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行公司債對股票有無影響?
胡先生:現在市場上不少公司都在發(fā)行公司債券,一發(fā)就是幾十億的規(guī)模。我對這種現象有些擔心。請問《投資與理財》編輯部,發(fā)行公司債券對該公司股票有什么影響?對公司什么影響,是好還是壞?
編輯部:發(fā)行公司債券是公司融資的一種形式,對該公司股票一般沒有直接影響。但若融資用途投向公司業(yè)務,并能夠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或者擴大規(guī)模,公司債自然對該公司發(fā)展有利。另外,在現在股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公司為了資金如果增發(fā)股票,肯定會影響股價,而發(fā)行公司債就沒有了這個煩惱,因此公司債一般對公司會有正面影響的。
離婚后保險該怎么分?
申女士:近期準備與丈夫離婚,他有一份20萬元的保險合同。丈夫解釋說,這是他自己買的應該算個人財產。我該怎么辦?
編輯部:你應該積極爭取自己的權益。按照規(guī)定,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一方作為投保人所支出的保險費用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咨詢
基金定投時機到了嗎
張先生:我買了很多基金與銀行理財產品,其中有南方全球精選QDII和中信銀行的一款QDII。前幾天看報紙,說截至9月26日,252款銀行系QDII理財產品中僅有6款產品沒賠錢。我的這兩款產品都賠很多錢了,之前一直在猶豫想等本金賺回再贖回,現在看來,是不是該割肉贖回了?
編輯部:受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影響,絕大部分QDII的表現確實很糟糕。在次貸危機影響尚未明了之際,我們對QD Jl產品的態(tài)度一直沒有改變:即使想持有也只可作少量配置。如果你不打算持有部分ODII作資產配置,可以贖回,雖然有些人相信現在已經到了“最壞的時候”,但是市場真正走向還很難說,至少反轉暫時不大可能,因此贖回不失為一個可行的保守策略。
“如意金錢”值得買嗎
梅女士:工商銀行剛剛推出一款叫“如意金錢”的限量收藏類黃金產品。我想知道,它有沒有收藏價值。另外,它的收藏價值是不是比金條更高?
編輯部:“如意金錢”是工行推出的首款限量收藏類黃金產品,是一種仿古“花錢”。據介紹, “如意金錢”的成色為Au99.9,發(fā)行總量為1盎司規(guī)格3萬枚、1/2盎司規(guī)格3萬枚、套裝(含1/2盎司和1盎司各一枚)1萬套。它的報價單位為人民幣元/克,零售價格與國際市場黃金價格掛鉤,以每天的掛牌價格銷售。其是否有收藏價值目前還不好說,不過從其發(fā)行價格來看,應該是值得投資的。因為投資者購買進實物黃金,也需要付出同樣的價格。
降息后定期存款利息降嗎
翟女士: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央行兩次降息。第一次調整的是貸款利率,第二次將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下調了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有些報道說,中國已經進入了降息周期。我想知道,銀行降息后定期存款(不到期)利息降嗎?
編輯部:與漲息一樣,以前的定期存款是按當時的利率計算的。
回饋
峰回路轉并非柳暗花明
近期市場走勢著實超過之前的預料,原本一度下跌的市場峰回路轉,連日的量增價漲也看似給投資者帶來些許的希望。對于市場的超跌反彈,不少基民朋友已經按耐不住激情躍躍欲試,但現階段,市場是否真的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轉變?籠罩市場的陰云是否全部盡散?
首先,底部基本確立。近期受美國金融危機大面積爆發(fā)影響,國內市場在銀行股帶領下曾一度下跌探底,但隨后出臺的三大救市政策有效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市場。在股市面臨危機的情況下,政府救市態(tài)度堅決;在股市已進入非理性下跌的情況下,救市政策對于挽救投資者信心至關重要。在救市組合拳支撐下,股市再度跌破新低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底部確立并不等于市場走勢就此好轉。從國內外的市場環(huán)境以及影響股市的各種因素來看,A股市場尚處于內憂外患的環(huán)境之下。內憂的是經濟預期下滑、企業(yè)盈利下降以及制度性大小非等問題。外患的是美國金融危機大面積爆發(fā)后可能接連引發(fā)的一系列恐慌,美國甚至全球經濟有陷入衰退的可能。這些都會對09年國內經濟走勢帶來不確定性。因此在關鍵因素好轉之前,股市仍有尚待釋放的風險,即使止跌后也不會立即回暖,所以建議投資者不要放松對風險的關注,繼續(xù)保持謹慎的投資心態(tài)是必要的。
不過,市場也沒有糟糕到毫無任何希望的地步,畢竟經過近70%的深度調整后,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機會無疑已經開始大于潛在風險。所以投資者可以放棄短期不切合實際的幻想,但也不要徹底失去長期投資的信心。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次貸風暴對中國經濟影響大嗎
編輯部:《次貸危局》讓我了解到美國次貸危機很嚴重,雖然我沒有買牽涉次貸危機的理財產品,但想知道它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
讀者:呂女士
編輯部:雖然次貸危機發(fā)生在美國,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專家普遍認為它對中國的影響也非常大,不過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能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中金所的研究認為,如果美國企業(yè)利潤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企業(yè)利潤增長將會下降10個百分點,如果美國從去年2,2%的增速降到0,中國將會從30%左右降低到百分之十幾。謝國忠曾經指出,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出口也將會造成很大影響。由于中國是一個靠出口帶動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的核心是出口,通過國家體制變成投資,有了公路、橋梁、電廠等,支持出口的競爭,并構成循環(huán)的過程,如果出口不好肯定影響經濟發(fā)展。但隨著歐美國家經濟下滑,將嚴重影響國內的出口領域,這需要我們經濟結構作出很大的改變。
也就是說,這次由次貸引起的美國金融風暴還沒有影響到實體經濟,如果影響到了實體經濟,對中國的影響將更大。
基金公司應當用行動道歉
編輯部:
《基金大地震》中的“基金公司客服語錄”讓我特別生氣,基金虧損這么嚴重,難道基金公司僅僅用沒有半點誠意的道歉就能過關?半年報里說道教,但是反映到客服上,我看他們沒有半點道歉的意思。賠錢了責任都在投資人,所謂的“買者自負”言論,與“上當活該”何異?
如果基金公司真的心有愧疚,還想留住客戶,建議拿出實質性的行動來道歉,比如免收贖回費用或者給基民贈送“紅包”等。
讀者: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