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xué),等待游戲的童年……”這首悅耳動聽的歌喚起了我對童年的美好記憶。(開篇引用《童年》的歌詞,得體流暢,生動活潑。)
童年的記憶,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曾經(jīng)的歡笑,早已化為記憶;曾經(jīng)的荒唐,此刻卻覺得如此美妙。(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形象生動,使文章呈現(xiàn)一種意象美,喚起自己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
童年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切依然那么清晰。
五歲生日那天,媽媽給我買了個大大的紅氣球。只要向天空一扔,它就會輕飄飄地飛到半空中,然后緩緩落下來,十分有趣。我總在小朋友面前炫耀它。我一邊和小伙伴追逐,一邊往空中拋氣球,氣球在空中打著旋兒,最后落在路邊的一個小水坑里。我連忙跑過去,撿起來一看,真倒霉,氣球上沾了一大片泥水。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想起用火來烤的辦法。于是,伙伴們找來了紙和火柴,把紙點著。我趕緊把沾著泥水的氣球靠近火,忽然“啪”的一聲,氣球爆炸了。大伙兒都嚇了一跳,不由得叫了起來。美麗的氣球霎時變成了碎片。等我回過神來,眼淚便忍不住流了出來……(選取自己兒時與伙伴嬉戲及烤炸氣球的趣事,動作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到位,富有情趣,似乎也將我們引入了對童年趣事的回憶之中。)
六歲那年的一天,我看見爸爸在樹下的搖椅上睡著了,便突發(fā)奇想,打算給爸爸畫一副眼鏡。說干就干,我小心翼翼地拿著毛筆,生怕把爸爸吵醒。我先給爸爸畫上一個鏡框,哎!太大了,只好先畫另一只眼睛了,咦!又太小了。我修改了半天,怎么也畫不好,索性把爸爸畫成了“大熊貓”。媽媽看了笑得前仰后合,笑聲驚醒了爸爸。爸爸照鏡后也放聲大笑起來,整個院子彌漫著歡快的笑聲。(寫“我”把爸爸畫成了“大熊貓”這一細節(jié),與眾不同,可見作者深知寫作的根源在于生活。)
童年的趣事,令我回味無窮。如今我已長大,童年的記憶卻無法磨滅。讓我們迎著風(fēng),放飛記憶的風(fēng)箏,走近我們的理想。(結(jié)尾簡潔明了,表達了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盼,這是作者對生活本質(zhì)的精辟感悟。)
總評:
本文是一篇有聲有色富有情致的佳作。文章收放自如,筆法嫻熟。開篇用人們熟悉的歌曲,給人一種閱讀的愉悅感,一下子把人們帶回到了色彩斑斕的童年,從而表明了童年的美好,難忘。接下來自然過渡到了難忘的兩件兒時趣事:烤炸氣球、把爸爸畫成了“大熊貓”。把童年時期的小故事生動地敘述出來,體現(xiàn)了趣味性。
本文語言簡潔凝練,優(yōu)美流暢,內(nèi)容好笑卻不荒唐。結(jié)尾表達了不忘過去,對未來更充滿信心和期盼的心態(tài)。文章脈絡(luò)清晰,結(jié)構(gòu)合理嚴謹,有主有次,有詳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