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愛米麗的玫瑰》作為威廉·??思{的代表性短篇小說,講述了與世隔絕40年,深藏秘密的愛米莉小姐悲慘的一生。小鎮(zhèn)居民對她近乎殘忍的冷酷是促使其與世隔絕的原因之一。
一、小鎮(zhèn)居民對愛米莉的態(tài)度
小說中,人們對愛米莉的態(tài)度極具變化性。在故事開頭,當聽聞她的死訊時,整個鎮(zhèn)上的人都參加了她的葬禮,并帶著一種紀念碑倒下了的沉痛心情。葬禮后,人們懷著無限的好奇而不是悲傷或者同情的心情蜂擁進她的住所,爭相參觀這所沉寂許多年的房子。這從側(cè)面反映了人們對愛米莉的冷酷。人們意興盎然的是一個女人怎么操持廚房,而不是這40年來她如何一人獨自生活。
由于父親趕走了所有的求婚者,愛米莉到了30歲還是單身。對于她的這種尷尬處境,小鎮(zhèn)居民“不高興,卻不覺得出乎意料”,并理所當然地認為對其人生了如指掌。沒有人去理會她此時的心情如何,也沒有人在乎她怎么想。他們所表達的關(guān)心就是坐在百葉窗后,閑話和評論著愛米莉的生活。荒謬的是,人們對于她父親的去世感到很高興,因為,他們終于可以“同情”她了,她會找他們尋求庇護和憐憫了。一想到她除了房子一無所有,會知道生活的艱辛,虛偽的人們就由衷地興奮。
然而,這點表面的同情也隨著她與荷默伯隆的戀愛而消失。關(guān)于應遵守作為貴族淑女的責任與風范的苛責一起涌向了她。嫁給一個靠日薪過活的北方佬實在是令他們不屑與羞愧。人們不斷地說著“可憐的愛米莉”,不是因為同情,而是因為她沒有遵照他們的要求去生活。為了阻止這樁“愚蠢”的婚姻,人們毫不猶豫地從百葉窗后走了出來,并采取了自認為明智的行動:先后請來了她的牧師和兩位表親,希望這些訪客能成功勸說她放棄結(jié)婚的念頭。然而,愛米莉的桀驁不馴徹底擊碎了他們的美夢。
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的是,荷默·伯隆此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鎮(zhèn)上,而愛米莉被發(fā)現(xiàn)去藥店買了砒霜。人們堅信她會自殺,而且認為這是“最好的選擇”。冷酷到了何種地步,竟然認為結(jié)束生命是“最好的選擇”!在小鎮(zhèn)居民的眼中,她若是自殺,是維護了貴族尊嚴,是值得尊敬的!失望的是,愛米莉沒有死。她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把自己與大眾隔開,離群索居,逃離他們無盡的探尋,苛責與批評,選擇與孤獨為伴。她像圣人,而不是具有情感的人,與生活中美麗溫暖而生動的事分離開來。
二、 小說的敘述視角
小說的敘述者是小鎮(zhèn)居民之一。敘述者用“我們”第一人稱的口吻來講述整個故事。這種視角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愛米莉的自主性被忽視被干涉的處境。在“我們”與愛米莉之間,有一條很明顯的界限,后者被從這個城鎮(zhèn)隔離開來。敘述者把“我們”作為一個完整的群體,一個家庭和一個集團,而愛米莉則是一個孤立的點。以“我們”的角度來講述故事,一個外部視角下的愛米莉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有關(guān)她的內(nèi)部描寫則是沒有的。小說中的她,完全處于靜默的狀態(tài),沒有發(fā)言權(quán)。這也表現(xiàn)了整個群體對她個人的無視與冷漠。
文中只有兩次她開口的場景,其中一處是她買砒霜時的情形。甚至在這個場景中,有關(guān)她的描寫也是外部的,而沒有涉及其內(nèi)心的描寫。得到砒霜后,就好像有個人尾隨她回了家,看她打開盒子一樣。這寓意著,在這個小鎮(zhèn),人們對她的關(guān)注已經(jīng)無孔不入,她沒有一點隱私。人們的眼光就像鬼魂一樣時刻跟隨著她。約克納帕塔法郡的居民就像一群觀眾,坐在電影院里饒有興致地看著關(guān)于愛米莉的人生悲劇。他們主觀地,隨意地,冷靜地談論和評判著她。小說的敘述視角很好地襯托出了愛米莉的靜默與無助,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人們的冷酷與虛偽。
三、 群體對愛米莉的影響
人言可畏,即使像愛米莉這樣擁有堅強意志力的人。來自群體強大的好奇心與干涉力量摧毀了她的人生。人們無情地干涉她與荷默·伯隆的婚姻,雖然在他們面前她高昂著頭,顯示著高傲,但私底下,她一定冷到了心里。她被迫成為愛米莉小姐,而不是格里爾森小姐或伯隆夫人。沒有頭銜,沒有具體身份。在陰暗發(fā)霉的房子里,愛米莉的后半生作為一位拒絕承認社會進步的古板南方淑女而活著。她是“人言”的受害者。
除了愛米莉所隱藏的秘密被揭開那一刻的恐怖與震驚,讀者們是否還能感到一絲悲傷與凄涼?絕望的愛米莉,渴望著愛與溫暖,但卻又無法得到它們。她只有通過這樣絕望而畸形的方式來獲得。她被小鎮(zhèn)的居民們所深深地傷害。為了避免更多的紛擾與窺視,為了得到一份寧靜,她關(guān)上了門,關(guān)上了她生活的一切可能。那些周日的午后,人們隔著百葉窗,偷窺和談論著她。在這些言語中,沒有關(guān)心,同情或者溫暖,有的只是殘酷的好奇。
總之,人們無盡的談論,虛偽與冷酷是造成愛米莉選擇離群索居40年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表面的“關(guān)心”事實上摧毀了她過正常生活的可能。她是人言與畸形好奇心的受害者。
參考文獻:
[1]李維屏.英美現(xiàn)代主義文學概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2]陶潔編.??思{短篇小說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45.
[3]肖明翰.威廉·??思{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外語學院研究生,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