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題】
平常大家關(guān)注更多的也許是“我們”,如果把視線轉(zhuǎn)向“他們”,你會看到什么,又會想到什么?請以“他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寫成詩歌;③不得透露個人相關(guān)信息。
【寫作闡釋】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他們”,不存在審題難度,每位考生都有話可說,命題者的意圖是重點考查考生的立意構(gòu)思、謀篇布局、語言表達的基本能力,考查考生的認知水平和價值觀,在審題上沒有設置障礙。該題生活味道濃厚,符合上海地域特色,有著非常好的觸發(fā)寫作點。命題意圖極為明顯,一是引導考生走出個人的狹小圈子,將目光指向他人,投向社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看待自我與他人的關(guān)系,使自我與他人達到一種和諧;二是幫助考生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改正對社會與他人持冷漠態(tài)度的行為。
【技法指津】
1.立意。要對“他們”予以準確定位,“他們”是誰?其實,除自己以外,其他人都可以理解為“他們”。“他們”應該是某一個群體,是某一類人,“他們”或者有某種共同的遭遇,或者有某種共同的鮮明特征??忌欢ㄒ选八麄儭本唧w化、明確化,這一點是寫好本文的前提。
2.文體。文體不同,寫法和內(nèi)容就有差別。比如寫記敘文,就應該通過典型事例,重點表現(xiàn)你所確定的“他們”的典型性格,表現(xiàn)“他們”的獨特情感,通過寫“他們”的故事,來感染人,教育人,啟發(fā)人。如果寫議論文,就應該通過你所看到的、觀察到的、了解到的“他們”的表現(xiàn)、“他們”的情操、“他們”的行事風格,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什么樣的借鑒,使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對個人、社會、國家有什么意義。
3.選材??忌鷳鶕?jù)平時的積累,運用獨特的視角去選擇寫作素材,當然,考生應選擇自己比較關(guān)注的、有過一定思考的“他們”來寫。盡管高考作文題一般不提倡直接表現(xiàn)社會熱點,但是這道作文題也可以寫熱點,比如農(nóng)民工、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群體,2008年初南方罕見暴風雪、四川地震等重大事件中的特殊群體,都符合作文要求。
【滿分作文一】
他們 一考生
常在夢里縈回的身影,又一次重疊,交加在皺起的眉頭上;那一個滄桑的背影,總?cè)缌z般,在心弦來回拂動,曠野的花瓣上,輕垂著晶瑩的露珠。
——題記
清晨那微弱的寒氣,將我從夢中喚醒。晨曦中的那一縷溫暖,吹走昔日殘留在眉梢的愁緒。父母的愛如陽光般照耀在我的身上,在我的心弦上奏響一支溫馨的歌,一曲重生之歌,一曲悔恨交加之歌。歌聲交錯,覆蓋,向遠方飄蕩。
……
年少輕狂,總以為自己的雙翅足夠豐滿,可以翱翔,一爭高低天地,斜掠青山,可以與強勁的海風一搏;無知與膚淺,總以為自己的思想足夠成熟,經(jīng)驗足夠豐富,可以立足這個社會,可以像雄鷹那樣翱翔在人生的藍天,俯瞰神州大地;自以為是,總以為自己可以從某個圓圈里逃脫,掙脫某個沉重的束縛,一步登天。
我以為自己可以不用歸來,我的堅決將他們的心擊得粉碎,在他們毫無防備的時候給予最鋒利的一箭,而后帶著勝利者的微笑和嘲笑,昂頭挺胸地離開。
可是,我的無知,令他們不斷地失落,傷心。我的膚淺,將自己逼進了絕望的深淵。我的無理取鬧,讓他們一次一次地失望,一次一次地落淚。
可是,我竟不知道,我的種種行為會給他們帶來那么多的傷害,我透過自己的良心,我看到他們的心在滴血,那一刻我驚呆了。
走到家門的時候,我猶豫著該不該再向前走,抬頭的瞬間我看到他們笑了,是開心的微笑。在他們欣慰地相視一笑的剎那,我的淚水如決堤之水,一瀉千里,有如江水滔滔不絕。他們?nèi)耘f張開雙臂,等待我的歸來。寒冰已溶化,雨后的天空有了一條彩虹,正燦爛地微笑著。
原野上的那朵百合花,在黎明時微笑著欣賞遠處的日出,燦爛的笑臉上,還殘留著昨日哭泣的淚痕,但是,我堅信,在風雨淚水的洗禮下,它會走得更好,我也堅信,有一個承諾,我會用我的一生去實現(xiàn)。
那哭泣的百合花,又一次綻放了。
后記: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真的很愛你們,我很感激你們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
“下輩子,不要讓我再做你們的女兒,好嗎?”
希望你們理解,我真的很愛你們,但我不想在來生還這樣地打擾你們,無論如何,我都要努力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來生,我愿犧牲我的生命,向上帝換取幸福,作為禮物送給你們。
我愛你們。
【滿分作文二】
他們 一考生
我知道他們一定在考場外等著。他們不像母親們那樣聚在一起談天談地。他們總是靜靜地坐在某個角落,抽著煙,不時看看學校的大門,考慮著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切順利。他們粗糙的指間有著煙熏的痕跡,臉上刻著令人心疼的歲月印跡。他們,便是父親。
我們小時候最愛的還是他們。他們什么都會,會騎著那“吱呀”響的“老坦克”,帶著我們?nèi)ヌ炷虾1?;他們會抓蚱蜢和金龜子,然后讓我們騎坐在他們肩頭,到處炫耀我們的成果;他們會在“六一”節(jié)的時候,帶著我們往人堆里擠,在悶熱的天氣里,排著長長的隊坐過山車。我們從不擔心會受傷,因為他們無比強大,好似一棵樹,扎根在我們心里。即使我們只知道兒童節(jié)與母親節(jié),即使我們有悄悄話只跟母親說,即使我們從未對他們說過愛,他們依然無欲無求,用極少的語言去表達他們那溫暖的愛。
我們是否知道他們的生日?知道他們的鞋碼?知道他們最大的心愿?……也許我們只想到自己,知道他們會燒我們最愛吃的菜,知道他們會在我們生日時送來最貼心的禮物,知道他們鼓勵我們好好讀書……
他們的偉大與愛都是默默的。在母親焦急打電話尋找晚回家的我們時,他們會默默地在小區(qū)門口等我們,我們一定看到了。他們會在我們摔倒時,默默地站在旁邊說:“自己起來。”我們一定看到了。他們堅強而無私。在四川地震時,北川中學的操場上,躺著一具具孩子的尸首,他們則壓抑著無比的悲痛,扶著幾近崩潰的妻子,尋找著自己的孩子。而另一群父親,他們肩負重任,在災難之地救死扶傷,他們聽著自己孩子遲來的問候,微仰起頭,努力地抑制著自己的思念,說:“別太想我,我很好?!?/p>
他們,永遠如此沉默,不讓我們看到悲傷,不讓我們看到眼淚。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予了我們,卻從不說愛我們。
他們是父親,偉大而隱忍。他們是父親,這個世上最愛我們的男人。也許,我們走出考場時,該給他們一個擁抱。我想他們,直至老去也會銘刻于心。
【滿分作文三】
他們 一考生
在城市的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qū),飽經(jīng)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nóng)民子弟?抑或是農(nóng)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xiāng)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jié)。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隨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扎下了根。
于是,他們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數(shù)不清寫字樓的層數(shù)。繁華的現(xiàn)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卻在他們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墒菂s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qū)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背負起不屬于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此時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市場勞作;午夜醒來,眼中城里的星空沒有家鄉(xiāng)的明亮;他們悄悄許愿,希望明天他們所在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起水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從他們的言行之中,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曾有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小姑娘,學成后是否會回到家鄉(xiāng)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地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為數(shù)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jīng)有好多視線轉(zhuǎn)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啟示錄】
據(jù)說在宋代,有一次,主考官出的題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樣把這個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人在崇山峻嶺間畫上一座古廟,有人在茂密叢林中伸出廟的一個角,或露出一段殘垣斷壁,但主考大人都不甚滿意。只有一位畫家獨辟蹊徑:畫面上畫有崇山、清泉,還有一個老和尚正將泉水舀進桶里。畫和尚而不畫廟,有和尚則必有廟,這就把這座古寺深深地“藏”起來了,真是別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稱絕。寫文章選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選材上的獨特,往往會讓你的作文脫穎而出。
作文一:作者沒有平實地記錄生活的原生態(tài),而是采用一種虛實相生、景情相融的筆法,調(diào)遣如詩如畫的語言,刻畫生動感人的細節(jié)場景,把自己的叛逆和父母大海般包容的胸懷極其逼真地抒寫了出來。如“原野上的那朵百合花,在黎明時微笑著欣賞遠處的日出……”形象而又詩意地表現(xiàn)了自己經(jīng)過挫折,重獲父母之愛后的快樂。這是非常高明的一種筆法。
作文二:當大多數(shù)人在贊揚母愛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地隱去父愛,忽略父愛,因為父愛來得隱忍,來得晦澀,甚至來得悄然無聲,不著痕跡,但恰恰是這種隱忍、悄然無聲、不著痕跡的愛,有時卻是刻骨銘心,驚天動地。該考生的確懂得這層深意,把偉大的父愛抒寫得深刻而感人。
作文三:該考生將視線投向了社會的弱勢群體,在立意上就顯示出了某種程度的大氣,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心中那濃郁的人文情懷。在時下升學競爭如此激烈的背景下,考生不是一心只讀圣賢書,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深入內(nèi)心去思考,關(guān)注民生,關(guān)注社會,著實讓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