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是把非電學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壓力、溫度、濕度、流量、聲強、光照度等)轉換成易于測量、傳輸、處理的電學量(如電壓、電流、電容等)的一種元件。傳感器是自動控制設備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已廣泛應用到生產生活中各種領域。近幾年,有不少省市的高考題以傳感器作為背景,很好地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舉一些典型的例子。
1 壓力傳感器
例1 壓敏電阻的阻值隨所受壓力的增大而減小,有位同學利用壓敏電阻設計了判斷小車運動狀態(tài)的裝置,其工作原理如圖1(甲)所示,將壓敏電阻和一塊擋板固定在絕緣小車上,中間放置一個絕緣重球.小車向右做直線運動過程中,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1(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從t1到t2時間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從t1到t2時間內,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從t2到t3時間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D.從t2到t3時間內,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解析 在t1到t2時間內電流逐漸增大,說明壓敏電阻的阻值在逐漸減小,所受壓力不斷變大,故小車的加速度變大,小車做變加速運動,所以A、B均錯誤。在t2到t3時間內,電流不變,可知電阻小于0到t1時間的電阻,壓力保持不變且大于0到t1時間的壓力,由此可知小車在t2到t3時間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C選項錯D選項正確。
點評 本題利用一個壓敏電阻將小球所受壓力的變化轉換成電流的變化,關鍵是分析出壓力變化和電流變化之間的關系,再由受力情況判斷物體運動的性質。
2 位移傳感器
例2 演示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物體M在導軌上平移時,帶動滑動變阻器的金屬滑桿p,通過電壓表顯示的數(shù)據,來反映物體位移的大小x。假設電壓表是理想的,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M運動時,電源內的電流會發(fā)生變化
B.物體M運動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會發(fā)生變化
C.物體M不動時,電路中沒有電流
D.物體M不動時,電壓表沒有示數(shù)
解析 該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電阻定律和歐姆定律,電壓表所測電壓為滑動變阻器左端電阻上的電壓,當金屬桿向左或向右移動Δx時,左端電阻減小或增大ΔR=ρΔxS,則電壓減小或增大ΔU=IΔR=IρΔxS,而電路中的電流是不會變化的,則物體M運動位移變化時電壓表示數(shù)會發(fā)生變化,故B選項正確。
點評 本題的物理情景是一個位移傳感器,把物體M的位移的變化轉換成電壓的變化顯示出來。其關鍵是分清電路結構,找出電壓表示數(shù)與物體M的位移關系。
3 光電傳感器
例3 一水平放置的圓盤繞豎直固定軸轉動,在圓盤上沿半徑開有一條寬度為2mm的均勻狹縫。將激光器與傳感器上下對準,使二者間連線與轉軸平行,分別置于圓盤的上下兩側,且可以同步地沿圓盤半徑方向勻速移動,激光器連續(xù)向下發(fā)射激光束。在圓盤轉動過程中,當狹縫經過激光器與傳感器之間時,傳感器接收到一個激光信號,并將其輸入計算機,經處理后畫出相應圖線。圖3甲為該裝置示意圖,圖3乙為所接收的光信號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號強度,圖中Δt1=1.0×10-3s,Δt2=0.8×10-3s。
(1)利用圖乙中的數(shù)據求1s時圓盤轉動的角速度;
(2)說明激光器和傳感器沿半徑移動的方向;
(3)求圖乙中第三個激光信號的寬度Δt
解析 (1)由圖線讀得,轉盤的轉動周期
T=0.8s①
角速度ω=2πT=7.85rad/s②
(2)激光器和探測器沿半徑由中心向邊緣移動(理由為:由于脈沖寬度在逐漸變窄,表明光信號能通過狹縫的時間逐漸減少,即圓盤上對應探測器所在位置的線速度逐漸增加,因此激光器和探測器沿半徑由中心向邊緣移動)。
(3)設狹縫寬度為d,探測器接收到第i個脈沖時距轉軸的距離為ri,第i個脈沖的寬度為Δti,激光器和探測器沿半徑的運動速度為v。
Δti=d2πriT③
r3-r2=r2-r1=vT④
r2-r1=dT2π(1Δt2-1Δt1)⑤
r3-r2=dT2π(1Δt3-1Δt2)⑥
由④、⑤、⑥式解得:
Δt3=Δt1Δt22Δt1-Δt2
=1.0×10-3×0.8×10-32×1.0×10-3-0.8×10-3
≈0.67×10-3s
點評 本題解題關鍵是明了圓盤與激光器運動的情境,找出激光信號與圓盤轉動之間的關系,從Δt的變化中看出激
光信號的寬度,從而判斷出激光器移動的方向。
4 溫度傳感器
例4 廣泛應用于室內空調、電冰箱和微波爐等家用電器中的溫度傳感器,是利用熱敏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特性工作的。在圖4甲中,電源的電動勢E = 9.0V,內電阻不可忽略;G為內阻不計的靈敏電流表;R0為保護電阻;R為熱敏電阻,其電阻值與溫度變化關系如圖4乙的R- t圖象所示。則熱敏電阻R與攝氏溫度t的關系為R=;閉合電鍵S,當R的溫度等于40℃時,電流表示數(shù)I1=2.25mA,則當電流表的數(shù)I2=3.6mA時,熱敏電阻R的溫度是攝氏度。
解析 由圖4乙可知,熱敏電阻R與溫度的關系為一次函數(shù),其表達式為:
R =-1.875×10-2 t + 4.25
當R的溫度等于40℃時,由圖4乙查得熱敏電阻的阻值為3.5kΩ,根據E=I1(R0+R1),得R0=0.5kΩ; 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I2=3.6mA時, 根據E=I2(R0+R2), 得R2=2.0kΩ, 由圖4乙查得熱敏電阻的溫度是120攝氏度。
點評 利用熱敏電阻、光敏電阻等可以制成溫度傳感器,本題以熱敏電阻的特性及應用為載體,主要考察考生處理新信息的能力和讀圖的能力。
5 聲電傳感器
例5 如圖為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的傳感器,固定不動的金屬板b與鍍有金屬層的振動膜a構成一個電容器。當聲源簡諧振動,a隨之振動,則在a振動過程中:
A.a、b板所帶的電量不變
B.a、b板間有電磁波產生
C.靈敏電流計中交變電流的頻率與聲波的頻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