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亞欽
“少年兒童是初升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培育下一代是全人民的重大責任,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各個方面的互相配合才能做好?!边@是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宋慶齡對少年兒童的期望,也是一件關(guān)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旺和發(fā)達的事。如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現(xiàn)代社會中每位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也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認真思考和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今天,因為社會的競爭,因為我們的夢想,因為只有一個孩子,因為教育體制,因為……許多原因集中起來,至使今天的教育走入了誤區(qū),使孩子無法健康成長。這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ヒ弧⑵諭過高
ハ紙錐危因為大多數(shù)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絕大部分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愿望。家長的價值觀念往往決定著他們對子女的態(tài)度和要求。近些年來,家長將期望的重心由原來較多的關(guān)心子女的健康狀況和行為規(guī)范轉(zhuǎn)移到關(guān)心子女的智力發(fā)展和學業(yè)成績上來,甚至出現(xiàn)重知識輕道德的偏向,不惜重金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開發(fā)智力。據(jù)調(diào)查,有將近40%的家長為孩子請過或正在請家庭教師;有58%的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進特長班學到更多的東西;89%的家長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時間不讓孩子干家務活。在這種心態(tài)驅(qū)使下,家長為孩子設計的藍圖很高,過高的期望導致家長過多地干預孩子的活動,造成保護過多、控制過多的局面。
二、過度溺愛
愛子乃人之天性,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愛是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只要愛的恰到好處,父母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但是愛的不得法,把孩子置于保險柜里,生活在安全圈里,不但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還會使孩子養(yǎng)成種種惡習,甚至毀了孩子。例如,現(xiàn)在的家長在對孩子的培育上不計代價,孩子要什么給什么。76%的家長在家里或飯店給孩子舉行過“生日宴會”,93%的中學生不會洗衣,不會做飯,74%的小學生不會系鞋帶,不會整理書包。這種愛是對孩子的成長的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中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階段正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至關(guān)重要的時期,家長卻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和越俎代庖。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會出現(xiàn)以下這樣的事:云南大學一新生,因無法適應離開父母的大學生活而自動退學回家。該生吃不慣飯?zhí)玫娘埐耍刻熘荒芤悦姘?、餅干充饑,每日以汨洗面,后來就偷偷買火車票回家了。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父母對子女愛得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份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孩子遭到毀滅?!?/p>
三、缺少溝通
人的先天素質(zhì)是千差萬別的。但是,目前有許多家長卻不顧孩子的先天生理素質(zhì),不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優(yōu)勢和弱點進行因材施教,而是單憑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這就可能扼殺孩子的個性,甚至釀成悲劇。沈陽有一位父親,單憑自身的意愿,要把獨生子培養(yǎng)成“鋼琴家”,便省吃儉用買來一架鋼琴,規(guī)定五歲的孩子每天要練好幾個小時鋼琴。孩子對琴不感興趣,也承受不了每天長時間的練琴,便毀了鋼琴,并喝下敵敵畏,倒在琴旁。
四、方式簡單
不少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簡單,缺乏科學性、原則性和靈活性。要么過分溺愛,孩子要啥給啥,無原則地答應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自私的性格;要么一味責備,只要孩子做錯了什么,不問青紅皂白,非打即罵,使孩子整天生活在擔心和責罵中;還有的家長對孩子賞識無度,使孩子不能學會正確地判斷自己的行為。這種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
五、自身素質(zhì)有待提高
目前有些家長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yǎng)不足,更有甚者,出口成臟,極端利已,心胸狹窄,沉迷賭博,不學無術(shù),試想一下,這樣的家長在他們孩子的心目中形象如何會高大?他們的教育話語又如何能有分量?
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家庭教育中,相當多的家長不懂教育規(guī)律,他們的行為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孩子,妨礙了孩子的健康、和諧、主動成長。那么,應該如何走出教育的誤區(qū)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給孩子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想方設法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一個星期七天的時間都在學習,應該休息調(diào)整的時間都被“剝奪”了。弄得孩子頭昏腦脹,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又如何能應付下一星期的學習呢?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安排扼殺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容易使孩子長時間過度緊張,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以及造成孩子內(nèi)向、壓抑、情緒焦躁。我班有個學生王某,他是老師眼中的乖孩子,溫順、聰明、非常守紀、上課不走神、下課不追趕、字體端正、從不欠交作業(yè)。有一天傍晚,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jīng)走了,我發(fā)現(xiàn)平時準時5∶30分回家的他,竟然呆呆地、像出了神似的、拿著剛發(fā)下去的成績單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我覺得很是意外,便把他叫到辦公室里。一問,他便嗚嗚地哭了起來。后來他跟我說,他不想回家,因為這次的數(shù)學測驗他考差了,只拿到班上的第八名,他不敢回家,不想讓媽媽失望??吹剿臉幼?,我覺得很心痛,一個14歲的孩子本是一朵嬌艷欲滴、含苞待放的花蕾,卻要過早地承受如此之重的壓力。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我們教師和家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因此教育孩子絕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
ザ、不要把孩子培育成溫室中的弱苗
ゼ彝ナ橋嚶孩子的地方,但教育培養(yǎng)的目的是為了把孩子送到社會上,家庭只是孩子走向社會的起點。因此,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能做或經(jīng)過指導能夠做的事情,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他們才會健康地成長。在一次家長會上,有一位家長說過這樣一段話:“明明我有條件讓孩子吃山珍海味,偏給他粗茶淡飯,明明我有條件每天給孩子20塊零用錢,卻只給他2塊;明知道讓孩子掃地,他掃不好,事后我還得再來一次,可是我偏讓他掃;明知道孩子洗衣服不干凈,家里又有洗衣機,我還是讓他去洗……”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許多家長都明白,可惜的是,太多家長沒能把它落到實處。對孩子的溺愛只能養(yǎng)成他們的懶惰思想,并大大削弱了他們的進取心。我們的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獨立意識的擁護者和保護者,應該給孩子一個自我鍛煉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在這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意志。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長。
ト、要善于和孩子溝通交流
ヌ感模就是進行思想交流。家長在日常的家庭教育過程中,不應單憑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應多聽孩子的意見,多給孩子機會,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將孩子的一切想法和行為都予以否定。只要是合理的、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培養(yǎng)的建議和行為,就應該大膽的讓孩子去實踐。家長應該主動地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與孩子適時、適量、真誠地談心,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ニ摹⒂σ哉面引導和鼓勵為主
ス糯“孟母斷織”的故事中孟子的母親教育教導孩子的方法是我們應該借鑒和學習的典范?,F(xiàn)代家庭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家庭,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得當,對孩子的成績或錯誤不分青紅皂白地肯定或否定,沒從孩子的心理特點上考慮,表現(xiàn)出的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簡單粗暴。一個孩子為了給媽媽慶祝生日畫一張畫,在畫畫時不慎將顏料弄到了墻上。孩子的爸爸回家看到了,沒頭沒腦地把孩子批評了一通?!罢l要你把顏料弄到墻上的,把墻搞壞了,誰要你畫畫的”等等,這對孩子的自尊心是個損傷。很顯然這位家長沒有掌握孩子的心理。他應該先表揚一下孩子,然后告訴孩子應該講衛(wèi)生,做事細心等。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同時還維護了他的自尊心。
五、提高自身素質(zhì),成為孩子生活的榜樣
父母的一言一行,可能影響到子女的一生。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充分反應出環(huán)境對人成長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揭示的也是這個道理?,F(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勤奮學習,而自己卻整天沉溺于麻將、電視、歌舞廳中;要求孩子有禮貌、講文明,而自己卻臟話連篇;要求孩子誠實、守信,而自己卻當著孩子的面說謊……我們應該明白,不少教育問題,如果我們只著眼于教育本身,往往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問題其根源在家長身上。身教重于言教,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只有通過各種各樣方式學習更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來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才能使家庭教育從知識上適應時代的要求。
家庭是育人的搖籃,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每位家長都能走出教育的誤區(qū),采取切實可行地對策,有效地提高家教水平,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我們的孩子才有美好的明天。
ィㄗ髡叩ノ唬漢穎焙饉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