來?什么時候來?那些搗亂的學生有一種不確定的畏懼;另一方面,我想他們更是對班主任改進工作方式的一種敬佩和肯定。我的工作效果很好,工作量反而小了,我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嘗到了甜頭以后,我的工作熱情更高了,每天都是樂滋滋的。
三、注重原則,但也應有“人情味”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必須壓得住學生,才能將其職能發(fā)揮得更好。這一點對缺乏工作經(jīng)驗的年青班主任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尤其對部分女班主任來說,挑戰(zhàn)性更大。那么年青班主任怎樣才能壓得住學生呢?筆者認為制定嚴格的班級規(guī)章,按班級規(guī)章辦事,講求原則,至關重要。
例如,筆者在接手一個新班時,一定會在學生報到的第一天就將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跟學生講清楚,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在隨后的班級日常管理中,只要有學生違反了校紀班規(guī),碰到“高壓線”,無論是學生干部、成績優(yōu)異者還是后進生,都會依照規(guī)定勒令向班級同學作深刻的反思和受到相應的“處罰”(為班級或同學做好事)。處理班級事務一律對事不對人,從不戴有色眼鏡,這種講求原則的處事方式,會營造一種班級公平,才能贏得同學們的尊重和理解。
當然,班主任嚴格按照原則來處理班級事務,效果也并非都是很好的,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xiàn)一些緊張、不和諧的音符。例如某同學早上遲到導致班級被扣分,班主任按照班規(guī)對她進行了一定的“處罰”。但是事后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有點悶悶不樂。后來了解到這個學生的遲到是有原因的,她是對班主任的“處罰”決定有意見的。所以筆者認為,講求原則處理班級事務以后,年青班主任必須要去做一個“后綴”工作,即要去適當?shù)亍皳崦币幌聦W生的心靈。
班主任可以在事后找一個合適的時間,主動跟學生進行一次交談,并且這種交談要盡可能是平等的或“交心式”的。筆者曾經(jīng)進行過多次這種類型的談話,覺得以下幾種談話模式效果比較好。
模式A:“發(fā)現(xiàn)你違紀了,當時我真的很生氣,很傷心……”通過班主任講述在發(fā)現(xiàn)學生違紀以后的真實心情和感受,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誠和坦誠,師生的交談就容易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可以緩解因“處罰”而導致的對立情緒,使師生關系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模式B:“你平時表現(xiàn)都很好,這一次竟然遲到了(或其它),也許你有你的苦衷和原因吧,可以跟老師講講嗎?”通過班主任真切的問詢,表明班主任還是信任他的,愿意傾聽他的委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傾訴的平臺。
模式C:“你講的理由我能理解,但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你是我,你會怎樣處理這樣的違紀事件呢?”表明班主任從個人情感上是理解學生的,然后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讓學生理解班主任不好當,就能尊重班主任的“處罰”決定,學生的不滿和對立情緒就容易被疏導掉。
所以,對于年青班主任來說,嚴格管理班級是必要的,但是具有“人情味”的談話更是必不可少的,它會使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處理得更好,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你、支持你、擁護你。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年青班主任在與學生共同創(chuàng)建優(yōu)秀班集體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利用年青的優(yōu)勢,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年青班主任跟學生年齡差距小,在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等很多方面都跟學生有共同語言,沒有明顯的代溝。這種特有的優(yōu)勢能拉近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更易提高學生對班主任的認同感和信任度。
在平時的教育管理中,有一個原則經(jīng)常在發(fā)生作用,這個原則被心理學家稱為“關系甚于教育”原則。如果一個老師跟學生的關系很好,那么學生就會信任老師,會聽老師的話,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也會很順利;相反,如果師生之間關系不和諧,老師善意的教誨所發(fā)揮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效果會很不理想。
所以筆者認為,年青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應該要和每一個學生處理好關系,既做學生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益友。有了這種良好的關系,學生就會“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會讓年青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順利,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班主任是一份工作,我們應該認真去做,認真做能夠能把事情做對。班主任也是一份事業(yè),我們應該用心去做,用心做事還能夠把事情做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班主任工作還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我們更應揣摩藝術,探索科學,勇攀不息。對于年青的班主任來說,更應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積累,在實踐中不斷成長,最終在教育舞臺上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