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克羅地亞海濱小城扎達爾海岸邊上,有一架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海浪管風琴,白色的石階下暗藏著35個大型風琴管,大海就是風箱。海水拍打和潮汐漲落,都會在風琴管中自動形成氣壓變化,美妙的樂聲也隨之產(chǎn)生。這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風琴。
海風琴建成于2005年,設計者是建筑師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在海邊長大,小時候就喜歡聆聽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響,海風琴的設計靈感也來源于此。去年海風琴獲得了歐洲城市功能公共空間獎。
請根據(jù)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這是一道自定立意的材料作文題。和一般材料作文有所不同的是,此題沒有對材料進行分析和立意取向的提示,全憑考生的“理解和體會”自由馳騁。因而準確解讀材料,就成了作文成功的關鍵。
首先,因讀生悟,巧加設問。對巴希奇的“海風琴現(xiàn)象”,可以設問如下:巴希奇的靈感是怎樣產(chǎn)生的?海風琴的精妙在于何處?巴希奇的成功給人們的啟示是什么?
其次,整體把握,抓住關鍵(詞、句)。巴希奇因長期“聆聽”海浪拍擊巖石聲而生發(fā)“靈感”,海風琴的精妙之處就在于師法自然的設想,在于“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新,由此生發(fā)的啟示(見下文)就可成為作文的取向立意。這樣就可以從中提煉出“聆聽”“靈感”“創(chuàng)新”三個關鍵詞,這一組詞語正可體現(xiàn)其中的因果聯(lián)系和辯證關系。
再次,發(fā)散思維,提煉主旨。就巴希奇的成功之路入手可立意:師法自然,可獲得靈感,走出一條創(chuàng)新之路(仿生學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就其設計海風琴的理念入手可立意:尊重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構建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就其因獨一無二的海風琴而獲歐洲公共空間獎入手可立意:師法自然,可改善生存空間,優(yōu)化人類居住環(huán)境,實現(xiàn)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后,類比聯(lián)想,構思出新。若能換一種眼光,把“海風琴現(xiàn)象”視為“比喻性”或“類比性”材料,思維就會展現(xiàn)一片新天地。就藝術創(chuàng)作而言,可立意:只有深入生活,才會有藝術創(chuàng)作的不竭源泉。就科學研究和真理探索而言,可立意:只有潛心研究探索,不斷積淀感悟,才能認清規(guī)律,在認識客觀、主觀世界中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就學生熟悉的學習求知而言,可立意:你只有傾情投入,在書山學海盡覽人類社會的無窮智慧,讓點點滴滴“頓悟”凝聚為智慧的山峰,你才會擁有奉獻社會、造福蒼生的能力和本事……
【習作展示一】
聆聽生命的濤聲 郭柳
大海時而洶涌澎湃,時而靜如處子,它的舉手投足都是音符的跳動。聆聽大海,海的歌聲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沉郁頓挫。啊,多么美妙的天籟!那個會聆聽的巴希奇真的很明智,他竟然設計了海風琴,讓大海的音符傳揚萬里。聆聽是明智的舉動,巴希奇的聆聽讓他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海風琴,成為舉世矚目的設計師,但我們?yōu)楹尾蝗ヱ雎犐臐暷兀?/p>
學會聆聽,讓我們也成為設計師,設計自己的人生藍圖,成就自己的夢想。
學會聆聽挫折,當你處于人生低谷時。挫折不會擊倒所有人,而只是擊倒弱者,留下強者。挫折的背后有樂觀和希望在放歌,懂得聆聽的人聽到了那美妙的樂曲,便會重拾信心,一舉成為強者。司馬遷聽到了,于是他揮筆寫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蘇東坡聽到了,于是他唱響了“大江東去”的旋律;史鐵生聽到了,于是他在輪椅上毅然“站”成了直立的人;桑蘭聽到了,于是她有了一輩子的不后悔,不低頭。聆聽教我們不輕言放棄,教我們直面人生。
學會聆聽追求,當你一籌莫展時。沒有一個人生來就一帆風順,如果你總感覺自己的人生不幸多于幸運,那么就去追求吧!不幸的反面正站著追求,它正在偷笑呢!學會聆聽,聆聽追求的交響曲,在一次又一次的聆聽后,起步向前,奔跑,沖刺,在追求中給幸福加分,給人生添彩。大音樂家貝多芬,中年失聰,這是多么的不幸,可他學會了用心靈聆聽,譜寫了《命運交響曲》,誓言永不低頭。聆聽教會了他追求圣潔的藝術,追求更完美的人生。
學會聆聽機遇的敲門聲,當你面臨機遇時。機遇來無影,去無蹤,讓人捉摸不透。可是機遇是有先驅(qū)的——準備。學會聆聽機遇,做好充分準備,在它到來之時一把抓住它。須知機遇向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我們應學會聆聽它的敲門聲,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書法不是偶然,魯迅的匕首投槍不是偶然,比爾·蓋茨的微軟帝國不是偶然,巴希奇的海風琴也不是偶然。你須學會聆聽,時刻準備著。
聆聽告訴我,成功不是瞎貓碰到死耗子。成功者要有順風耳,學會聆聽百里之外的風吹草動,隨時應對。
豎起耳朵,仔細聆聽,海之聲,仙之樂已被我們主宰。聆聽,神圣的舉動!
聆聽,讓你成為命運的主宰者,扼住命運的咽喉;聆聽,讓你成為人生旅途上的成功者,聽出明天的希望,聽出勝利的交響!
學會聆聽,學會爭取。
濤聲依舊,但聆聽卻漸入佳境。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37分+發(fā)展等級17分=54分
評分依據(jù)
本文從“聆聽”破門而入構思,開篇即見精彩。繼之以“聆聽挫折”轉入正文,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逆向思維的優(yōu)勢,行文如突起波瀾;再接以“聆聽追求”“聆聽機遇的敲門聲”,可謂反向鋪墊,正向增彩,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把“聆聽”的功用逐步推向高潮,讓生命的濤聲回響在讀者耳際。善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例證精當,分析辯證,行文頗有氣勢和文采,見識的不凡成就了文章的不凡,而精妙的標題也給文章增色添彩。
【習作展示二】
讓靈感為你伴舞 陳楠
如果說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剛出生的嬰兒,那么靈感就是孕育它的母親;如果說成功是搏擊長空的雄鷹,那么靈感就是它強有力的雙翅;如果說人生是一卷色彩絢麗的畫軸,那么靈感就是那神奇靈動的畫筆……
靈感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如果一個人苦心研究著自己非常喜愛的東西,那么靈感遲早要降臨到他頭上。
回想起剛才的那個夢,他自己也覺得很奇怪,想了那么長時間的排列方法都沒有想出來,卻在夢里出現(xiàn)了,而且直到現(xiàn)在還是那樣清晰。起床后,他整理好昨天晚上未收好的研究資料,然后拿出一支筆和一張紙,將夢里的化學元素排列順序?qū)懥讼聛?。他就是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創(chuàng)始人。也正是因為他,才有流傳至今的元素周期表。這種例子也絕非罕見。同樣是在夢中得到的靈感,凱庫勒將苯環(huán)中特有的連接方式用一條蛇咬著自己的尾巴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
靈感多源于你對事物的鐘情與熱愛,但如果沒有你的潛心研究,靈感即使來到你家門口也不會敲門。從某種意義上說,靈感的降臨多是長期積累而偶然得之的。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與美麗的田園生活碰撞,撞出了靈感的火花,撞出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遠;失意的蘇東坡與黃州碰撞,撞出了《赤壁賦》等名篇,撞出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毛澤東與艱苦漫長的革命生涯相撞,撞出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堅忍,撞出了“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絕唱;巴希奇與海濤交響相撞,撞出了美麗巧妙、獨一無二的海風琴,撞出了歐洲城市公共空間獎……
靈感給了你成功的機會,但把握機會的瞬間,必須由你親自完成。
如果沒有將那悠遠的意境寫下來的陶淵明,即使再美麗的田園也不會為人稱道;如果沒有將那豪情壯志吟成絕唱的蘇東坡,即使再有“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也不會令人為之傾倒;如果沒有將海濤賦予的靈感變成現(xiàn)實的巴希奇,即使海浪將礁石再拍擊一千年也不會有海風琴的驚艷面世……
付諸行動,讓靈感為你伴舞,你便能成就人生的輝煌,你便能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你精彩的一筆!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35分+發(fā)展等級17分=52分
評分依據(jù)
本文以“靈感”為構思謀篇之魂,同樣極具眼光。靈感造就了巴希奇神奇的海風琴,靈感成就了門捷列夫、陶淵明、蘇東坡、毛澤東的英名和偉績。行文舒暢而豪邁,顯得跌宕有致。開篇的比喻、排比修辭方法的使用、結尾收束的簡潔有致、題目的靈動傳神,都展露了作者不俗的筆力。
【拓展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螞蟻來到石頭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這塊石頭對它來說實在太陡峭了,螞蟻爬到一半就掉了下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但終于爬過了那塊石頭;另一只螞蟻則不然,它繞過石頭,走向它的目的地;第三只螞蟻到來,它望石而轉,也找到了豐厚的食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點撥:這道作文題的要求與近幾年話題作文試題的要求最大區(qū)別就是沒有提出“話題”,過去的話題作文以“話題”為范圍,現(xiàn)在的作文以“材料”為范圍。沒有了話題,我們就應把審題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材料上。材料既是審題的出發(fā)點,又是作文符合題意的終極范圍,所以試題一開始就提出“全面理解材料”。在試題要求上特別加上了“全面”二字,就是強調(diào)對這個材料所涉及的范圍有個清晰的認識和把握。從這則材料來看,第一只螞蟻具有頑強的毅力,不怕挫折和失敗,最終獲得了成功;第二只螞蟻則選擇了放棄,選擇另外一種方式,繞過石頭,同樣走向它的目的地;第三只螞蟻則另辟蹊徑,望石而轉,也同樣獲得了成功。這則材料對這三只螞蟻并沒有厚此薄彼的看法,它只是說明了成功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你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以其中一只螞蟻的做法來構思作文,但前提是必須全面理解材料,只有這樣,才不會偏離題意。因為材料即范圍,材料所包括的范圍,也許是材料的內(nèi)容范圍,也許是材料的含意范圍,但無論哪種材料范圍,它都將作為衡量我們的作文符合不符合題意的最后界限。我們的作文在材料(內(nèi)容或含意)范圍之內(nèi)就符合題意,反之,就偏離題意。
相關素材:
1.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百折不撓,愈挫愈勇,不達目的不罷休,多么令人贊嘆啊!陳省身執(zhí)著,成為了世人仰慕的數(shù)學大師;袁隆平執(zhí)著,成為了令人景仰的雜交水稻之父;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執(zhí)著,多年如一日鞠躬盡瘁為人民,公仆形象光耀千秋……
2.什么是執(zhí)著?執(zhí)著就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一種精神氣質(zhì)。執(zhí)著就是在我們遭到非議、誤解乃至抨擊的時候,我們能夠從容面對;就是當我們受到煩擾、誘惑、挫折的時候,我們能夠堅持自己所信仰的事業(yè),全身心地投入與傾注;就是學會擁有一顆感激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多一些感激,少一些貪婪與抱怨。
3.美國作家伊爾莎在《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的確如此,“條條大道通羅馬”,有時,另辟蹊徑,也能讓我們得到意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