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論晉商問題之前,需要討論什么是“黑社會”,因為,現(xiàn)代社會的“黑社會”與近代的“黑社會”是有所區(qū)別的。
在中國,有一個事實,就是在中國歷史上,能在殘酷斗爭中活下來,還能打垮對手的組織,往往都有“黑社會化”的過程。翻開歷史,歷次政變、謀反、持久成功的梟雄幫派、團隊、教派的組織,都有極強的“黑社會化”特征。
研究人員劉仰在自己的博客里面提出了這樣的觀點:黑社會的唯一目的是獲得財富。以獲得財富為目標的黑社會有幾個特點,一是他們有一套不同于正常社會的管理方式和操作方式;二是長期與正常社會相伴;三是,正常社會的某些管理弱點和空缺正好成為他們的生存空間,因此,真正的黑社會并不打算推翻正常社會的現(xiàn)行政權和制度。黑社會與正常社會的關系就像是一個機體里的寄生蟲,正常社會如果死了,黑社會也沒法活。黑社會與正常社會的矛盾并不在于政權本身,而在于生存的手段和方式,用正常社會的標準來說,就是“合法”還是“非法”。
中國以前沒有“黑社會”這個詞。“黑社會”這個概念以及這個詞匯,是隨著西方文化一起傳到中國的。中國歷史上,最接近現(xiàn)代“黑社會”概念的是“幫會”。但是,現(xiàn)在的“黑社會”概念是貶義的,而在中國古代,“幫會”并非完全都是貶義的。
劉仰分析了幫會與黑社會的淵源:中國古代最早出現(xiàn)的幫會,其實都是商幫,都是結成團隊一起做生意的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安居樂業(yè)為上,不太主張遷徙。但是,社會的繁榮和發(fā)展,離不開商品流通,因此,中國古代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有以販賣商品為生的商人。在交通不便的狀況下,長途販運、跋山涉水,要冒很大的風險,因此古代商人較少單獨的個人行為,尤其當販運數(shù)量巨大,或者治安保障較差的路線,大多成群結隊,由此形成所謂商幫。
古代商幫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陸運,一般是指不同地區(qū)之間自發(fā)的商品流通,例如絲綢之路上的駱駝商隊,西南地區(qū)的茶馬古道上的馬幫,西北地區(qū)農業(yè)與牧業(yè)交流的“走西口”等。這是中國古代最具市場化特征的商業(yè)形式。第二類是水運,也叫漕運,一般是半官方的。
各種商幫之所以會成為類似“黑社會”組織的前身,是因為從事商幫活動的這些人徹底離開了土地,擺脫了以鄉(xiāng)村為主的生活方式。對于中國社會最普遍的鄉(xiāng)村生活,古代中央政府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包括文化、教育、稅收、法律等等。但是,對于那些離開鄉(xiāng)村從事商業(yè)販運的人來說,古代政府的各種保障是非常欠缺的,加上中國傳統(tǒng)社會長期重農輕商,造成商人的地位低下,因此,各類商幫不得不自我建立一套規(guī)范和制度,以便長期地生存下去,也使得商業(yè)活動能夠正常開展下去。
由于漕運對于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性最終超過了陸運,因此,以漕運為主導而產生的幫會傳統(tǒng)就成為正宗?!敖币辉~基本上是中國古代幫會的代名詞,“碼頭”一詞也是中國古代幫會最重要的行話之一。這兩個古代幫會的行話現(xiàn)在都成為黑社會的術語,它們的起源都來自于漕運。
那時的商幫一般都不會為非作歹,他們的存在方式主要是在政府顧及不到的地方自我維持和發(fā)展著。某種程度上,商幫自我形成的一整套規(guī)范和制度還是非常優(yōu)秀的。即使我們今天使用“江湖”、“碼頭”這樣的切口時,也不完全是貶義的,這種狀況其實是由古代商幫的特點決定的。
我們現(xiàn)在很多商人和商業(yè)場所都供奉的財神,最早就來自商幫的傳統(tǒng)。中國的財神有幾個,關公是最重要的一個。關公作為財神其實是商業(yè)的保護神,他并不能產生財富,只起到保護的作用。關公作為財神,突出了中國古代商幫的幾個特點,一是祈禱安全。有關老爺?shù)谋Wo,便能抵擋強盜和其他危險。二是忠義團結。桃園結義的異姓兄弟能夠保障商幫內部成員的忠誠,為了整體利益,彼此奉獻犧牲而毫無怨言。三是道德旗幟,這一點非常重要。中國古代的統(tǒng)治者對于秘密結社大都高度敏感,而關公是政府倡導的道德形象,商幫將關公奉為神靈,某種程度上就是接受政府的管制,以顯示自己不會犯上作亂。中國古代其他的財神也都反映出那個年代里商業(yè)活動的道德標準。例如比干,傳說是商朝的一個大臣,被商王挖心而死。比干這個財神突出的就是他沒有心,演繹之后就是沒有私心,絕對公平。另一個財神灶王爺,也叫趙公明,是一個瞎子,意思是說他不會受到利益的誘惑,只憑良心辦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古代中國的商業(yè)幫會都將道德標準放在利益之上。
古代商幫供奉財神的傳統(tǒng),在今天某些黑社會那里,依然存在,包括在關公(有些是祖師爺)面前結拜發(fā)誓的手續(xù),幫會的幫規(guī)等等,都是古代商幫傳統(tǒng)的延續(xù)。
中國古代商幫向現(xiàn)代黑社會的轉變,發(fā)生于清朝晚期。雖然自宋元起,就有人提出以海運代替內河漕運,但是,由于技術條件的局限,一直沒有實現(xiàn)。清朝晚期,隨著西洋鐵制火輪的出現(xiàn),海運的優(yōu)勢明顯超過了內河漕運。于是,幾百萬的漕運工人,除了一小部分轉為海運工作外,大多數(shù)人一下子失去了生計。運河沿岸很多過去繁華的商埠也突然衰落。西洋火輪不僅以海運代替了漕運,而且在中國各地的內河航運中開始了競爭,也剝奪了一大批傳統(tǒng)航運行業(yè)的生存空間。清朝政府那時候根本無力幫助這些“下崗工人”,這些被時代拋棄的漕運工人不得不利用原先的組織結構,轉化為真正為了謀生“不擇手段”的黑社會。而且,他們中的有些成員也利用了社會重大轉型期的機會,占據(jù)了社會管理的空缺,將自己“做強做大”。
即使在那個年代,已經向現(xiàn)代黑社會轉化的幫會,也不是西方概念下真正徹底的黑社會。這些幫會還延續(xù)著古代商幫自覺形成的社會責任,帶有不同程度的政治傾向。青洪幫、哥老會、袍哥等幫會組織后來成為孫中山推翻滿清政府的重要力量,也就不足為怪。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些幫會也同樣表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精神。中國的幫會真正成為違法亂紀的黑社會,是在香港、臺灣等地區(qū)發(fā)達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形成的。
現(xiàn)在一般意義上 “黑社會”一詞譯自英語和日文。在英語中,“黑社會”的基本含義是“地下社會”,即under-world society,其最初特指“秘密從事賣淫、盜竊等非法活動的社會集團”;后來,其含義才逐漸抽象化,而概指現(xiàn)代意義上的黑社會?,F(xiàn)代意義上之“黑社會”,基本含義具有以下三種:一是指相對于主流的公開社會的“地下的、秘密的、隱藏的社會”;二是指“某一社會群體具有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特點”;三是指“對社會的非法控制”。
必須強調與申明的是,在本文里面的“黑社會”并非指現(xiàn)代西方概念下的真正徹底的“黑社會”。
基于此,回過頭來,我們來看晉商。
現(xiàn)在的人們談論晉商,更多地是談論其票號。在許多人眼中,晉商就是票號。因為,票號能夠代表晉商的輝煌與巔峰。但是,晉商的票號,讓我們從里面可以看出許多的特色來。正如前文所言,晉商之所以能夠稱雄神州,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黑社會的特征是必然的色彩。
晉商票號是怎樣起源的?有一個傳說廣為流傳:顧炎武創(chuàng)立票號。
晉商票號的起源和發(fā)展,特別是初期的發(fā)展,始于民間,是寫不進官方正史的民間歷史。也正是基于此,關于晉商票號的起源才在學術界多有爭論。其中最傳奇的說法,是說票號的起源緣于傅山與顧炎武的謀劃,他們發(fā)現(xiàn)了李自成留在山西的藏金,于是組織起票號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反清機構。侯文正先生研究整理出的“傅山年譜”中,在傅山70歲的條目下,有這樣一段話:“謝國楨《顧亭林學譜》引章炳麟《顧亭林軼事》云:亭林先生45歲時往山東,七十歲歿于山西曲沃,中間游歷北方諸都,歲無三月之淹,而所至未嘗匱乏。世多謂其墾田致富,近聞山西人言:亭林嘗得李自成窯金,因設票號,屬傅青主主之。始明時票號規(guī)則不善,亭林與青主更立新制,天下信從,以是饒于財用。清一代票號制度,皆亭林、青主所創(chuàng)也……然則發(fā)金置號之說,似非無因。”侯文正又做了如下按語:“今山西民間耆舊,猶有傳傅青主與戴廷設票號、且戴廷為之經營事者。顧、傅、戴創(chuàng)設票號,容或有之,姑附于此,俟考?!鼻靶┠?,臺灣中華書局出版的《傅青主先生大傳》,系臺灣學者方聞所著。書中也有傅山先生與顧炎武一道,秘密創(chuàng)建山西票號,在全國調動資金,以圖謀進行反清復明的秘密工作一說。
范衛(wèi)峰先生曾在一篇題為《晉商真相》的文章里面如此寫道:
傳說不同于歷史,可是,傳說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不見諸文字的歷史真實。很多時候,傳說比官方編修、白紙黑字的“史實”更史實。票號管理的高度自閉、嚴密控制,已經產生了某種“黑社會化”傾向。它實在太不像一個企業(yè)了,更像一支秘密軍隊、一個地下幫派。很多人不相信是商人構建了這個復雜嚴密組織,寧愿將之歸功于顧炎武——這個當時中國最有聲望、學問和抱負的頭腦。正是這種“黑社會化”的管理,給票號帶來的短暫大繁榮,更注定了它的毀滅之路。這幾年的幫閑文人總結的“儒商”、“誠信”、“創(chuàng)新”、“仁義”等,與票號的真相其實相距太遠。
晉商的起源傳說,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晉商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的背景,有很深的“黑社會”印跡。
我們再看晉商的敬仰與道德。
關公以“忠義”著稱于世,他很早就成為晉商崇敬仰慕的對象,因為關公的身上正體現(xiàn)了晉商所需要的商業(yè)道德及精神支柱。因此,眾多的山西商人不僅在店鋪與家中虔誠地供奉關圣,還在各地的晉商會館專門為他修殿供奉祭祀。后來,晉商們又把關公當作財神加以朝拜,把他奉為商人的保護神,這一觀念隨著晉商足跡走遍天下而在全國各地流行。晉商討論重大商事,都是聚集在關帝廟前,祭祀完后再具體討論,這就是以關公的忠義來衡量和規(guī)范晉商的商業(yè)行為,維護良好的商業(yè)美德。
而這一點,正是我們上面所分析的,晉商具有“幫會”,也就是“黑社會”鼻祖的所有特點。
從前看過一句戲言:黑社會的管理是最有效率的管理之一。晉商的票號恰恰深得其髓。
“黑社會”作為一種組織形態(tài),有其組織體內部的系統(tǒng)結構與“法律”。這種結構具有更大的規(guī)模、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影響范圍和更強的運作能力。在其內部,有至高無上的首領,上下等級森嚴,還有嚴格的“家法”,作為組織運行的規(guī)范。并且,黑社會組織還形成共同的文化習俗。黑社會所謂的“法制”,具體體現(xiàn)為其所謂的行為習慣、“幫規(guī)”、“家法”、“規(guī)章制度”等,其內容主要是規(guī)定內部結構、行為方式和組織紀律等。例如,明確規(guī)定組織的宗旨、目標、紀律以及獎懲措施等內容;同時也可能涉及對外行動、對外部人員的處世方式等內容。“黑社會”所謂的“科層制”,是指作為一種“政治上層建筑,”其內部建立起了層次分明、等級有序并且自成一體的管理架構;在縱向上,整個組織系統(tǒng)猶如金字塔,其底部為絕對被支配的基本成員,而頂部則是最高權威和絕對領導者,中間層次為中層領導者,上下等級森嚴不可逾越,下級服從上級,上級擁有對下級的絕對權力;在橫向上,黑社會內部組織分工嚴密,職能機構齊全,有權力機構和執(zhí)行機構,嚴格實行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能夠保證黑社會組織生存及其活動有效運轉。
由此我們來看晉商票號的組織管理,與“黑社會”內部的組織管理模式進行一一對比。
晉商票號能經營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有較為嚴密甚至嚴厲的人事管理制度。開票號的財東是山西人,票號的所有人員,從大掌柜到伙計學徒,一律山西人,概莫能外,而且主要分布在平遙、祁縣、太谷、榆次、介休、蒲州一帶。 不用家人和親戚,是晉商的一個非常嚴格的不成文規(guī)則。當?shù)厝酥?,人品性情如何,口碑俱在,尤其是進入票號必有鋪保,保人狀況如何有著很大作用。頡尊三在《山西票號之構造》一文中介紹了“同人擔?!钡膬热荩骸笆褂猛?,委之于事,向采輕用重托制,乃山西商號之通例,然經理同人,全須有殷實商保,倘有越軌行為,保證人負完全責任,須先棄抗辯權。保證人與被保人之關系,如無特殊牽連,最不易找。倘保證人中途廢歇,或撤保,應速另找,否則有停職之虞。”
在票號內,有嚴格的等級體系以及與等級體系相配套的分配體系。
山西票號實行三級上下負責的權力結構:大掌柜對財東負責,受財東監(jiān)督和管理;票號員工對大掌柜負責,受大掌柜的全權監(jiān)督和管理。大掌柜在票號內有無上的權利,實行高度集權制度,人事和業(yè)務都由大掌柜一人定奪,財東不干涉票號的日常經營管理;大掌柜每年年終向財東匯報盈虧決算,財東根據(jù)業(yè)績對大掌柜進行獎懲,如果成績顯著,則加股加薪,如果不稱職則減股減薪甚至辭退。
在進人時,“票號以道德信義為根據(jù),前已言之,故選用職員,養(yǎng)育同人,非常慎重。當練習生,求人說項之時,恐有不良遺傳,必先問其上三代作何事業(yè),出身貴賤,再偵詢本人之履歷、資格,當面測其智力,試其文字,如屬合格,擇日進號。為鄭重人格起見,名曰‘請進’,即明白宣示個個同人有升經理之資格,使其得以安心服務,隨處發(fā)揮智能,果為杰出人才,短時間即可得到相當職務。促其實地工作,造就常識經驗,否則一年之內,開除出號,令其及早另圖別業(yè),恐一延長,徒誤彼之青年時期。”這就有點類似于“黑社會”、“幫會”在進新人的時候要問清底細,了解他的社會背景,如此,方才能保證進入者“根正苗紅”。
在這三年中,除了業(yè)務方面的訓練外,票號還要對學徒施以道德方面的訓練,如重信用、除虛偽、節(jié)情欲、敦品行、貴忠誠、鄙利己、奉博愛、喜辛苦、戒奢華等。三年后,如經考驗證明其人確實可用,便由總號派往分號重用。職員須訂立從業(yè)契約,并劃出明確等級,收入懸殊,定期考察升遷。在山西商人中流傳著這樣的學徒工作規(guī)矩:“黎明即起,侍奉掌柜;五壺四把(茶壺、酒壺、水煙壺、噴壺、夜壺和條帚、撣子、毛巾、抹布),終日伴隨;一絲不茍,謹小慎微;顧客上門,禮貌相等;不分童叟,不看衣服、察言觀色,唯恐得罪;精于業(yè)務,體會精髓;算盤口訣,必須熟練;有客實踐,無客默誦;學以致用,口無怨言;每歲終了,經得考驗;最所擔心,鋪蓋之卷;一旦學成,身股入柜;已有奔頭,雙親得慰?!?br/> 山西票號的一切有關業(yè)務管理、職工待遇和經營紀律等方面的制度,都是由號規(guī)這一“家法”來確定的。票號中有“上下班”的說法?;镉嫳慌赏痔柟ぷ鞣Q為“上班”,由分號回到總號稱為“下班”,班期一般為三年。在此期間,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禁止私自回家。號規(guī)甚至規(guī)定伙計上班時所帶衣物必須經過檢查。下班時,必須先至總號報到,要核實所帶衣物與上班時是否有出入。
現(xiàn)在的公司、工廠,只對員工擁有八小時的支配權,八小時之外,員工去跳舞、讀書、打架、戀愛,那是私生活,公司無權干涉。黑社會不同,它要擁有你的全部時間,甚至生命?!爸灰M入社團一天,就永遠是社團的人”。它不但要控制你的工作,還要控制你的娛樂、你的生活、你的家庭,甚至你的興趣愛好和思想。號規(guī)規(guī)定不準接眷外出,不準在外娶小納妾。比如說外出,你到外地工作是不許帶家眷的。那你說過去不帶家眷,可以娶小老婆,舊社會可以娶小老婆的。票號它有規(guī)定,你在外地是不許娶小老婆的,不僅不許娶小老婆,而且晉商嚴格規(guī)定:就是你在外地工作,娶老婆一定要回山西,娶一個帶醋味的女孩子,不能在外面娶,娶就要娶山西人。比如你在四川工作,你看到一個四川姑娘挺好,你說跟她結婚吧,帶回山西來,那是不行的,你敢娶,立馬就把你開除了,所以要回來。你看這些要求就有點苛刻了,都有點違背人性了啊。當然,更不許吃花酒,就是說你要到什么歌舞廳這種地方是絕對不能夠去的。不許貪污,不許盜竊,不許懈怠號事,就是不許在里邊干活磨洋工,不許假公濟私,不許私自貸款,等等等等有“十不準”。 就連寫信,“組織”上都是嚴加控制的。所有的職工,一律不準給總公司寫信,如果是公事,必須由指定的老大寫給指定的人。如果是私事,也只能寫開口信,不能寫封口信。這是防止地方諸侯和“朝中大員”拉幫結派,干出讓老大不高興的事。 在票號里面,經理有無上之權力,不論是用人還是業(yè)務管理,均由經理通盤定奪?!耙坏┐_定經理人選,財東則將資本、人事全權委托經理負責,一切經營活動并不干預,日常盈虧平時也不過問,讓其大膽放手經營,靜候年終決算報告,始終恪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道。經理頗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自由,一切經理便宜處置?!吧轿髌碧枌嵭械氖恰翱偺柎笳乒癃毑弥啤?,必須得到總號的指示,分號才能運營。
晉商票號長達一百年左右的經營時間里,每一位票號商人從做小伙計開始,就一再被告誡“深藏不露、嚴守機密”是票號業(yè)中最大的美德。他們的一生都被最嚴格的商業(yè)紀律約束著。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不論是歡樂還是悲傷,關于票號的一切,都被小心翼翼地收藏在這些高大的院墻和厚重的大門之內。對于這些號規(guī),如有違反者,無論身份職務,一律嚴加處理,直至開除出號。山西票號之所以能稱雄金融界百余年,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制定的號規(guī)極為嚴密。這種嚴密的號規(guī),完全可以與一個“黑社會”的“幫規(guī)”一比高下。
黑社會有黑話、學術圈有術語、理論界有模型公式,票號里也有他們的暗號和密碼。票號“認票不認人”,防偽的手法層出不窮,極為保密,外界難以得知。后來盛宣懷辦中國通商銀行,拼命挖山西票號的熟手;袁世凱開辦銀行學堂,也從山西招了六十個票號學徒。這些黑話式的手法,除了防偽的作用,還是不讓其他商人沾手這門生意的“護城河”。
“黑社會”管理制度是蘿卜加大棒的。“黑社會”的蘿卜就是利益,很多人加入“黑社會”的初衷就是為了獲取超額利益甚至不勞而獲。正如電影《以和為貴》中吉米仔對鄧伯說的:大家入黑社會都是為了拿點小便宜。 “黑社會”組織正好是利用了人的這種貪婪本性對組織進行管理。這也是這套管理的成功之處,針對人性最基本的需求進行組織管理。
我們來看晉商票號的“胡蘿卜”。 頂身股與財股共同參與紅利分配,這是山西商人的一大創(chuàng)造與貢獻,表現(xiàn)了晉商的魄力與精明。這表明: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奮斗,你就能成為商號的股東,就能出人頭地,成為富人。正是在這種誘惑之下,三晉俊秀子弟才要千方百計地進入大商號,為實現(xiàn)股東之夢而努力工作。凡山西商號中的掌柜、伙計,雖無資本頂股銀,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力頂股份,而與財東的銀股(即資本股)一起參與分紅,但頂身股不承擔虧賠責任。總經理身股多少由財東確定,商號內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分號掌柜、伙計是否頂股、頂多少股,由總經理決定。身股的多少按照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確定。總經理一般可頂?shù)揭还?即10厘),協(xié)理、襄理(二掌柜、三掌柜)可頂七八厘不等,一般職員可頂一二厘、三四厘不等,也有一厘以下的。但不是人人都能得到頂身股,而是有一定資歷者方可頂身股。例如,大盛魁商號頂一二厘生意者,可管點雜事;接待客商等;頂三四厘生意者,可在柜上應酬買賣,但大事尚不能做主;頂五厘生意者,已有一定的做買賣經驗,貨色一看就懂,行情一看就明,生意能否成交,也敢一語定奪。頂七八厘者,已是商號的里外一把手,或來往于總號、分莊之間,盤點貨物、核算虧盈,或奔波于天南海北,拍板大宗交易;頂九厘生意者,日常營業(yè)不管,專決斷重大疑難。大盛魁比較特殊,沒有頂整股的,最高九厘。
所謂賬期,即分紅期。光緒以前一般是五年為一個賬期,以后是四年,也有三年一個賬期的。凡伙友頂身股者,一般須在號內工作達三個賬期的時間,工作勤奮,無過失的,才由經理向股東推薦,經各股東認可,然后將姓名、所頂身股數(shù)額載入“萬金賬”,才算正式頂上身股。頂身股后,倘有越軌行為,除重大案情開除出號和賠償損失外,如屬小節(jié)可原者,酌情處分,減少身股數(shù)額。
頂身股者,每年可按其所頂股份領取一定數(shù)量的“支使銀”,又稱應使銀。每股多者四五百兩,少則一二百兩,分四季支用,到賬期分紅時,無論應支多少,概由各人應得紅利內扣除,上至經理,下至伙友,一視同仁。倘營業(yè)不好,無紅利可分,則頂身股除每年應支銀由號內出賬外,毫無所得。沒有頂身股的伙友,則按年支給薪俸。大致最初年薪一二十兩,以后按成績優(yōu)劣逐年增加,有十余年歷史者可達80-100兩,這時就有資格參加身股了。
不光活著的時候能夠分紅,死了也能賺錢。頂身股者死后,各商號、票號一般仍給一定優(yōu)惠,即在一定時間內照舊參加分紅,稱“故身股”。大致經理故后享受八年的紅利,未任經理者享受七年的紅利,頂身股八九厘不足一分的享受六年紅利,頂身股六七厘者享受五年的紅利,頂身股四五厘者享受四年的紅利,頂身股三四厘者享受三年的紅利,頂身股一二厘者享受二年的紅利。對本號經營立有特大功績者,還可再增一二個賬期的分紅。
在光緒32年協(xié)成乾有工資的職工中,33%的職工有頂身股。一開始,銀股比身股多,身股只相當于銀股的一半左右,到后來,身股的數(shù)量已經超過了銀股。1906年,協(xié)成乾票號身股的數(shù)量,達到銀股的130%;1908年,大德通票號身股的數(shù)量是銀股的120%,這一年,郝荃、高鈺、呂永和三人的身股,達到了每人一股。
當時票號的一股,在財富上不同于現(xiàn)在上市公司的一股。1908年,大德通的銀股總共才20股。1908年的大德通每股分紅是2萬兩。2萬兩是什么概念?清朝一個親王,每年的俸銀是1萬兩左右,一品文官的年薪才180兩銀子。由于工資低開銷大,清朝公務員屢次以養(yǎng)廉銀的形式加薪,一個總督的養(yǎng)廉銀,達到了13000-20000兩之多,巡撫的有10000—15000兩,知府的是幾千兩,都還趕不上大德通掌柜的分紅。
這種制度的設計者,的確是個天才,他的目的就是讓人承認:為票號賣命,值!就像專門為滿足那些加入“黑社會”的初衷而設計的一樣——讓你在甘愿賣命的同時會獲取超額利益甚至不勞而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晉商是按照“黑社會”的管理模式與思維來進行組織的。也正是如此,晉商方馳騁商場五百年,“黑社會”化的組織管理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