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夏天,蓮蓮的故鄉(xiāng)都會有美麗的蓮花開放,那些荷塘分布在碧綠的稻田中間,用來蓄水,以備灌溉,也種蓮藕增加一份收入。
當荷梗一天天長高,漸漸撐開傘狀的葉子之后,大人們就很少去荷塘了,荷塘成了孩子的天下。從岸邊有通向荷塘的木板,用木樁結(jié)結(jié)實實地頂著,蓮蓮記得,那時每天午飯過后,她都會和驚蟄一起去荷塘玩。
陽光透過荷葉,把空氣染成淡淡的綠色,荷葉像綠色的帳篷,把炎熱擋在外面,蓮蓮常常坐在木板上,看驚蟄和男孩子們在荷塘里摘蓮蓬。驚蟄常常把蓮蓬齊蒂摘下,插在一根長長的帶蓮蓬的蓮梗上,插滿一支就遞給蓮蓮。然后和蓮蓮一起把蓮蓬剝出來,去掉嫩綠的蓮衣,吃里面香甜的蓮子。
腳泡在涼爽的水里,常常有冒失的小魚撞在上面,荷葉在頭頂織成一片綠色的天空,偶爾會有白云像調(diào)皮的羊羔一樣,從荷葉的縫隙里鉆進來。每次還沒等蓮子吃完,驚蟄就會迫不及待地跳進水里,掐一枝長長的蓮梗作武器,摘幾片荷葉做戰(zhàn)甲,和男孩子們打水仗。水花飛濺,總是驚得女孩子們四處逃散,蓮蓮從不逃開,任憑清涼的池水沖走一路跑來所流下的汗水。這樣的游戲常??梢詮奈绾笠恢蓖娴近S昏,驚蟄總是戰(zhàn)斗最后的勝利者。
在驚蟄他們?nèi)鰵g的時候,蓮蓮總是把剩下的蓮子都剝出來捧在手里,趁驚蟄玩累的時候塞進他嘴里。蓮子吃完了,蓮蓮就趴在木板上,把巴在木板上懶懶的大螺螄摳下來,包在荷葉里讓驚蟄帶回家。蓮蓮永遠不會忘記驚蟄奶奶炒的美味的螺螄肉,她也常常想起驚蟄抱著沉甸甸的螺螄和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曾認真地對她說:“我將來要去參軍,當將軍,指揮千軍萬馬打仗!”
夕陽把他黝黑的臉染得金黃,看上去神采奕奕,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年少時候擁有的許許多多幼稚而遠大的夢想。隨著時光的飛逝和年齡的增長慢慢被他們遺忘或放棄,那個時候的蓮蓬和驚蟄都沒有想過,這些夢想終會化作泡影。
2
村里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老人的稱呼要在姓后面加一個“家”字,比如說“葉家爺爺”“陳家爺爺”,而蓮蓮的爺爺在村中很有威望,又排行老三,所以村里人無論年齡大小都管他叫三爺。
村里的爺爺大都很和藹,而驚蟄的爺爺又是其中頂疼小孩的。葉家爺爺年輕的時候在廠里做事被機器吃掉了一條胳膊,后來回了家,用另一條胳膊墾出了一家人的生活。近來年紀大了,干不動農(nóng)活,于是改為每天早上拖著兩大籃子菜去集市上賣,以此貼補家用。
葉家爺爺在自行車前面的橫杠上用木條釘了個很結(jié)實的雙人座,包上了布條,還在座椅上鋪了棉墊,不用說,那是驚蟄和蓮蓮的專座。每天早上。葉家爺爺都會用車把他們馱到集市上去,帶他們過早,給他們買好吃的,然后讓他們?nèi)ヒ贿呁?,自己在喧鬧的集市里賣菜,菜賣完了再把兩個小家伙馱回家。
夏天的清晨,天邊還染著紫紅的早霞,葉家爺爺就馱上兩大籃子蔬菜帶上兩個小家伙上路了。晚睡的蟲子和青蛙吱吱呱呱地叫,葉家爺爺?shù)睦哮P凰車也吱吱嘎嘎地唱,蓮蓮和驚蟄兩個小豬還在車上打瞌睡。太陽一點點升起來了,把葉家爺爺臉上的汗珠照得晶晶亮,驚蟄拿爺爺脖子上掛著的毛巾給他擦汗,爺爺笑著說:“要上坡了,坐穩(wěn)了啊!”
鄉(xiāng)下的路,坡子都很陡,葉家爺爺常常要翹著屁股才騎得上去,車子一沖一沖的,爺爺?shù)拿頀叩襟@蟄的頭上去了,驚蟄伸手去撥,蓮蓮則探身去撈葉家爺爺空空的袖管,葉家爺爺總是喘著粗氣喊:“蓮蓮別鬧呵!仔細摔下去了!”如果蓮蓮不聽,驚蟄就會把蓮蓮鉗回來,眼睛瞪得比牛還兇,“你再胡鬧我就把你推下去了啊!”蓮蓬不屑地撇撇嘴,話是這么說的,可沒哪次是真的把她推下去的。
集市的旁邊也有荷塘,只是驚蟄和蓮蓮從不去那里,那兒的荷塘里總是漂浮著垃圾,荷葉長得像營養(yǎng)不良的小孩臉龐,綠色斑斑駁駁的,荷葉的邊緣總是枯的,蓮子也不好吃。他們總是到荷塘旁邊的魚攤?cè)?,撿些被魚販們丟棄的死鱔魚和死青蛙。以備下午釣蝦。
以前驚蟄也和其他的男孩子一樣,在田間抓活的青蛙,把它們摔死再剝皮釣蝦,可這是一種很殘忍的做法,青蛙們會被用力地往地上摔很多次,滾得渾身都是塵土,摔死之后再拿到池塘里洗干凈。剝掉皮系在繩子上。蓮蓮常??匆姏]有被摔死的青蛙在地上痛苦地爬行,企圖逃走,但是每一次都會被無情地抓回來再次扔向地面,有些孩子還會把活的青蛙浸在水里,生生地剝掉它的皮。蓮蓮見不得這種事,所以驚蟄也從不這樣做。
撿夠了蝦餌,驚蟄就會帶著她滿集市轉(zhuǎn)悠,在大人們腿間鉆來鉆去,偶爾也會幫爺爺收收錢,裝裝袋。
3
采蓮子和釣蝦是夏天里蓮蓮最喜歡做的事。蓮子采得多了可以拿去賣,又大又干凈的蝦子行情也很好。
釣蝦驚蟄不會邀幫拉伙的,每次他都只帶蓮蓮一個人去,抱上五六根釣竿,拎上早晨撿的蝦餌,帶上網(wǎng)子和桶,他們就出發(fā)了。
蓮蓬很佩服驚蟄,他總是知道哪個塘里的蝦子多,哪個塘里蝦子大,三天兩頭換位子,等別人再來這兒釣蝦的時候,塘里算得上數(shù)的蝦子已經(jīng)全讓驚蟄搜羅走了,每每氣得萬洋跺腳。萬洋是個大胖墩,一跺腳,渾身的橫肉都跟著打顫,樂得驚蟄和蓮蓮直不起腰。
綁好了蝦餌,擺好了釣竿,就沒蓮蓮什么事了。論起釣蝦,蓮蓮簡直就是個白癡,任驚蟄教了多少次都學不會,老是讓上鉤的蝦子跑了,氣得驚蟄恨不得把這個一臉無辜的丫頭踹進塘里喂魚。沒了任務(wù),蓮蓮也樂得輕松,一會兒吃蓮子,一會兒采花,再不然就閑閑地坐在陰涼的荷塘邊上看驚蟄一個人忙來忙去,有意無意地問一聲:“要不要我?guī)兔Π?”驚蟄釣起一雙大龍蝦,急急地往桶里抖,道:“算了吧!姑奶奶,你不給我添亂我就阿彌陀佛了。”
蓮蓬撇撇嘴,伸手去逗桶里的大龍蝦,驚蟄正換著蝦餌,猛聽得一聲驚叫,趕緊跑過去,大龍蝦把蓮蓮的手指給夾住了,驚蟄趕忙把蓮蓮和鐵鉗將軍分開,又急急地揪了片荷葉去井里盛水來給她洗手,等一切消停了,驚蟄就不住地拿眼睛斜她,“我這兒蝦餌還多著呢!你何苦拿你的肉去喂它!”蓮蓬抽噎著,“我怎么知道它會夾我啊!”驚蟄兩眼一瞪,“送上門的肉它不吃啊!這么笨!看你以后讀書怎么辦!”蓮蓮不服氣,“你怎么知道我笨?指不定我讀書比你還行呢!”“嗬!好啊。我等著那一天!”
天一點點地暗了下來,遠處土房上的青煙把太陽給熏熟了,雞蛋黃兒似的坐在山彎彎里,每到這時候,驚蟄桶里的蝦子也裝滿了,大鐵鉗劃著桶壁抗議著要回家。青黑的山彎彎三口兩口就把太陽吃去了一半,各家的娘開始喚孩子回家吃飯了,村子里雞鳴狗叫一片熱鬧,驚蟄拎了桶,讓蓮蓬抱了釣竿,兩個小家伙拖著長長的影子回家了。
晚飯時候,葉家奶奶會把驚蟄釣的稍小一點的蝦撿出來,洗凈剝好了和著螺螄肉一起炒給他們吃,蓮蓮總是撿大的挑,驚蟄在吃的方面從不跟她計較,任蓮蓬把碗里頭堆得跟山似的。
蓮蓮簡直就是個野孩子,一天到晚不著家,蓮蓮媽媽也習慣了,只當是養(yǎng)雞,早上把她放出去,晚上她自己吃飽了喝足了敞著家門會回來,有人欺負她,驚蟄會替她出頭,自己也省了份心,一天到晚自顧自在田里忙活。有時蓮蓮甚至不回家睡,跟媽媽招呼一聲就去跟驚蟄擠一床了。
4
驚蟄釣的蝦子第二天會被葉家爺爺馱到集市上去,和菜一起賣掉,賣的錢總是一分不少地給驚蟄,雖然蓮蓮沒幫什么忙,但驚蟄也總是分一半的
錢給她,然后帶著她滿集市逛,讓她買一些想
要的東西。
蓮蓮是個路癡,在喧鬧的茶市場轉(zhuǎn)個圈就忘了哪兒是哪兒了,驚蟄總是緊緊地攥著她的手,在褲腿和籃子之間擠過來擠過去,偶爾一兩次把蓮蓮弄丟了,蓮蓮就在集市里放開嗓子大哭,驚蟄循著哭聲跑過來,拉過蓮蓮就走。等她不哭了,驚蟄就拿眼睛斜她,“跳蚤大的地方也能迷路!看你以后出門怎么辦!”
以后怎么辦,這真是蓮蓮沒有想過的問題。
不過,她倒是得想想眼前的事情,比如說,上學。
游玩打鬧,蓮蓮樣樣不如驚蟄,但真正到了學校,蓮蓮就高他一頭了。
也不知道驚蟄是怎么回事,平舌翹舌總是分不清,數(shù)學除了算賬以外都學不好,如果把應用題的條件都換成蘿卜白菜,他又立馬都懂了,弄得蓮蓬哭笑不得。
讀了幾年書,蓮蓮認識的字越來越多,興趣逐漸由打鬧轉(zhuǎn)為看書。
蓮蓮和驚蟄就讀的小學每個年級都只有一個班,蓮蓮和驚蟄又是同桌,所以他們上學放學總是同行,蓮蓮和班上那些小氣巴巴的女生玩不來,驚蟄又不愿與萬洋之輩同流,于是他們倆就總是粘在一起。課間和路上的時間變成了蓮蓮的故事會,驚蟄也樂得聽。尤其是《三國演義》《封神榜》之類打仗的故事,縱然蓮蓬讀得囫圇吞棗,他也忍不住一再問:“然后呢?然后呢?”那個時候電視機不普遍,小孩子們聽到的故事大多都是老人們嘴里的鬼怪故事,越聽越叫人害怕,因此驚蟄晚上也喜歡和蓮蓮一起躺在涼爽的竹床上或偎在暖烘烘的被子里聽她念《白雪公主》。
日子像流水一般輕松溫婉地從身邊滑過,但也不是每天都那么快樂,比如說驚蟄的成績,就是他們倆苦惱的問題。
村子里的孩子們雖然都會去上學,但是很少有人真的讀出來,成績不好的孩子小學沒畢業(yè)就會輟學回家?guī)兔ΨN田,驚蟄這樣的成績,用不了兩年就會被家人退學的,蓮蓮幫他補課,驚蟄還不識好歹,一副想學不想學的樣子,蓮蓮只得威脅加利誘:“驚蟄你學一點嘛!你看看你現(xiàn)在是什么成績,人家現(xiàn)在的將軍都是開飛機,指揮大炮的,你不讀書以后開得動嗎?你學一點嘛!你把這篇課文背完了我給你講《三十六計》好不?”
就這么撐著,驚蟄好歹還在學校里頭,后來驚蟄爸爸給他弄了輛舊自行車,葉家爺爺給他鼓搗了個邊簍,每到放假,驚蟄就會騎上那輛自行車,馱上滿滿一籃子菜,載上蓮蓮,很拉風地飛馳在坑坑洼洼的鄉(xiāng)間土路上,每每驚得葉家爺爺大喊:“騎慢一點,騎慢一點!仔細摔著了!你這飛天!”
到了集市,驚蟄依舊帶著蓮蓮到處轉(zhuǎn)悠,自從蓮蓮在集市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書攤,她以前的大部分的儲蓄和驚蟄現(xiàn)在分給她的錢就都流到了那里,偶爾蓮蓮的錢不夠了,驚蟄就會很英雄地從舊錢夾里拎出票子來,替蓮蓮把那摞書搬回去。買了多少書,他心里是沒數(shù)的,因此,當他看見蓮蓮家滿滿一架子堆得全是書的時候,表情很怵,“全是咱們買的?”“哎。”“你全看了?”“哎?!薄叭o我講了?”“哎?!薄澳棠贪?”
5
“飛天”是村子里大人們對調(diào)皮孩子的諱稱。驚蟄其實在村里算老實的了,村里最“飛”的男孩是萬洋。
因為蓮蓮總是笑話他,萬洋就經(jīng)常找她的麻煩。有一次,萬洋把蓮蓮攔在上學的路上。驚蟄見他有打人之勢,就把蓮蓮攔在身后。這幾年,驚蟄的個頭躥得飛快,騎自行車都不用踮著腳,那萬洋呢,雖然個子見長,但橫向發(fā)展也沒少,“小子,你起開!”驚蟄兩眼一瞇,“你這么大個兒蹲在這兒,讓我是從天上飛,還是從地上鉆啊?”萬洋兩眼一瞪,提起虎拳就沖了過來,驚蟄伸腿一勾,把他絆進了田埂邊的稻田里,然后拽起蓮蓮,推開萬洋的幾個小嘍啰就跑,邊跑邊笑:“被萬洋那石頭壓了,那塊稻子算完了!看程叔這回怎么收拾他!”
不過,事情到了下午才到高潮。萬洋媽媽拎著萬洋到了驚蟄家門口,巴掌把驚蟄家的空鐵桶拍得山響:“大家快來看看,快來看看!驚蟄這飛天,居然把我們家萬洋推到田里去了,瞧瞧部把他摔成什么樣了!哎喲!虧得那是田呦!要是個水塘,還不把他淹死嘍……”蓮蓬把嘴一斜,向驚蟄道:“就他那身段,小小一個池塘淹得死他?把他扔進洪湖里,滿湖的水都能跳出來!說話也太不著譜了!”驚蟄強忍住笑,捅捅她讓她閉嘴,萬洋媽媽還在叫囂:“大家快評評,快評評!這還有理沒理了?就會欺負我們家萬洋老實!”蓮蓮“撲哧”笑了出來,“你們家萬洋攔我們上學在先的,這還怪我們不講理!”“小丫頭你一邊兒去!要不是看著三爺?shù)拿孀樱以绺闼阗~了!”“算賬?呵,村里要找你們家萬洋算賬的人好少啊!王奶奶的鞋是誰給扔進糞塘的?牛家爺爺?shù)募t薯是讓誰刨的?李叔叔的板車是被誰拔的氣芯……”蓮蓮這話一出,四親八鄰把萬洋媽媽圍了個水泄不通,村里人不介意孩子們調(diào)皮,但害人是不能輕饒的,葉家爺爺見勢扯了一嗓子:“飛天,叫你去放牛,杵這兒干什么?”驚蟄聽得這話。拉著蓮蓮飛一般的跑了。
牛在抽水站的坡下面吃草,驚蟄和蓮蓮并排躺在坡腰上,“丫頭,你行啊!”蓮蓮笑笑,遠處的太陽把天染得一片都是紅的,稻田里的稻子已經(jīng)金黃了,黃燦燦的一溜跟著風伯伯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了!
稻子被大人們用鐮刀放倒,拿稻稈編的草繩捆了回來,又被打谷機仔仔細細地嚼了一遍,這才松松軟軟地躺在了油布上享受“溫暖”的陽光,村里的孩子們這時候就都不出門了,一個個乖乖地坐在自家稻場邊看著谷子,以免雞鳥來啄。連萬洋都百無聊賴地蹲在了門口,萬洋媽媽的手掌雖然肉實,但打在屁股上也不是好玩的。
蓮蓮家伯伯嬸嬸孩子多,用不著她來看谷子,所以她常常在午后溜過熱辣的空氣躥進驚蟄家,和驚蟄一起揮舞著長長的竹竿,趕走貪嘴的鳥兒。
陽光擁抱著金黃的谷子,它們快樂得發(fā)光,刺得蓮蓮和驚蟄睜不開眼睛,每到這時,蓮蓮就會瞇著眼似夢似醒地給驚蟄講皮皮魯和魯西西,講格林童話。太陽越跑越西,鳥雀也熱得逃回了家,穿堂的風帶來谷子金黃的香味,兩個小家伙常常在這個時候跌進了睡仙的壇子里,在蟬聲聒噪的午后夢見了一個又一個豐收的夏天……
葉家爺爺常??匆妰蓚€小腦殼挨在一起,窩在竹床上睡得香甜,他從不叫醒他們,只是扯一塊被單搭在兩個平塌塌的肚子上。
悠長悠長的蟬曲唱到了后半段,金黃的谷子都滿滿地擠進了蛇皮袋里,農(nóng)人家的屋子里漫溢著豐收的甜香。荷塘的荷葉曬了一季,從嫩綠變成了蔥綠。塘里的水已被抽干了,黑乎乎的大螺螄躺在軟綿綿的塘泥中,細小的魚兒聚在低洼處,不停地擠來撞去,在水面漾起細細的波紋。
白胖胖的蓮藕已經(jīng)在泥被里長成了,只等著一雙黝黑的手把它拉出來。農(nóng)人家的日子,每年都是這樣。
6
荷塘里的水滿了又淺,一季又一季的蓮花在蓮蓬和驚蟄未曾注意的時候零落了。蓮蓮和驚蟄像是荷塘里的小魚兒,不著天不接地地快活自在地游來躥去,偶爾冒失撞到了荷梗上,也只是小小的插曲,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總有一天會有人把塘埂挖開,把池水和水里的生靈一起分流出去。
小考試結(jié)束之后的一天,蓮蓮從驚蟄家溜回家,發(fā)現(xiàn)堂屋里坐了一大堆人,她沒有在意,后來才知道,那天來的二外公把蓮蓮轉(zhuǎn)到城區(qū)的幸福路中學去了。她只顧著和驚蟄玩,無意間錯過了反對的最后機會。
蓮蓮的爸爸媽媽已經(jīng)在漢口找好了工作,把蓮蓮寄養(yǎng)在嬸嬸家。蓮蓮鬧了幾次,都沒有用,只好乖乖地收拾東西。臨行前,蓮蓮望了望那好幾架書,狠了狠心,反正以后每個星期都能回來,不必帶上了。
裝車的時候,驚蟄把頭鉆進半開的車窗里,“你到那邊給我打電話啊!喏,小賣部的電話號碼可抄好了,別弄丟了,到那邊可別睡懶覺,再遲到不能扯是掉溝里啦!”蓮蓮聽到這話,作勢要打,驚蟄趕緊將頭拔了出去,閃進一只手來,蓮蓮揮手,只撈著了一個塑料袋,里頭都是新摘的蓮子,青皮的腦袋,一個個擠在一起,“路上吃啊!”驚蟄作了一個聽電話的手勢,“記得給我打電話!”夏天路燥,一路煙塵淹沒了他的身影。
時近九月,荷塘里蓮花正盛,一朵朵迎風眺望,雍容華貴,卻也是即將凋零的季節(jié)了。
蓮蓮在幸福路的生活并不幸福,她的班主任上一屆省重點錄取人數(shù)破了校紀錄,全區(qū)的學生擠破了腦袋要進那個班,插一個進來擠一個出去,最后班上愣是一個原班學生也沒有了,人數(shù)比最少的那個班多了近二十個,還有七八個學生在鄰班蹲著,準備隨時有空就插進來。
當然,蓮蓮知道這些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她們班被戲稱為“貴族班”,因為班上學生不是富家公子就是局長千金,班紀亂得很,幸虧班主任手腕不一般,歪的扭的都給掰正了,三年下來拿到了好成績不說,班上也沒有起什么風浪。
班上許多學生四五歲就開始學英語了,蓮蓮完全跟不上,前半學期她還能每個星期回去,期中亮了一門紅燈后,每個周末她都要去補英語了。
“蓮蓮,好吃不?”“嗯!唔……好吃,好吃!”期末剛考完,成績還沒出來,知道英語肯定又不行,所以蓮蓮趕緊趁爸媽沒拎她去補課溜回了老家。“好吃就多吃點,瞧你瘦的!驚蟄躥得老快了,也不見你拔個兒?!比~家奶奶笑盈盈地夾了塊魚給他,驚蟄一聽這話就笑了,摸了摸蓮蓮的頭,以前都是蓮蓮這丫頭充大姐,到處惹事生非讓驚蟄給她收爛尾,現(xiàn)在可好了。
蓮蓮挖了他一眼,桌下一腳踹過去,劈筷奪了他夾的臘腸就塞進嘴里。驚蟄苦笑一下,他自小就不與蓮蓮爭食,這臘腸本來就是夾給她的,見她生氣,他只得又舀了一匙青豆給她,蓮蓮不說話,悶頭把青豆吃了。驚蟄見她有意和解,又沒話找話說:“造的什么孽呦!你瞧你像逃荒似的,我門門亮紅燈也沒人抓我去補課!”葉家爺爺一邊把那盤臘腸移到蓮蓮面前,一邊用筷頭不輕不重地在驚蟄頭上敲了一記,“光榮哈?你還好意思說,以后就得指望你去當兵了!”“當兵好啊,我就想當兵呢!”
蓮蓮回鄉(xiāng)總是宿在驚蟄家,因為父母離家后,家里已經(jīng)空了。葉家爺爺和葉家奶奶總是很高興,像自己孫兒回來了一樣招待她,這常常讓蓮蓮想起那個斤斤計較的嬸嬸,她甚至故意拖著電話費不交,以免蓮蓮打電話。
再回去已經(jīng)是暑假了,驚蟄見蓮蓮回來,也沒多話,推了自行車就載她跟葉家爺爺上集市了。集市里熱鬧得很,驚蟄幫爺爺賣了會兒菜,見人群漸漸松動了,便拉著蓮蓬擠到舊書攤邊,攤主見是老客也就不緊著招呼他們。驚蟄在書堆里頭揀了揀,拎出一本《海水正藍》,“要不要?”蓮蓮看了看,搖搖頭,挑了一本英語語法書。
幸福路中學旁邊有一大排書店,她的同學在書店里買書本文具都不付錢,而是直接記賬,滿了一兩百元再拉父母來付錢。他們買的許多東西都沒有派上用場,但他們毫不在意,一個學期他們可以在一個書店里花掉一千多元錢,那是蓮蓮想都不敢想的事。
他們不會體味到蓮蓮和驚蟄積攢幾個下午的勞動換到書時的歡欣,他們的錢都是從父母口袋里輕輕松松抽出來的。來得太容易,所以不懂得珍惜。
蓮蓮怔怔地望著集市邊上的那塘蓮花,這么想著,便失了神。驚蟄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那荷塘里的荷葉依舊是小時候的模樣,翠色不佳,可他總覺得有什么變了,他悶悶地付了錢,若是原來的蓮蓮,別說買,就是看見英文書也要撕個干干凈凈的。
回程的時候驚蟄繞了彎,把蓮蓮帶到荷塘去了。時值七月,荷塘里荷香四溢。蓮蓬在木橋的盡頭坐著,這里已經(jīng)是荷塘中心了,頭頂上是團荷結(jié)成的綠頂,陽光溜進荷影里也變得和月光一樣涼爽了,腳丫子里劃過細軟清涼的水,透明一樣的魚兒徘徊在光影里,蓮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才是我熱愛的世界。
驚蟄看蓮蓮又發(fā)呆呢,一時半會兒回不去,就到附近的瓜田里摸了個瓜來,下到荷塘里抓了把雜草就著洗凈了。蓮蓮泡在水里的腳粉粉嫩嫩的,不像小時候那樣又黑又臟了。他顛了顛瓜,使壞一腳把那西瓜蹬過去了,西瓜從荷梗間穿過,一路游到蓮蓮腳邊,蓮蓮趕緊把它撈了起來,“丫丫,別呆著了,仔細栽進水里去!”驚蟄說著擼了擼褲子,“你先吃著,我掰幾個蓮蓬來?!鄙徤徝蛄嗣蜃齑?,驚蟄這么叫分明是欺負她,可又不能為這點小事情發(fā)脾氣,“刀子都沒有,怎么吃啊?”“砸開了用手抓唄!你還打算讓我用銀勺子喂啊?”驚蟄白了她一眼。
吃完了瓜,蓮蓮依舊沒有要走的意思,斜在木板邊上搓洗著裙子上的殘漬。淡綠色的裙子裹著她細瘦的身軀,看起來玲瓏小巧,她皮膚白凈,四肢細長,就是太瘦了,似乎比冬天回來時更瘦了。驚蟄串著蓮蓬,有些擔憂地問:“蓮蓮,在那邊過得不好嗎?瘦成這樣,你別是減肥吧?再瘦就飛得起了!”蓮蓮苦笑了一下,“我倒真想飛得遠遠的,天天熬油點燈不說,學校放假是補課加作業(yè),補習老師那兒又
是考試加作業(yè),怎么趕都做不完,我都有些怕放假了!成績也沒提高,老師見我就沒好臉色,真不知道苦成這樣是為什么?!斌@蟄埋了埋頭,“實在不行就回來吧!沒關(guān)系的,有我們呢!”蓮蓬慘淡地搖了搖頭,“回不來的……”
田野上起了風,天空灰蒙蒙的,雷聲在烏云里滾動著,荷葉一片片翻過來,像是綠色的海浪拍打在了沙灘上,濺起白綠色的浪花。夏天的雨,總是來得迅速而兇猛,蓮蓮記得,有一次她和驚蟄在荷塘里玩的時候遭遇了雷雨,他們倆不想回去幫忙搶收曬著的谷子,于是呆在荷塘里,那場雨下得很急,驚蟄怕她生病,趕緊拿荷葉遮著她,顧了這頭漏那頭,結(jié)果旁邊的一株荷葉撐不住水歪了下來,把半杯的水都潑了出去,淋了驚蟄個滿頭濕。車子里面很暗,蓮蓮記得,那天就是這樣,她被蒙在荷葉里,什么也看不見,只聽見荷塘里不斷傳來荷葉倒水的聲音,田野里的青蛙嚇得呱呱亂叫,那場雨停后,天邊有很美的彩虹。
驚蟄的身影被天色染灰了,越來越模糊,蓮蓮長嘆一口氣,下一次回來,又不知是什么時候了……
7
七月,中考剛完,蓮蓮乘著車和父母一起回村,車窗兩邊急急地掠過熟悉的綠,星羅棋布的荷塘里,荷葉已經(jīng)綻開了一片。
最初,那些荷葉只是淤泥吐出的一個個泡泡,在水面上裂開,透出一股股綠煙,然后綠煙慢慢地擴散,慢慢地變濃,最終在水面開成一朵朵蔥綠的傘。
進了老家門,蓮蓮只晃了一下就去了驚蟄家。驚蟄家的房子也已經(jīng)改建成了兩層的水泥房,房前鋪了平整的水泥地,水泥地上曬著新收的稻谷,驚蟄坐在房子的陰影里,閑閑地把蓮子從蓮蓬里剝出來,稻谷折射出陽光的金黃,刺得蓮蓮瞇起眼睛,驚蟄在眼底變成一個模糊的影像。仍是濃黑而短的頭發(fā),只是皮膚不那樣黝黑了,個子高了許多,橘黃色的衣服已經(jīng)不像小時候那樣布滿污泥,手和腳也褪去了小時候的圓潤,露出修長而清晰的輪廓。
驚蟄循著漸進的腳步聲望過來,看見蓮蓮,他愣了一下,然后笑著把她讓進了屋里。
蓮蓮拖過一個小凳子,和驚蟄一起剝翠綠的蓮子。驚蟄斷斷續(xù)續(xù)地說著村里的事:哪家的老人去世了,哪家生了小孩子……
蓮蓮在交談中慢慢變得悵然,在沒有自己的日子里,村子里的人仍在沿著他們自己軌道生活,仿佛這片土地已經(jīng)遺忘了自己。沒有人知道,在遠離這片土地的日子里,在那些孤燈相伴的夜里,蓮蓮曾經(jīng)多少次思念這個村子,思念村子里的人,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
蓮蓮正悵惘著,遠遠瞇見葉家爺爺走來了。
葉家爺爺這幾年整個兒老了,大概是腿力不濟,已拄上了拐杖,右手的皮也似乎被歲月磨薄了,透出經(jīng)絡(luò)清晰的痕跡,一條條地爬在手和臂上,像攀援的虬枝。原來粗壯的胳膊也瘦得骨節(jié)突出,越發(fā)支撐不住老邁的身軀,拐杖負力的時候整個手臂都在顫抖。驚蟄忙去把爺爺迎進來,葉家爺爺似乎是剛才被陽光揉得太狠了,不住地喘氣,像一個破舊的火車頭。
葉家爺爺慢慢地緩了過來,感覺到人影,于是湊近來仔細瞅了瞅蓮蓮,拖著嗓子大聲問:“是三爺家的孫女兒嗎?”蓮蓬大聲說:“是!”葉家爺爺又費勁地瞅了瞅,問:“蓮蓮回來了嗎?”驚蟄在他身后“嗤”的一聲笑了,而他口中的蓮蓮,就站在離他鼻尖不過十厘米的地方。
驚蟄把爺爺扶進里屋向蓮蓮解釋道:“年紀大了,腦子、眼睛、耳朵都迷糊了。一天到晚跟我念叨著蓮蓮,蓮蓮真的回來了,倒又不認識了!”蓮蓮也苦笑,在爺爺記憶里的蓮蓮。是兩個沖天羊角辮,是甜甜的童音,是蹦蹦跳跳的身影,不是面前這個消瘦蒼白的女孩。
驚蟄倚在門邊,看蓮蓮把最心愛的書都裝進了箱子里。他心中略有些慌亂,接過蓮蓮手中沉重的書箱,小心地問:“以后不回來了嗎?”蓮蓮抿了抿嘴唇,沉默著把另一箱書搬上了車。
車子在新修的馬路上奔馳,夾道的荷塘在車后鏡里飛快地后退。綠色的荷葉,粉紅、潔白的蓮花變成一條條飛馳的線,那個村莊,那個立在路邊揮手的男孩,仿佛不是要奔離自己的生活。
9月1日,窗邊的太陽還很灼熱,蓮蓮靜靜地坐著,手中的雜志只象征性地翻開了一頁。整個區(qū)的初中只有20%的升學率,因此,在自己班上很難碰見同班甚至同校同學。老師還沒有來,蓮蓮塞著耳機反復地聽著周杰倫的《千里之外》。
“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猶在,你卻不回來……”聽著倒像是驚蟄在耳邊低低地吟唱,讓蓮蓮不禁想起那天驚蟄問的問題:“不回來了嗎?”那樣小心的語氣,讓蓮蓮的喉嚨梗得一陣陣地難受,于是她沒有狠下心說:“嗯!不回來了。”
生在故鄉(xiāng)的人一生可以看見很多次蓮花開,那些畫面會像年輪一樣一圈一圈地繞在心上??墒?,很少會有人看見蓮花落,因為蓮花的凋落是無聲的,它們總是在我們不經(jīng)意的時候,悄悄地離開,像落在心潭的花瓣,蕩起淡淡的漣漪,然后,那些記憶在水波里慢慢地模糊,慢慢地消逝。
最后,誰是誰的青梅,誰是誰的竹馬,都會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