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認識李清明之前,就聽說了他很多的故事。
故事一:有一年,他帶著一個工程隊上到了位于云南、貴州、四川交界的烏蒙山頂施工。他們做的工程是通信光纜,屬于保密性質(zhì)的。做這種工程在有些地方難免要占用良田,遷移墳崗,影響水源,當然就難免遭到當?shù)乩习傩盏淖钃稀T谝粋€叫云霧寮村的地方,他們遭到了空前激烈的抵制。幾百村民扛著鋤頭、扁擔(dān),包圍住他們,阻止施工。李清明只好讓工程隊先住下來,吃飯、喝茶。到了晚上,他讓工程隊的人全部換上部隊的草綠色迷彩服(他們本來是屬于軍隊編制的工程隊),讓人在村口坪地上高高地豎起兩根木柱,掛了一塊放電影的白布。待到天黑盡,村民都站滿一坪,李清明一身戎裝,腰束皮帶,肩章上星光閃亮,氣宇軒昂地走過來了。他身后跟著兩個濃眉黑臉的大兵。李清明穿過人群,踏上銀幕前面的一塊石頭,接過旁邊戰(zhàn)士遞過來的高音喇叭,開始喊話。他說:鄉(xiāng)親們啦,我們是市委書記派來給你們修致富路的??!底下一些村民答道:市委書記是哪個,我們不認得!李清明又說:我們是縣委書記派來架光明線的??!底下又起哄:縣委書記是哪個,我們也不曉得!李清明一下沒了詞。他掃一眼黑壓壓的人群,急切中更大聲地說道:鄉(xiāng)親們啦,我們是毛主席派來的??!——轟地一下,人群吼喊起來:毛主席派來的啊,我們都曉得!你們就是當年的紅軍吧……
故事二:李清明剛剛懂事的時候,村里買來了一臺東方紅牌拖拉機。鐵牛進村,讓李清明新奇得不得了。他帶著那幫穿開襠褲的伢崽子們,瘋狂地追著拖拉機攀爬。白天見到白天追,晚上見到晚上追,無休無止,無皮無臉。拖拉機手用了很多手段,堅決不讓他們再攀爬拖拉機。李清明就帶著小伙伴們,排隊站在路邊,等著拖拉機路過,一齊扯著童音叫罵:拖拉機,不稀奇,一邊一塊洋鐵皮,中間坐個豬X的……
這是一個調(diào)皮孩子的童年故事。調(diào)皮,而聰明,長大后往往能做出一些成績,成就一番事業(yè),這是我的人生經(jīng)驗中,被無數(shù)次驗證的現(xiàn)實。
李清明身上,當然不止這種秉性——遠遠不止。
李清明很喜歡說一句湖南土話:我這人做什么事都霸得蠻。他出生的地方是湖南的北邊,洞庭湖邊上。湖南人身上大都有一股蠻勁,狠勁,做什么都要做出一個名堂。李清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讀中學(xué)的時候,立下兩個宏愿:一是要改變命運,走出農(nóng)村;二是要當作家,活得與眾不同。每個人在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很多想法和愿望,壯志勃發(fā),揮斥方遒;可是到了暮年,回首往事,檢點前塵,很多人都會留下太多太多的遺憾。
李清明的愿望,都做到了。
李清明是個極其聰敏,極其努力的人。他過人之處在于,別人能想到做到的,他能想到做到,別人不能想到做到的,他也能想到做到。他對自己,對自己要做的事情,對這個社會,都很明白,很清楚。當然李清明也是幸運的。他早年因故輟學(xué),卻在參軍的年齡應(yīng)征入伍,輾轉(zhuǎn)到了廣州。十幾年的部隊生涯,把李清明這塊頑鐵淬煉成了一塊好鋼。提干不久,又恰逢其時地去主管了一個部隊的企業(yè)。90年代中葉,工程已經(jīng)不好做,但部隊企業(yè)自有部隊的優(yōu)勢,當然還靠著李清明過人的堅毅和智慧,他把手下的那份工程做得十分出色。幾年下來,他為企業(yè)創(chuàng)下了利潤,也為自己積累了經(jīng)驗,積累了人脈。于是,他下海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李清明辦了學(xué)校、醫(yī)院、賓館,還經(jīng)營了沐足城。一出馬就是大手筆,讓人刮目相看。
他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眼里的成功人士。
那時候他還只有30多歲吶。
按照他那時候的勢頭,再努一把力,再上幾個項目,前途真是不可限量的??墒撬姾镁褪?,止步了。他在一篇《心安是?!返奈恼吕飳懙溃骸吧喽蹋猩嵊械?。為此,我曾坦言,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就不要總是把它抱在懷里,而應(yīng)適時放下。游離于生意之外,像靈魂一樣站在高處看自己,看自己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看自己如何清心寡欲,知進知退?!闭f得好??!這個人真是太清楚太明白了。我們成為朋友以后,好多次扯起這個話題。我想,李清明骨子里流淌著的是中國農(nóng)民傳統(tǒng)文化的血液,他很明白,每個人在世界上能賺多少錢都是有定數(shù)的。因此,他把自己賺到的錢,很多都用到了回報社會上去。
李清明是個很講良心,很重親情的人。他這一生,走過很多地方,可是無論在天涯,在海角,在任何地方,他都記得洞庭湖畔的買馬村。他就是在那個偏遠貧窮的村子里出生,長大的。那是他的根。因此,他聽到家鄉(xiāng)小學(xué)被洪水沖成危房的消息,立即捐款20萬元,讓家鄉(xiāng)重新修建校舍。這真是一樁莫大公德的壯舉。他使我想起另一個湖南老鄉(xiāng)曾國藩(還有他的弟弟曾國荃),他們在攻陷南京城后,將大批的銀兩用船運到湖南的湘中老家,用于辦校興學(xué)。他們的壯舉,為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作出了間接的貢獻。李清明的舉措,意義也是很深遠的。李清明很熱愛他的家鄉(xiāng)。他的《洞庭景賦》、《故鄉(xiāng)的悲憫》和一系列散文,都是寫家鄉(xiāng)的故人往事,文章中充滿著情深意重的牽掛。他多次和我說起下湖采蓮的情景:架一葉小舟,行使在一望無際的蓮葉蓮花中間,天邊的火燒云紅得像火。讓人無限神往。他在一篇文章開頭第一句說道:“我對故鄉(xiāng)一直心懷敬畏?!彼3D贸鲥X、物,接濟家鄉(xiāng)的父老。每年過年,他都要回家鄉(xiāng),給親友們拜年。他會給每位老人奉上一個大利是。他把兄弟姐妹的6個孩子都接到了廣州上學(xué)。給他們買了兩套房,專門安頓他們。他讓一個妹妹當孩子們的總管,每月給妹妹開工資。他對孩子們惟一要求是:讀好書,考上大學(xué)。早年間,我曾在李清明家鄉(xiāng)一帶行走,門庭間隨處可見被風(fēng)雨剝蝕舊了的春聯(lián):“晴耕雨讀,鐘鼓樂之”,“詩書傳家久,勤儉繼世長”,“修其孝悌忠信,文以禮樂詩書”……李清明從小受著傳統(tǒng)文化的浸染,深知人貴在讀書、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李清明經(jīng)商十幾年,身上卻沒有多少商人的氣息。他長得粗粗壯壯,孔武有力,寬臉細目,鼻準厚重,一站起來,腰板永遠是挺直的。單從外表看,絕不像個商人,也不像個文人,還是個標準的軍人。他不唱歌,不跳舞,他不吸煙,不喝酒,只是偶爾打打牌。他打“三弓”,打“詐金花”,打“三打哈”。他打牌都是被動的,茶余飯后,有朋友叫他,他就去了。他打牌很投入,但是很放松,贏輸皆不會形于色,總是哈哈喧天,遣興而已。我想,他打牌也無非是為了印證湖南的那句老話:是男人都有三分賭性。他在各方面都要證明自己是個真男人。他每天必做兩件事:讀書,打球。他的車廂后座上,常年放著球衣、球褲和球鞋,以及充氣很足的籃球。我同他打過球,他的球技卻實在不敢恭維。他投籃的時候,膀子是直的,手腕是硬的,是用雙手持球在胸前直推出去;他運球的時候,手板心把球拍得啪啪響;他進攻是一條直線,勇往直前,防守則把兩手像大鳥的翅膀一樣張開,還忽上忽下不停地晃動。如果你晃過了他,他就會從后面一把扯住你的褲子,讓你動彈不得,哭笑不得(他跟軍營里的女子籃球隊打球的時候還特別喜歡這一招)。可是他打球非常投入,比任何人都投入,滿場跑,滿場追,直到累得邁不動腿了,汗水濕透衣服了,才罷休。他在球場上總能得到莫大的樂趣。
李清明傾注了最多心血的事情還是讀書。讀書,是他與生俱來的一個嗜好。他家里,辦公室里,觸目最搶眼的是大書柜。他的標明董事長身份的巨大辦公室里,辦公桌上見不到幾份報表文件,卻亂七八糟地攤滿了書。早年,他還剛剛識得幾十個字,就迷上了讀課外書。小小年紀,就把《水滸傳》、《三國演義》、《七俠五義》、《說唐》……這類書通讀過了。16歲中斷學(xué)業(yè),在家務(wù)農(nóng),他只跟父親提了一個要求:讓他晚上點燈看一陣書。農(nóng)村的勞作是十分艱苦的,每天吃過晚飯,父母親就洗腳上床休息了。李清明坐在小板凳上,就著一盞飄忽暗淡的廢柴油燈(那時他們連煤油燈都用不起)讀書。他讀得很癡迷,很入心,常常把一盞油熬盡了,才意猶未盡地倒頭睡覺。后來年事漸長,他參了軍,提了干,搞起了企業(yè),由一個地道的鄉(xiāng)里伢子變成了闊綽的城里老板,對讀書的濃厚興趣卻一直沒有改變。李清明讀書有一個習(xí)慣,喜歡在卡片上隨手記下一些東西,年長日久,30多年時間,竟累積了幾十萬張讀書卡片。我沒有看到過他的這些寶貝,但我能想象得到,一個書癡是如何嘔心瀝血的。
清明是個對生活很有熱情,又很細心的人。半生經(jīng)歷,見過的人和事多矣,他卻都能記得住,能夠一下子很準確地抓住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本質(zhì),這對他在社會上的安身立命和寫文章,都是極為有利的。他又是個極勤奮的人,每有所得,皆能成文。
李清明已經(jīng)出版了三本書,算起來有近百萬字。都是散文、隨筆,大多是三五千字一篇。他的作品給人一個突出的感覺是,樸實,厚實,扎實,都是有感而發(fā),沒有無病呻吟或空發(fā)議論。正是這個原因,他的書受到了市場的青睞,一版再版,發(fā)行超過了幾萬套,受到了一些業(yè)內(nèi)名家的好評。李清明卻并不止于此。他知道世上的錢是賺不盡的,所以見好就收;他更知道文學(xué)這份事業(yè)是沒有止境的,需要窮盡畢生精力努力之。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清明已經(jīng)在家鄉(xiāng)買下了一塊幾十畝大的山地。他多次眉飛色舞地跟我描繪過他的莊園藍圖。他要在那里建一棟房子,里面有圖書室(很大的圖書室),有寫作間,外面有很大的水塘,有一個籃球場,當然還有很多綠樹和修竹。以后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呆在莊園里,每天看書、寫作、打球。他還會經(jīng)常邀一些朋友過去,讀書、聊天。
讀書、寫作、打球,這正是我之所好。想想這輩子能有這樣好的一個去處,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