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細雨過后的紅河沿岸刮起了縷縷春風,訴不盡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深情,道不盡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4月1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成空航空兵某場站把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延伸到了蒙自烈士陵園,組織官兵掃墓,緬懷先烈。
蒙自烈士陵園位于云南省蒙自縣城南5公里處的紅寨境內,1979年修建。整座陵園占地80余畝。蒼松翠柏環(huán)繞周圍,使得蒙自烈士陵園顯得宏偉莊嚴。在陵園的正面聳立著一座紀念塔,塔身正面鑄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旁白是“英雄業(yè)績永在,先烈浩氣長存!”它向人們昭示著英烈們的豐功偉績。陵園前后總共安葬了自1921年以來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守土為國作戰(zhàn)中犧牲的503名烈士。這些烈士來自云南、貴州,四川、河南等全國24個省市,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澆灌出了紅河邊的這片紅土地。
車子走了大約20分鐘,到了蒙自烈士陵園。官兵們下車后迅速排好整齊的隊伍,每個人在胸前系上一朵白花,手上拿著一朵黃菊。舉著花圈列隊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著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一棵棵石榴樹上開滿潔白的小花,象征著烈士們那潔白無瑕的高尚品德。在莊嚴肅穆的烈士墓碑前,官兵邁著沉重的步伐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脫帽默哀致敬,表達了對先烈們的深深敬意和緬懷之情。之后,官兵鄭重宣誓,重溫黨的誓詞。
在吊唁大廳四周的墻上,鐫刻著犧牲革命先烈的英名。官兵們在刻有烈士姓名的墻前駐足凝視,仿佛置身于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年代,感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里只是有名字記載的英雄姓名,而很多戰(zhàn)士至今也無法考證他們的姓名。“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通信連指導員墻帥平在參觀時最深的感受。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銹蝕的實物,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近代革命史,也讓官兵們認識了一個個為了祖國而戰(zhàn)的英烈們。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雪松、龍柏掩映下的墓地,一排排烈士墓碑整齊排列。每座墓碑的碑文上方都鑲砌了一顆見棱見角的紅色五角星。在陽光的照射下,遠遠望去,一座座墓碑就像一個個身穿戎裝整裝待發(fā)的戰(zhàn)士,在這里集合待命?!皶r代沒有選擇讓我們像烈士們那樣轟轟烈烈的為祖國就義,但我們有一顆同他們一樣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心?!惫俦鴤儑沂康哪沟剞D了一圈又一圈后,四期士官趙錕如是說。官兵們在墓前排隊默哀致敬,合影后方依依而歸。近兩個小時的教育結束了,然而,先烈們的英雄故事卻在官兵心中默默傳遞著。
責任編輯 羅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