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討論了學生對任務的成功期望和他們寄予成功的價值,以及情感記憶與學業(yè)動機之間的關系。同時提出了如何將期望值模型用于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的方法,即建立一個掌握/學習導向型的課堂環(huán)境,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時給予正面反應,合理設計實驗促進學生的學業(yè)動機。
關鍵詞:期望值模型;學業(yè)動機;掌握導向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對學習的東西感興趣,并認為學習以后對自己有幫助,而且在自己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只要堅持,經(jīng)過努力就能獲得成功,那么人們就愿意選擇在這個領域學習。本文就學業(yè)動機的期望值模型用于計算機基礎教學,作了一些探討。
1成就取向動機模型與期望值模型
動機是心理學理論和教育實踐主要關心的一個概念。一般來說,動機是在個人的抉擇和持續(xù)從事于特定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種心理活動。
成就取向動機模型是John W.Atkinson提出來的。該模型認為個體對努力成功或回避失敗的傾向,被看作是關鍵的引起動機的因素。如果成功的動機高,人們將愿意從事成就取向的任務。然而,如果回避失敗的傾向高,人們會回避成就取向的任務。Atkinson的模型中,學生對成功的期望和成功激勵的重要性,被認為是達到成就的精華部分。
期望值模型是Atkinson模型的擴展。這個模型關注學生選擇學科領域或課程的社會心理學原因。這樣,直接影響與成就取向有關的行為,期待和價值,就被定義為認知而不是動機的全部構成。這個模型的基本前提是:學生的成功期望和他們寄予成功的價值是重要的決定因素,這個因素促使他們從事與成就取向相關的行為。在這個模型中的任務涉及一個學科領域或一門特定的課程,如數(shù)學、生物學、社會學科等,而不是一個特定的活動。
期望值模型確定5個與成就取向有關的行為,這些行為被動機活動所影響。它們是選擇、堅持、努力的程度、認知預期和實際執(zhí)行。即動機信念可能影響學生的決定,因此任務價值和成功期望就成為與成就取向行為相關的兩個關鍵動機信念。圖1說明了任務價值和成功期望與成就取向行為之間的關系。其中任務價值包括獲得、固有價值、應用價值和代價。期望值指學生相信他或她能做好的程度。這些信念直接影響選擇、堅持、努力的程度和實際執(zhí)行。
2堅持掌握/學習導向,激發(fā)學生的學業(yè)動機
計算機基礎是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以提高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目標。要想通過100多個課時的教學達到這個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二者缺一不可?,F(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起著引導的作用。
隨著大學的擴招,學生中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不是太認真。正因為如此,教育部提出了要全面提高本科教學質(zhì)量的若干意見,要著力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大學生,要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計算機基礎課程承擔著向學生普及計算機知識、培養(yǎng)計算機應用能力的任務。而有的學生認為基礎課程,學不學都一樣,只要考試能過就行;有的認為,計算機從小學就開始學這些內(nèi)容,不用學了;有的專業(yè)的學生,考大學時文化課要求不高,對計算機基礎課的學習覺得有些吃力;有的認為這門課對他的專業(yè)沒有多大用處,進而采取放棄的態(tài)度。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業(yè)動機,使之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呢?教學中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2.1建立一個掌握/學習導向型的課堂環(huán)境
課堂環(huán)境是一個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數(shù)百個相互作用發(fā)生的環(huán)境。這些相互作用既是對教師也是對學生有關能力和動機信念的信息來源。掌握/學習導向型的課堂強調(diào)努力,進步、挑戰(zhàn),掌握/學習導向型的課堂有一個學生能體驗進步和掌握的情感環(huán)境。要創(chuàng)建一個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作為教師,應該掌握好課堂目標的定向,因為課堂目標定向影響學生的目標定向。于是我采用圍繞培養(yǎng)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目標來設計教學。由于學生是課堂環(huán)境的主動加工者和解釋者,教學活動中應該有學生的參與,不能是教師一個人講。鑒于計算機基礎課程不能只講不做,于是教學中,我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邊講邊進行操作演示。通過投影,學生能直觀地看到老師是如何操作的。為調(diào)動大家共同參與的積極性,有些關鍵的內(nèi)容請同學討論,并請他們做一些適當?shù)难菔静僮?。這樣既可以讓全班同學都能集中注意力,還可讓學生因分享他們的方法而受到鼓勵。同時我還告訴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能通過,或者取得什么證書,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提高應用能力。
2.2對學生的參與給予正面的反應
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但不可避免的是,有的同學能較好地完成給定的作業(yè),而有的同學因各種原因卻不能。對完成較好的同學給予肯定,尤其是經(jīng)努力后完成作業(yè)的同學給予表揚。這樣做可以給學生一種美好的情感記憶,而好的情感記憶對他們后續(xù)的學習將帶來積極的作用。對于因能力弱而不能完成作業(yè)的同學,我采用鼓勵和手把手教的方法,使之能掌握所學知識。這樣做可以讓這些同學認識到,老師沒有放棄他。另一方面,對能力較弱的同學,課堂上我經(jīng)常用眼睛觀察他們的反應,多給他們機會回應問題,只要有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體會到只要堅持,經(jīng)過不斷努力,就會有進步,進而樹立我也能接受挑戰(zhàn)的信心。實驗課時,讓這些通過個別輔導而已掌握的同學去輔導別的同學。這對于他們是一個促進,因為教別人也是在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還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同時又可部分地減輕老師的輔導壓力,因為一個老師要面對上百個學生的提問。而對于因為努力不夠,導致作業(yè)不能完成的,我就明確地告訴他,缺少努力得到的懲罰更甚于缺乏能力的懲罰。這樣只要他在做出進一步努力后,這種情況就基本沒有再發(fā)生。
3合理設計實驗,使實踐教學內(nèi)容具有完整性和連續(xù)性
教育部在2號文件中指出:要“高度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計算機基礎是需要做大量實驗才能掌握的知識。設計實驗時,每個單元,我安排從小的實驗做起,然后逐步加深難度,直到能夠完成一個比較大的單元綜合實驗題目,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使他們愿意做這樣的實驗,又能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留下美好的情感記憶。對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我是這樣來設計實驗的。
3.1從基礎開始做起
學習字處理軟件時,先從最簡單的字符修飾開始。這些小的實驗,每個學生成功的可能性都大,因此他們愿意做這些實驗。然后逐步加大難度,比如表格的制作、公式編輯器的使用、排版、頁面設置等。要完成這些實驗,對有些同學可能就有一些難度,這時我采用個別輔導與同學互助相結合的方法,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膸椭?。同時教他們學會使用系統(tǒng)提供的幫助,這樣做可以讓他們知道,使用計算機的軟件,可以通過系統(tǒng)幫助來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不一定全都要由老師來教。這對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自信心有很大促進。完成了這些實驗,最后打印一份“個人簡歷”,并附上實驗報告交上來。簡歷我要求打印出來后盡量美觀,凡學過的知識都可用上,目的是看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這樣做可以使學生掌握排版、插入頁眉頁腳、學會使用模板等系統(tǒng)提供的功能,也讓他們理解什么叫“所見即所得”。這樣可對他們畢業(yè)找工作時,知道該怎樣介紹自己,怎樣寫好自己的簡歷做一個前期的準備工作。從完成的情況看,大部分同學都能獨立完成該實驗。
3.2鼓勵學生多動手做實驗
學習幻燈片制作時,單元實驗我要求學生制作一個“我的學校和我的班級”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我將要求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給同學:(1)有介紹學校、學院、班級的幻燈片,內(nèi)容自己找;(2)在第一張幻燈片中插入聲音;(3)在第一張幻燈片中插入超鏈接;(4)在有多個對象的幻燈片上設置動畫方案或者自定義動畫;(4)為自己的演示文稿設置自動放映方式和手動放映方式;(5)每個文稿至少有10張幻燈片;(6)用自己制作的母版作為模板。這樣制作幻燈片所要求的基本功能都可以練習到。
實驗完成后要求學生通過網(wǎng)絡將文稿上傳至服務器。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先做一些小實驗,方法熟練后再做比較難的,自己不能獨立完成的,可以討論著做。為什么要布置這個實驗呢?因為我們是師范院校,很多學生都將從事教育工作,制作幻燈片對他們應該是基本功了。由于是大一新生開這門課,他們彼此還不是很熟悉,通過這個實驗,他們可以互相多了解一些情況。學生作業(yè)交上來后,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比較認真,到校園網(wǎng)上找了許多有關介紹學校的內(nèi)容,剪切后放在自己的幻燈片里,同學之間也多了一些了解。有的演示文稿做得很華麗,有的則比較樸實,有的很有想象力,有的則如敘事一般,但基本上都達到了實驗要求。后來我作了一次評講,由于時間關系,只給大家展示了一部分同學的作業(yè)。評講時,我著重講通過作業(yè),可以看出該同學掌握了哪些知識點。這樣,大家都很期待能展示自己的作業(yè),對于沒被展示作業(yè)的同學,我強調(diào)是因為時間關系不是因為做得不好。這樣做是為了鼓勵他們,使他們相信自己也會做得好。對于確實因沒有努力而做得不夠好的同學,看到其它同學的作業(yè),也就知道差在何處了。這就避免了給他們留下不好的情感記憶。通過這個實驗,同學們能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還知道了該如何到校園網(wǎng)上搜尋自己需要的東西。
學習網(wǎng)頁制作時,讓學生制作一個介紹自己的“個人網(wǎng)站”的單元實驗,并能發(fā)布該網(wǎng)站。網(wǎng)站的內(nèi)容有些可以取自“我的學校和我的班級”,有的可以取自“簡歷”,這樣可以減少他們在輸入文字上花的時間。實驗完成后要求用壓縮軟件將源代碼打包后發(fā)到我的信箱并交上實驗報告。這個實驗可以讓學生學習如何制作一個簡單的網(wǎng)站,學習使用一種壓縮軟件,同時又能讓他們學習如何申請一個郵箱以及如何將文件以附件的形式發(fā)至目的地。通過使用壓縮軟件、申請郵箱和用附件發(fā)已編輯好的文件,可以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這門課程的應用價值。雖然有同學以前也會上網(wǎng),可卻不知如何為自己申請一個郵箱,有同學雖然會發(fā)郵件,卻不知該如何將已編輯好的文件發(fā)出。為什么要求用附件發(fā)作業(yè)呢?因為以前有學生快畢業(yè)了,請老師指導畢業(yè)論文,還不會用附件發(fā)文件。
每次的實驗課,我都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給出足夠的實驗題目,一是讓學生愿意并能夠完成這些實驗,二是可以使學生沒有時間做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如玩游戲等。通過這樣設計的實驗,可以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的內(nèi)在價值、應用價值,通過完成這些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逐漸養(yǎng)成的,是鍛煉出來的,是培養(yǎng)出來的。到后來的一次實驗課上,我發(fā)現(xiàn)有同學已經(jīng)在學著用作曲軟件作曲,這說明他們不需要老師教,已經(jīng)有了使用軟件的能力。
4總結
學生在面對一門課程時,如果有與以前相似經(jīng)歷有關的正面的和負面的情感,這種情感記憶將被激活。課程價值和期望是由學生的情感記憶、目標以及學生的自我模式直接決定的。在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中,通過正確的課堂目標定向和合理的設計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計算機基礎課的價值,從而使他們有愿意學習這門課程的動機。曾經(jīng)有一位外語系的學生,在剛開始上計算機基礎課時對我說:“老師,我不喜歡上計算機課”, 我問他為什么,他說太難懂了。課程快結束時,他又對我說:“老師我現(xiàn)在最喜歡上計算機課了”,我又問他為什么,他說,有意思,尤其是寫程序。當然,這只是個別現(xiàn)象,但多數(shù)同學能堅持學習下來,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也有所提高。這個模型也不是萬能的,仍有少部分同學在課程結束時,其應用能力還有待提高,這也是在教學中有待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Margaret E.Gredler.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影印版)[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
[2] Atkinson,J.W.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M].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1964.
[3] Ames,C., Archer,J.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ychology,1988,80(3):260-267.
[4] 蔣宗禮. 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J]. 計算機教育,2008,(3):4-6.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Essential Instruction of Computer
CHEN feng-xiang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 that students’ expectations of success and the value they place on success and their affective memory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heir motivation to engage in achievement-related behaviors. An approach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activities and emphases in the classroom may be categorized as mastery/learning-oriented or performance-oriented. Teachers should avoid feedback to students that sends negative messages when student participation. Experimentations should be planned properly.
Key words: expectancy-value model, academic motivation, mastery-ori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