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元
分解因式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內(nèi)容之一.近年來,中考中出現(xiàn)了一些有關(guān)分解因式的新題型.這類題不僅可以考查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現(xiàn)舉例說明.
一、辨析型
例1 (2007年·福建)下列分解因式正確的是().
A. 4-x2+3x=(2-x)(2+x)+3x B. -x2+3x+4=-(x+4)(x-1)
C. 1-4x+x2=(1-2x)2 D. x2y-xy+x3y=x(xy-y+x2y)
解析:A中結(jié)果不是積的形式,C不能運用完全平方公式,D分解不徹底,還可以提公因式,所以選B.
評注:分解因式結(jié)果的幾個整式之間必須都是積的形式.在分解因式后,如果其中有些因式是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多項式時,應(yīng)當考慮它們是否還能繼續(xù)分解,如能再分解,就應(yīng)當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為止.
二、自編開放型
例2 (2007年·山東)請你寫一個能先提公因式、再運用公式來分解因式的三項式,并寫出分解因式的結(jié)果. .
解析:本題分三步:第一步,寫一個能運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項式,例如a2+2ab+b2;第二步,考慮到能提公因式,再乘以一個常數(shù)或字母即可,例如2(a2+2ab+b2);第三步,展開,即2a2+4ab+2b2.
評注:這類題結(jié)論不唯一,只需寫出符合要求的結(jié)論即可.常見錯誤有三種:1.只考慮一個方面,例如只能用公式分解,而不能提公因式;2.寫出的是分解后的式子,而沒有展開,例如2(a2+2ab+b2);3.寫出的是二項式而不是三項式.
三、組合開放型
例3(2007年·溫州)給出三個多項式:x2+x-1,x2+3x+1,x2-x.
請你選擇其中兩個進行加法運算,并把結(jié)果分解因式.
解析:這是一道組合開放型題目.三個多項式兩兩相加,有三種情況:
(1)
x2+x-1+
x2+3x+1=x2+4x=x(x+4);
(2)
x2+x-1+
x2-x= x2-1=(x+1)(x-1);
(3)
x2+3x+1+
x2-x=x2+2x+1=(x+1)2.
評注: “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組合開放題因能充分體現(xiàn)這一新課程理念而成為最近兩年中考命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類問題突破了常規(guī)的題型模式,要求學生從已知的條件中選取合適的式子進行運算.這類問題看似簡單,但在實際考試時得分率并不是很高,其原因在于不少同學忽視了題目的具體要求,答非所問.
四、閱讀探究型
例4(2007年·淄博)根據(jù)以下10個乘積,回答問題.
11×29;12×28; 13×27; 14×26; 15×25;
16×24;17×23; 18×22; 19×21; 20×20.
(1)試將以上各乘積分別寫成“□2-○2”(兩數(shù)平方差)的形式,并寫出其中一個的思考過程;
(2)將以上10個乘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3)試由(1)、(2)猜測一個一般性的結(jié)論.(不要求證明)
解析:(1)把一個乘積寫成平方差的形式,難度不大,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根據(jù)乘積的特點觀察得出答案;二是利用因式分解,通過解方程組求出答案.
11×29=202-92;12×28=202-82;13×27=202-72;14×26=202-62;
15×25=202-52;16×24=202-42;17×23=202-32;18×22=202-22;
19×21=202-12;20×20=202-02.
例如,11×29的思考過程有如下兩種.
方法1:11×29=(20-9)(20+9)=202-92.
方法2:假設(shè)11×29=□2-○2,因為□2-○2=(□+○)(□-○),所以,可以令□-○=11,□+○=29.解得□=20,○=9.故11×29=202-92.
(2)直接計算兩數(shù)相乘的結(jié)果,或者根據(jù)所寫成的平方差的形式,都能得出這10個乘積的大小關(guān)系.
這10個乘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
11×29<12×28<13×27<14×26<15×25<16×24<17×23<18×22<19×21<20×20.
(3)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確就行.根據(jù)評分標準,按照所得結(jié)論的難易程度及普遍性的不同,所得分值相應(yīng)也不同,因此解答時,要寫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jié)論.
① 若a+b=40,a、b是自然數(shù),則ab≤202=400.
② 若a+b=40,則ab≤202=400.
③ 若a+b=m,a、b是自然數(shù),則ab≤
2.
④ 若a+b=m,則ab≤
2.
⑤ 若a、b的和為定值,則ab的最大值為
2.
⑥ 若a1+b1=a2+b2=a3+b3=…=an+bn=40,且| a1-b1|≥|a2-b2|≥|a3-b3|≥…≥| an-bn|,則 a1b1≤a2b2≤a3b3≤…≤anbn.
⑦ 若a1+b1=a2+b2=a3+b3=…=an+bn=m,且| a1-b1|≥|a2-b2|≥|a3-b3|≥…≥| an-bn|,則a1b1≤a2b2≤a3b3≤…≤ anbn.
⑧ 若a+b=m,a和b的差的絕對值越大,則它們的積就越小.
評注:第(3)問的評分標準是“給出結(jié)論①、②之一的得1分;給出結(jié)論③、④、⑤之一的得2分;給出結(jié)論⑥、⑦、⑧之一的得3分”.這一點值得同學們注意.
實質(zhì)上,第(3)問的結(jié)論①~⑧概括起來只有兩個重要的結(jié)論:④和⑧.這兩個結(jié)論的得出都用到一個重要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下面就是得出④和⑧的過程.
結(jié)論④:因為(a-b)2≥0,所以a2-2ab+b2≥0,a2+2ab+b2-4ab≥0,所以(a+b)2≥4ab,所以ab≤,所以ab≤
2.因此,若a+b=m,則ab≤
2.其他的結(jié)論①,②,③,⑤都是④的特殊形式或變形.
結(jié)論⑧:因為(a+b)2-(a-b)2=a2+2ab+b2-(a2-2ab+b2)=4ab,所以ab=.若a+b=m,則ab=.因此,a、b差的絕對值越大,則它們的積就越小.其他的結(jié)論⑥,⑦都是⑧的特殊形式.
閱讀探究型問題是近幾年中考出現(xiàn)的新題型.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新的知識,感悟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與思維策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