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題好文一半。”好的題目準確,簡潔,醒目,新穎,能引人注目,發(fā)人深省。題目擬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作文是否吸引人。閱卷時,就作文而言,首先躍入閱卷者眼中的就是文章的題目,題目是否新穎直接影響到閱卷老師對文章的評分。那么,怎樣才能擬一個既符合文章要求又具有美感且令人耳目一新的題目呢?
一、題目要具有形象生動的修辭美
靈活巧妙地運用修辭方法,能使標題新穎含蓄,精練生動,使文章錦上添花。如以“音樂”為話題作文,《心靈的變奏》《生活中的陽光》等題目,比喻新穎,使人過目不忘;《一個沒有樂隊的指揮》《一個沒有指揮的樂隊》等題目,對比鮮明,各得其妙;《人生五線譜》《愛情變奏曲》等題目,巧用借代,饒有趣味。
二、題目要具有耐人尋味的含蓄美
對一般化的題目、太實在的題目以及抽象的題目,要盡量給它們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見就生清新之感。如《人生離不開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風帆》,《談理解》可改成《搭起通往理解的五彩橋》,《走出自卑》可修飾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走出自卑》。這樣的標題含義豐富,耐人尋味,又富有啟發(fā)。
三、題目要具有反彈琵琶的發(fā)散美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有時正面無從下手,那就來個反彈琵琶。如以“苦難”為話題作文,可以擬出《珍惜你的痛苦》《敗了,多好!》等文題(打破常規(guī)認識)。再如:“我為‘南郭’叫聲屈”“我為馬謖鳴不平”(以歷史人物為對象),“變質(zhì)的母愛”(以“母愛”為話題),“家鄉(xiāng)越來越遠”(以“家鄉(xiāng)”為話題),“我敢于說‘是我錯了’”“我拒絕向乞丐掏錢”“成方圓一定要有規(guī)矩嗎”(逆向思維)等等。這類題目往往會令讀者耳目一新,產(chǎn)生讀完全文的念頭。
四、題目要具有巧用標點的形式美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zhì)和作用,并借助語境而產(chǎn)生豐富的內(nèi)涵。如江蘇某考生的作文題目《山水韻·詩詞情》,用間隔號巧妙標明山水與詩詞的關系:作者把詩比作山,把詞比作水。在此,間隔號既構(gòu)筑了山水與詩詞的橋梁,也表明了作者的思路與寫作重點,可謂煞費苦心。
五、題目要具有一波三折的懸念美
運用設置懸念、設置疑問、設置反差等手法編擬標題,可使標題形成強大的沖擊力,引起讀者的閱讀欲望,激發(fā)讀者強烈的探求興趣。如甘肅省某考生作文題目《天亮說晚安》,一反常態(tài),天亮明明該說早安,為何說晚安?從而給人強烈的新奇感、懸念感,讓人不禁產(chǎn)生讀下去的欲望。
當然,“五美定律”并不意味著擬題時一定要面面俱到。側(cè)重于一個方面仔細琢磨,多下功夫就可以擬出好的標題。
總之,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內(nèi)容和讀者情感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是讓人一見鐘情的因子。一個恰當?shù)念}目就像磁石,一下子就會吸引住閱卷老師的眼睛,激起閱卷老師強烈的閱讀欲望。甚至有些含義雋永的題目,還會使閱卷老師品味再三,久久難忘。題目擬得如何,從考試的角度來講,不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關系到作文的質(zhì)量,所以自由擬題不能等閑視之,必須在“新”字上多積累些素材,動些腦筋,下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