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哪怕是再簡單尋常的物事,冠以“文化”點睛后,往往變得格外儒雅、韻味無窮尤其在西安這城市,“文化”兩個字的重要程度,更是非同小可
關于這種文化深厚度的觀察,我們導游的說法可算剔透:“要看五十年歷史的到深圳:看五百年歷史的去北京:要看五千年文化的來西安!”
字字鏗鏘、自信滿滿背后的支撐點,是這個歷經了十三個朝代的古都,論歷史背景,比任何一個中國城市都要有說服力,由此衍生出來的民間生活文化,自然也是穩(wěn)打穩(wěn)扎!
秦俑五號“鎧甲坑”
早前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參觀西安之寶兵馬俑時,除了可觸摸兵馬俑外,也參觀了“還未對外開放的鎧甲坑”;身為一般平民游客的我們,想不到也可參觀這個非常人能進入的絕密展館,一窺秦俑出土時的模樣。兵馬俑精讀
始皇所建的陵墓陪葬品,位于離西安市一個小時車程的臨潼縣,在三十多年前被農民打井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秦俑自贏政在位之時已開始興建,39年后帝崩即止,據(jù)說動用工匠七十萬名:以目前對外公布的發(fā)掘成果來看,兵馬俑是一個“軍部”,分有長方形步兵軍陣(一號坑)、曲尺形騎射兵陣(二號坑)、軍隊指揮中心(三號坑)和作用不明的四號坑。
五號坑是還未公開發(fā)布的
發(fā)掘出來的全都是獨立的鎧甲,比已對外開放的一、二、三號坑所發(fā)現(xiàn)的鎧甲要仔細得多,全部以鐵線將一塊塊的鐵甲片串成,而且活動幅度很靈活,和兵俑身上一并倒模造成的鎧甲大不相同,專家正推這里是軍備庫或鎧甲庫之類的裝置,目前未有定案。
絕密展館“五號坑”
明年將是兵馬俑博物館開館30周年的紀念,這里歷來接待人次超過6,000萬,訪西安、看秦俑,本是老掉牙的指定行程,但我們參加的私人導賞團,卻能到訪鮮為人知的絕密展館。正如我們的導游趙先生所說,許多游客付近百元入場費,往往只為了一睹那三干俑兵列陣的規(guī)模和氣勢,備受忽略的,其實是更多尚待出土的俑兵和文物。
這個被稱為五號坑的絕密展館,原來并不位于兵馬俑博物館的范圍,離陵園有十多分鐘車程,位置更接近秦始皇帝陵。車子駛進村莊,在一道大鐵閘前停下,導游稍稍與看門者打個招呼,他便帶我們走進一座貨柜鐵皮屋改建的房子,耳邊是狂野的狗吠聲,竄進房子,原來是個近百平米的發(fā)掘場地,兩組近30米深的泥坑用木板覆蓋,格局簡陋得使人驚訝,四周全是臨時搭建的樓梯設施和水泥,原始味道極濃。若非導游強調內里經考古專家的專業(yè)測定,真難相信眼前所見。
五號坑由發(fā)現(xiàn)至今只有十多年,但還未正式對外開放,而且發(fā)掘出來的文物也盡量以“最原始”的狀態(tài)呈現(xiàn),泥坑內所見的鎧甲還未經修復,要勞煩考古學家像拼圖般逐塊組合,復雜程度比由零開始重塑陶俑艱巨千萬倍!眼前文物完全沒有圍欄阻隔,國寶只有一手掌之距離,本想乘勢親手觸摸,但眼見守衛(wèi)從高處盯得牢牢的,為免犯禁受叱責,還是作罷……
三千年前的摩比人
判斷文物“欣賞指數(shù)”的方法有很多種,說到陪葬品的級數(shù),兵馬俑其實只是守衛(wèi)皇陵周邊的嘍噦,核心的秦皇陵偏偏至今還未正式開發(fā),要直搗“天子級”陵寢,這個漢陽陵才是西安首個對外開放的皇帝陵墓博物館,整個場館分為考古陳列館、現(xiàn)場考古展示和簡述漢景帝一生的電影放映室。小小一個博物館當然收納不了像秦俑般真實大小的文物,展品全是真實比例十分一大小的摩比人式公仔。原來陵墓主人漢景帝在位時國力尚未恢復,正處于還富于民的階段,所以其陪葬品也不特別鋪張,人馬和銅錢都像玩具般仔細。
高潮在現(xiàn)場考古展示館,我們好像化身盜墓者,由于此為地下展示館,每個坑上設有強化玻璃供游客直接于坑上邊走邊參觀。加上展館樓底超高,且裝上了極多大大玻璃,再配合昏黃的燈光,比兵馬俑有型得多了!不愧為一年多前才建成的現(xiàn)代設計。
漢景帝精讀
西漢第六任君主——漢景帝劉啟的陵墓(即漢武帝的爸爸);其勤儉治國作風備受贊賞,連同其父漢文帝,被后世合稱為文景之治,有助于創(chuàng)造漢武帝之盛世。
漢陽陵是首個開放的皇帝陵墓。
一般出土文物都是帝皇的陪葬品,挖掘出來后再放到別的地方展出。但這里卻讓游客直接走進陵墓地底的展示館,有關當局為了防止盜墓者偷取寶藏,決定換上現(xiàn)代管理規(guī)劃,開放給大眾參觀!
大話唐游
在古都要找出唐朝的歷史景點,數(shù)來數(shù)去頂多只有大小雁塔和華清池,怎說也不及獨領風騷的秦漢兩朝。唐朝貴為中國史上的太平盛世,怎可讓秦漢兩代專美?故在05年,一個“世界最大的大唐文化主題公園”建成了,占地足有一千畝,本文開首的壯觀夜景正是在此拍攝。別以為這只是咱們的志蓮凈園加強版,但凡與唐有關的,懶理你是章回小說或史書所載民間傳奇,都會在園內一一呈現(xiàn)。
一踏進園便見大班演員打鑼打鼓表演醒獅武打,以為這只是頭威,誰知越走越熱鬧,演員處處,也有小市集,把唐代的歌舞升平一一再現(xiàn)。晚上便是水幕電影的放映時間,這個水幕是全球最大、場地共寬120×20米,在老遠也能清楚看到孫悟空大戰(zhàn)蜘蛛精的情境,加上激光煙火,極盡視覺享受之娛欣賞水幕電影之時整個芙蓉園也映入眼底,直有皇上出游花同之感。
后現(xiàn)代 秦俑聯(lián)合國
西安兵馬俑處處,所說的當然不是指那二千個位立在博物館的觀賞俑,而是街上林林總總用來作裝飾品的俑人。銀行門口、酒店大堂、酒店房間擺設,統(tǒng)統(tǒng)都是俑蹤處處,而以秦俑作主題的餐廳食肆亦應運而生……
滿且皆俑
Dark Qin是一所在當?shù)厣跤忻麣獾那嗄曷蒙岬母綄倬瓢桑_業(yè)已經六年,至去年9月,三個月時間裝修后再次開業(yè),搖身變成以“秦”為主的酒吧。酒吧的入口是一道血紅的大宅門,中國味極濃。酒吧前有個室內小庭園,滿布一個個以西方藝術技巧加工的秦俑;走進酒吧,嘩,滿目均是一個個色彩多多的秦俑,而且墻上掛滿外國樂隊海報,也有許多懷舊老收音機、電器作裝飾,看上去給人極度強烈的中西合璧感。
老外披俑衣
問王老板這里的七彩秦俑由誰人操刀,他說由于這里是Hostel,很容易聚集世界各地的人,當中不乏藝術家,合適的便可免費替秦俑作衣裳,而且酒吧還有不少秦俑存貨,有興趣的不妨向王老板自薦。由于他本身也是背包客,大部份酒吧裝飾來自他旅游時親手淘回來,對每件也了如指掌。
文化大熔爐
每隔一段時間,老板便會舉辦不同主題活動、搞搞新意思,向來自各國的異鄉(xiāng)客推廣一下博大的中國文化。好像早前剛舉行過西藏之夜,酒吧內的秦俑都掛上藏族衣飾,整晚播放藏族音樂和電影;又一次在Hostel餐廳舉辦包餃子制作之夜,教導一眾老外包餃子。酒吧對旅客也特別眷顧,只要你是旅客,便可獲贈一杯free drink,而且也可免費成為會員,以約20元便可喝到一杯雞尾酒,比非會員足足便宜了十元呢!
最難寫的面
陜西人以面食作為主食,每餐都總要吃上一碗面條,哪怕份量少得一啖吃完,那才稱得上完整。走在西安大街不時會看到一個“××面”的招牌,直至詢問導游,才弄清這兩個完全不知道讀音的怪字底蘊導游更教會了我寫這個字的秘訣,那就是民謠!果然,有了民謠的幫助,加上照抄,我一寫便把字寫好了!
“Biang”字是被喻為筆劃最多的漢字,總共56劃,但在所有字典內也不曾收錄,有說是秦朝宰相所創(chuàng)的字,也有說是一個窮秀才生造出來的。至于讀音biang2 biang3,分別反映打面、拌面或進食時所發(fā)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