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期望值決策是一種風險型決策,文中闡述了期望值決策的基本思想,指出了期望值決策的兩種方法及兩種方法所得決策結果的一致性,并對一個經濟實例進行決策,給出了決策結果。
[關鍵詞] 風險 期望值決策 經濟活動
風險型決策所面對的未來事件,其可能發(fā)生的狀態(tài)及在這些狀態(tài)下的利益和損失是可以知道的,但是在未來是否發(fā)生則是隨機的,其發(fā)生的概率可以根據經驗或以往的統(tǒng)計資料來進行估計,決策結果可能會導致一定的損失。
一、期望值決策的基本思想
概括地說,期望值決策是在各種備選方案中選擇一個能使某個經濟指標的期望值達到最優(yōu)的決策方法。這種經濟指標可以是凈收益、產值、生產率、資金投入量、費用損失、成本等等。須指出的是,選擇不同的經濟指標所得到的最優(yōu)決策可能是不同的。
二、理論基礎
我們不妨把由商品的生產量和需求量所導致的凈收益作為經濟指標,來討論期望值決策。用I表示產量方案;用K表示需求量;用B(K|I)表示生產量為I而需求量為K時的收益即條件收益;用EB(I)表示對每一種產量方案的條件收益按不同的需求量求數學期望所得的結果即期望收益;用O(K|I)表示I=K時的條件收益同產量方案為I的條件收益之差,稱它為產量方案為I的條件機會損失;用EO(I)表示對每一種產量方案的條件機會損失按不同的需求量求數學期望所得的結果即期望機會損失。
可用兩種方法來討論此經濟指標的期望值決策問題:
首先假定生產方根據估計給出了產量方案I及可能性pK。
1.收益表法
這是用最大期望收益作為決策準則的方法
(1)計算條件收益B(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