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光
題目展示
請以“藏在心中的記憶”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寫作點撥
這是一道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的作文題。題目“藏在心中”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某段生活、某種經(jīng)歷、某件事情、某些人物深刻的印象和記憶,以至于難以忘懷。根據(jù)文題的特點,寫作時宜采用第一人稱,側(cè)重對自己思想感情的抒發(fā)。所選內(nèi)容應與你的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guān)系,這些事情不一定很大,但一定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當時或后來對你產(chǎn)生過很大影響,因此使你久久不能忘懷??筛鶕?jù)這些來補好題,所補充的內(nèi)容即題目的中心語,既是文章的線索,也是文章的重點,全文內(nèi)容都要圍繞它來寫。
此類文題通常以倒敘開頭,引出回憶。開頭要簡潔,快速入題,重點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這些事應有一定的震撼力,讓人覺得觸動大,烙印深,這樣才能突出“藏在心中”。對一些打動人心的場面、人物要進行細膩生動的描寫,反復加強印象,還應有一些必要的環(huán)境烘托或側(cè)面描寫,以突出主體形象。最后,“藏在心中”的感情還要依靠議論、抒情來闡發(fā)。
中等文
藏在心中的那雙泥腳
吳茗
常常在夢中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景:父親赤著腳,健步如飛地走在碎石路上,我提著鞋在后面拼命追趕,嘶聲喊著:“爸爸,給你鞋……”然后忽然從夢中驚醒,淚水己打濕了枕頭。父親已不在人世了,再也聽不到我的呼喚了。
父親祖輩是農(nóng)民,他和許多農(nóng)民一樣,夏季總是喜歡打著赤腳。在稻田里干活時,那厚厚的腳板,粗糙的皮膚,和泥土的顏色一樣。粗大的腳在泥水中踏進、拔出,是那么輕松自如。
[由夢境寫起,段末最好點出父親的赤腳給自己的印象深刻。]
小時候,對父親不穿鞋的樣子,倒不覺得怎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赤腳很不雅觀,漸漸地開始覺得這雙腳既土氣又難看了,實在不愿讓它與我同行。一天下著大雨,父親同許多家長一樣來接自己的孩子。當我走出教室,一眼見到爸爸的一雙笨拙的大腳,我很生氣,以至回家的路上我沒跟他說一句話。
[此處應具體寫出兒時對父親的腳的印象。]
就為這,我謝絕了他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護。我不愿讓同學見到他那副模樣。尤其是我上了中學,住在宿舍里,每隔一段時間他便帶著些吃的東西來看我,但每次總是那副樣子。同宿舍的女生們暗暗發(fā)笑的神態(tài)令我見到親人的喜悅瞬間變成了不快。
[“生氣”宜改為“羞愧”。]
[此處應以細節(jié)描繪出父親當時的神情與動作。]
[此段中的“謝絕”應改為“拒絕”。]
一天黃昏,父親又來看我,我看見他光著又粗又笨的腳,頓時大聲嚷道:“以后穿鞋來好不好?”
父親愣住了,他從提袋里面拿出一些蘋果,塞給了我20元錢。
“拿去,照顧好自己,天晚了,我該回去了?!毕﹃柊迅赣H矮矮的軀體拉成了瘦又長的影子,我突然發(fā)現(xiàn)父親的背已駝了,腳步蹣跚,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壯實有力了。
[“父親的腳”為什么會經(jīng)常引起我的思念?我對父親的感情僅僅是思念嗎?]
再次來看我時,父親腳穿一雙新皮鞋?!澳憧?,這雙鞋好不好看?”那聲音是掩飾不住的喜悅與興奮。而這時我卻仿佛失去了什么??吹竭@不協(xié)調(diào)的鞋與腳,我的心在流淚。此后不久,父親就不幸病逝了,這雙嶄新的鞋成了父親的遺物,常常引起我對父親的思念。
病因探究
要寫好這個文題,重要的是兩點:一是真情,二是體驗。此考生寫作本文時還是付出了自己的一腔真情的,所選的材料也較為感人,但需要指出的是,輕描淡寫是抒寫真情的大忌。情感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傳遞,往往是靠一個眼神,一種行動,或一句話語來完成的。要想寫好人間真情,就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文中畫橫線處就需要去濃墨重彩地描繪。所謂體驗,就是要善于從平凡普通的生活中,觀察出對生活的認識、對成長的感悟。本篇作文篇末若能集中一點,于質(zhì)樸中見深刻,引申出“美的真諦是樸實與自然。”這份“回憶”的分量就不一般了。
文章以“父親的腳”為線索,寫了由小到大“父親的腳”在自己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但結(jié)尾部分沒有精心設計,有所欠缺,需要加以補充。結(jié)尾應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具有一種回環(huán)之美,同時表達出更深一層的含義,以此來帶動讀者情感上的飛躍,給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深化主題,升華意境。
升格文
藏在心中的那雙泥腳
吳茗
常常在夢中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景:父親赤著腳,健步如飛地走在碎石路上,我提著鞋在后面拼命追趕,嘶聲喊著:“爸爸,給你鞋……”然后忽然從夢中驚醒,淚水已打濕了枕頭。父親已不在人世了,再也聽不到我的呼喚了。然而他那雙赤腳卻總在我眼前浮現(xiàn)。
[由夢境寫起,爸爸的赤腳常常入夢,言印象之深。]
父親祖輩是農(nóng)民,他和許多農(nóng)民一樣,夏季總是喜歡打著赤腳。在田里干活時,那厚厚的腳板,粗糙的皮膚,和泥土的顏色一樣。粗大的腳在泥水中踏進、拔出,是那么輕松自如。
小時候,對父親不穿鞋的樣子,倒不覺得怎樣。當他背著我趟過小溪,繞過小山,送我上學時,我感到這雙腳既平穩(wěn)又有力,心里充滿了安全感。
[“平穩(wěn)有力”是兒時對父親的腳的印象。]
[長大的“我”已變得虛榮,父親“既土氣又難看”、“又粗又笨”的赤腳令“我”“羞愧”、“不快”。]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赤腳很不雅觀,漸漸地開始覺得這雙腳既土氣又難看了,實在不愿讓它與我同行。
一天下著大雨,父親同許多家長一樣來接自己的孩子。當我走出教室,一眼見到爸爸的一雙笨拙的大腳,羞愧得無地自容,以至于回家的路上我都沒跟他說一句話。
就為這,我拒絕了他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護。我不愿讓同學見到他那副模樣。尤其是我上了中學,住在宿舍里,每隔一段時間他便帶著些吃的東西來看我,但每次總是那副樣子。同宿舍的女生們暗暗發(fā)笑的神態(tài)令我見到親人的喜悅瞬間變成了不快。
一天黃昏,父親又來看我,我看見他還光著又粗又笨的腳,頓時大聲嚷道:“以后穿鞋來好不好?”
父親愣住了,手中的提袋一下子掉在了地上??伤芸煨α诵Γ捌鹛岽睦锩婺贸鲆恍┨O果,還塞給我20元錢?!澳萌?,照顧好自己,天晚了,我該回去了?!毕﹃柊迅赣H矮矮的軀體拉成了瘦又長的影子,我突然發(fā)現(xiàn)父親的背已駝了,腳步蹣跚,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壯實有力了。
[細節(jié)描寫生動。]
再次來看我時,父親腳穿一雙嶄新的皮鞋?!澳憧?,這雙鞋好不好看?”那聲音是掩飾不住的喜悅與興奮。而這時我突然感到很心酸,仿佛失去了什么??吹竭@不協(xié)調(diào)的鞋與腳,我的心在流淚。此后不久,父親就不幸病逝了,這雙嶄新的鞋成了父親的遺物,常常引起我對父親的思念。
[顧及女兒的臉面,父親穿上嶄新的皮鞋,鞋與腳的不協(xié)調(diào)卻觸痛“我”心。]
歲月使我成長,知識使我充實,我學會了思考與判斷。赤腳與穿鞋對我已經(jīng)不重要了。我深深懂得了那雙緊貼大地的粗笨的腳的樸實與自然。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感激與愧疚。
[終于認清“那雙緊貼大地的粗笨的腳的樸實與自然”,“感激與愧疚”之情誠懇而真摯。]
今天,我正坐在考場一側(cè),淚眼婆娑地望著場外,多希望從那西裝革履中尋找到那雙熟悉的泥腳,堅實地踏在這里……
[結(jié)尾以淚眼中的想象結(jié)束,與開頭夢境照應,強烈的思念之情躍然紙上。]
總評
升格后的作文與原文相比具有獨特的魅力:
一是獨特而深切的感受。父親去世后,“我深深懂得了那雙緊貼大地的粗笨的腳的樸實與自然。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感激與愧疚?!毙∽髡咴谏钪蓄I(lǐng)悟了美的真諦:樸實與自然。這一認識升華了文章的主題,讀來使人頗受感染。
二是波瀾起伏的感情變化。小時候,“我感到這雙腳既平穩(wěn)又有力,心中充滿了安全感”;上學后,漸漸開始覺得“這雙腳既土氣又難看了”,可父親穿上鞋后,“我突然感到很辛酸”,“我的心在流淚”,行文中作者將自己對父親的腳的感情變化寫得波瀾起伏。文章真心實意,絲毫不隱瞞自己曾出于虛榮而嫌棄父親的卑下心理,令人感動之中由衷而生敬佩之情。
三是互為照應的首尾。文章結(jié)尾由回憶回到現(xiàn)實,以淚眼中的想象結(jié)束,與開頭夢境照應,體現(xiàn)了圓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