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是不能理性化的, 但并不是因此就不能轉變成生意了......
常有人希望把創(chuàng)意總結出套路來,因為不這樣的話, 就不能規(guī)?;a(chǎn),難以把創(chuàng)意變成生意。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會回答他, 創(chuàng)意一樣可以變成生意,只不過不是以那種理性的方法罷了。
那他們就會問了, 什么事情都是分理性與感性兩部分的, 如果沒有理性成分, 創(chuàng)意和幻想有什么不同?
我的回答是: 如果一個母親在懷孕時就在想嬰兒的手腳五官比例, 你覺得有意義嗎? 那就跟訂做一個機器人、制作罐頭沒兩樣, 而不是孕育一個獨立鮮活的生命體——對我而言, 寫文案、寫書、寫小說、演講對我都是一樣的, 我無法事先有大綱或是方向, 都是在當下天時地利人和、最適當?shù)臅r機誕生出來的,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把那個孕育創(chuàng)意的子宮的狀態(tài)準備好, 找好音樂、泡好茶。如果要分析誕生步驟、內(nèi)部結構,也只能事后拿來解剖研究。而且即便這樣, 你還要注意所得出來的結論, 因為它和下一次的也鐵定不會一樣, 就像前一胎嬰兒的樣貌不能拿來百分百推斷下一胎嬰兒的長相一樣。
當你在喝一杯美味的綜合果汁時,你若開始分析其中葡萄汁比例是百分之多少、苦瓜汁比例是百分之多少、蘋果汁比例是百分之多少, 那品味果汁就會變成一件非?!敖场?、制式的事情, 喝起來也一定覺得不好喝。唯有調(diào)動全身感官去享受整體味道的完美、滋味的流動, 才算是真正享用一杯果汁。
很多很好的廚師是不用食譜做菜的, 而是用他的味覺在做菜。要放多少鹽巴? 放多少醬料? 要煮多久到幾分熟? 這些都是沒辦法寫成食譜的, 因為每一次的食材不同, 吃飯的天氣不同,食器不同, 進餐空間不同, 吃東西的人也不同, 這便會產(chǎn)生不同的變化——火候是情緒、是感性, 也是理性。
也就是說, 創(chuàng)意是不可能被量化的, 不能說理性要百分之多少、感性要百分之多少, 很多都是渾然天成的, 就像左腳與右腳, 缺一不可。就像生了一個小孩, 沒辦法用小孩的身材比例來判斷小孩好或不好, 因為它是截然不同的生命體, 即便他的比例既不是黃金比例, 也不是模特兒比例, 可是他會自己去發(fā)展出很棒很好的生命樣貌......
我每次被請去當創(chuàng)意比賽評審時就很頭痛, 在評分的時候總會被要求: 創(chuàng)意占百分之三十, 技巧占百分之二十, 風格又占百分之多少, 等等, 就像把一個活生生的人拿去解剖、解析:
創(chuàng)意無法被比較、統(tǒng)計、量化、規(guī)格化、步驟化, 就像以花瓣數(shù)目、大小、色澤、氣味來比較玫瑰花與蓮花很無聊一樣; 就像在電影《快樂頌》(CopyingBeethoven) 中, 貝多芬告訴作曲新手說, 放棄調(diào)子、放棄結構、放棄有頭有尾的概念, 讓音樂自己活出來, 不要擺出嚴謹?shù)囊?guī)則, 擋住了音樂的流動與呼吸; 最好的音樂演奏家, 當他拉彈起來,會讓人覺得彷佛是泉涌般地自然, 曲子彷佛是從他靈魂透過手指流出來; 如果你還在分析音樂的結構, 就像你面對美女時卻拿著尺在研究她身體的比例。換句話說, 如果你腦中還在想結構、理性感性比例的問題, 那創(chuàng)意就沒有空間活出來。
所以不要問: 如何開發(fā)創(chuàng)意, 再將創(chuàng)意轉成實質(zhì)? 創(chuàng)意如何變生意? 如何兼顧創(chuàng)意、商業(yè)績效、制作預算? 如何在這三者間取得平衡?
創(chuàng)意就是光芒, 能讓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看得到你, 你不需要擔心創(chuàng)意如何變成生意, 因為創(chuàng)意本身就能吸引一堆商機來找你。
李欣頻
她是自由文案和創(chuàng)意工作者,被稱為臺灣“文案天后”,出版過臺灣有史以來賣得最好的廣告作品集,一本書瘋狂再版35 次; 她一天閱讀一本書,37 歲去37 個國家,創(chuàng)作能量橫跨廣告、創(chuàng)意、教育、旅行、美食、網(wǎng)絡、建筑、愛情、靈修#8943;#8943;是策劃自己人生的創(chuàng)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