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河南省高校教師體育消費結構水平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河南高校教師體育鍛煉與體育消費意識較差,體育消費支出較低,且消費結構不合理。
[關鍵詞] 高校教師 體育鍛煉意識 體育消費
隨著高校在教師的工作崗位、課時津貼方面的調整,高校教師的工資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然而,高校教師卻在體育消費方面沒有多大的變化。高校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體育消費狀況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眾所周知,一些高級人才英年早逝都是因為不斷透支身體的工作,缺乏體育鍛煉造成的。高校教師體育消費的現(xiàn)狀直接反映他們的健身意識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通過調查河南高校教師的體育消費狀況,提出了培養(yǎng)他們良好健身意識和積極進行體育消費的措施,從而積極主動地為增強體質而投資,更好地進行教學科研工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選自河南省普通高校教師抽樣,共發(fā)放問卷600份,收回問卷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20份。被調查教師學歷比:本科62%,碩士30%,博士8%;性別比:女性43.6%,男性56.4%;年齡比:40歲~50歲44.7%,50歲~60歲18.3%,40歲以下37%。
全部數(shù)據(jù)運用spss12.0應用軟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河南高校教師生活消費結構水平
2007年與2006年相比,高校教師人均收入平均增長17%左右,而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消費表現(xiàn)為:大部分收入支出用于住房消費,其次是生活消費,第三是子女教育消費,第四是交通和通訊消費,最后才是體育消費,說明河南高校教師體育消費水平較低。隨著住房消費的結束,用于身體健康、精神文化娛樂的消費將成為高校教師的一大消費內容。
2.河南高校教師體育消費結構水平
體育消費是人們利用體育物品的使用價值或勞務來滿足健身、娛樂、休閑等需要的活動,包括有形的實物消費和無形的勞務消費兩種。調查中看出,河南高校教師的體育消費仍然處在一個較低的層次。課題組2006年的體育消費調查中,高校教師體育消費50元以下的占38.5%,消費在50元~100元的占26.6%,消費在100元~200元的占13%,消費在200元~300元的占12.2%,消費在300元~500元的占4.3%,還有5.4%的人無體育消費。
課題組在對高校教師家庭所擁有的體育器材的調查發(fā)現(xiàn)經(jīng)濟條件好的高校教師家庭體育器材比較缺乏。其中49.5%的教師擁有運動服裝,35.4%的教師擁有羽毛球拍,50%的教師擁有乒乓球拍,17.4%的教師擁有游泳衣,11.4%的教師擁有毽子,29.3的教師擁有足、藍、排球,12.6%的教師擁有網(wǎng)球拍,7.2%的教師擁有冰鞋,0.2%的教師擁有各種器材。從以上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高校教師家庭體育器材的價值分布在50元~100元之間的占大多數(shù)。而且多數(shù)家庭購買體育器材是為了兒女,如各種球類、球拍、冰鞋等。由此看出,體育器材單一且數(shù)量偏少,體育消費意識的滯后勢必給高校教師家庭的健身活動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全民健身活動在高校中的順利開展。
從體育消費結構來看,可以直觀地看到高校教師各項體育消費總額的分布結構。按比例依次是:一是體育服裝,即鞋襪帽的費用為54.3%;二是購買體育運動器材費用為29.6%;三是旅游和郊游費用為5%;四是購買體育場、館門票費用為22.4%;五是購買體育書刊雜志費用為14.7%;六是觀看體育比賽和參加俱樂部協(xié)會費用均為8.3%。從中我們可以得知,高校教師的體育消費,體育服裝等實物消費仍是第一大消費,而在體育健康咨詢及醫(yī)療保健方面的勞務消費還停留在學校代扣的每人每月工資3%的醫(yī)療保險費上,這說明高校教師體育保健消費意識仍停留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層面上,這勢必會對他們未來的健康產(chǎn)生影響。
3.河南高校教師體育意識、體育鍛煉項目和體育活動時間地點的選擇
在回收的500份問卷中,體育鍛煉有效率為94.5%,體育消費有效率為42.3%,說明體育鍛煉觀念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高校教師所接受,但體育消費意識較差。在對高校教師判斷自己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時,他們認為,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壓力大、缺乏體育鍛煉,因此,改善體質下降的最好方法是加強體育鍛煉。并且有89.6%的教師認為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非常重要。
高校教師選擇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由高到低)分別是:散步、慢跑、羽毛球、乒乓球、三大球、健身操或舞蹈、游泳、郊游、釣魚、網(wǎng)球、保齡球、健美、滑冰、武術。在調查中,高校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主要分布在早晨、傍晚和隨意的空閑時間。他們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0.4%、35.8%和23.8%。體育鍛煉時間選擇在早晨、傍晚和隨意的空閑時間是由于教學工作性質所決定的。在體育鍛煉地點的選擇上:高校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是:學校內體育場33.6%、社區(qū)公共體育設施20.9%、住宅空地14.2%、馬路12.1%、公園11.6%、家里或辦公室7.6%。
4.河南高校教師體育消費滯后的影響因素
調查發(fā)現(xiàn),影響高校教師體育鍛煉、體育消費的因素依次為:工作忙沒時間鍛煉(43.8%),對體育鍛煉價值認識膚淺(35.6%),缺乏體育鍛煉方法及其指導,體育場館條件差等。這說明高校教師缺乏主動性要進行體育鍛煉、體育消費,必須首先滿足這樣幾個前提條件:有充裕的休閑時間,較高的經(jīng)濟收入,有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有方便的體育消費場所,只有滿足這4個條件,體育消費才成為可能。高校教師休閑時間的安排情況,調查結果排在前3位的是:業(yè)務學習備課等(55.2%)、看書報雜志等(37.1%)、看電視(34.2%)、。排在第4至6位的是,科研工作(32.1%)、參加社交活動或聚會等(23.1%)、忙于單位各項工作(20.6%)。而體育活動僅被排在第7位。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體育活動目前還不是高校教師度過閑暇時間的主要休息和娛樂方式。事實上高校教師在上述4個條件中除了沒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外,其余3個條件均應該是可以滿足的,而恰恰調查結果卻是大不一致。由此可見,高校應在如何吸引和正確引導教師們積極投入到體育休閑中去,對于提高高校教師身體健康水平,促進全民健身運動開展具有非?,F(xiàn)實的意義。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高校教師的經(jīng)濟收入與體育消費支出并不同步,收入大大提高,而體育消費支出仍停留在原有水平,多數(shù)還未將健康保健、體育旅游等納入他們的主要精神生活中。
(2)高校教師體育消費是以實物消費為主,而體育健康咨詢,保健等勞務和無形價值的健身精神和健身理論方面的消費較少,這說明高校高職稱教師在這方面缺乏足夠的認識,需要加強引導。
(3)體育鍛煉觀念已被大多數(shù)高校教師所接受,但體育消費意識較差,體育消費水平處于較低的層次,且內容較單一。制約高校高職稱教師體育鍛煉、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是閑暇時間少,工作壓力大,缺乏對體育鍛煉、體育消費深層價值的認識等。
2.應對措施
高校領導應重視本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加強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使教師在這個濃厚的體育環(huán)境中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應大力宣傳健康的重要意義,提高對體育健康重要性的認識,促進高校教師體育消費。
各高校領導委托校工會積極邀請知名專家為廣大教師舉辦有關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保健、健身運動的知識講座,使教師及時地了解各年齡階段、各季節(jié)、各不同緊張程度工作的時期,體育保健和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經(jīng)常組織多種形式的運動比賽,力爭擴大參加人數(shù)的面積,通過比賽來調動每個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舉辦多種體育內容的培訓班。如:針對女教師愛美的心理,可以舉辦不同年齡的健美操、形體訓練及瑜珈培訓班;針對男教師,可以舉辦不同年齡的乒乓球、羽毛球、籃、排球和網(wǎng)球運動的培訓班,督促他們購買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器材,長久地堅持體育運動;針對北方秋冬刮風的寒冷季節(jié),學校工會要多組織一些體育鍛煉的活動;充分利用現(xiàn)有場館設施,進行一定的福利補貼,發(fā)放健身卡,并限制時間進行消費,以督促教師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從而引導他們的長期體育鍛煉消費。學校工會要在每兩年為教師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教師對健身運動的重視,將其納入日常生活安排;開展各院、系體育鍛煉績效的評比活動,以此作為領導工作業(yè)績的重要評價指標等。
參考文獻:
[1]仇軍高峰:體育人口研究[J].體育科學,1999,19(2):11~14
[2]張發(fā)強:中國社會體育現(xiàn)狀調查結果報告[J].體育科學,1999,19(1):4~7
[3]王 崗 常乃軍:山西省知識分子體育消費份額與消費方式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4,(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