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大哥
今年是周總理誕辰110周年,撫今追昔,周總理對檔案事業(yè)的關(guān)注歷歷在目。1954年,他提議批準設(shè)立國家檔案局;1956年,他主持討論通過國務(wù)院《關(guān)于加強國家檔案工作的決定》;1958年,他提出統(tǒng)一管理黨政檔案工作。1959年6月,他接見出席全國檔案資料工作先進經(jīng)驗交流會的代表時,又對曾三同志說:“你們檔案工作人員要學習司馬遷,當司馬遷。”如今半個世紀已過,按照周總理的前三點指示,在建設(shè)中國特色檔案管理體制上,成績卓著;但在“學習司馬遷,當司馬遷”上,尚有較大差距。
一是對司馬遷是否檔案人有爭議。當年曾三致信郭沫若,郭老依據(jù)史實做出結(jié)論“我傾向于司馬遷曾經(jīng)是一位檔案工作者”。司馬遷認為“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表明這位太史令確曾負有掌管檔案圖書的責任。但也許是司馬遷在檔案之外的建樹過于突出,被認為不能等同今之檔案人。若此邏輯成立,今之許多單位兼職檔案員亦不能算是檔案人??蓹n案部門是把他們統(tǒng)計在內(nèi)的,開展活動時(如檔案演講比賽),他們也是參加的。如此看來,對司馬遷的要求未免太過苛刻。
二是以現(xiàn)代社會的檔案工作與史學研究有嚴格分工為借口,認為檔案人專注檔案,遠離史學,乃時代進步之使然。
以上兩點的弦外之音,則是檔案人沒必要學司馬遷,更不可能當司馬遷。對此,筆者曾一度不解。后經(jīng)一位高人私下指點,方知此乃表面現(xiàn)象,深層原因是找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為缺少撰寫《史記》所需的功底和產(chǎn)生司馬遷的人才機制辯解。
先說功底:一是歷史知識匱乏。各級綜合檔案館雖藏有歷史檔案,卻鮮有能全面瀏覽研究其具體內(nèi)容者。故編研成果不少,卻多為淺嘗輒止、述而不作的大事記、文件匯編等,難成地方史的專家。二是寫作能力欠缺。作為文案人員,目前檔案人的寫作功底非但與宣傳、新聞、出版、文學創(chuàng)作等圈外人士相比不能同日而語,就是在黨政辦公系統(tǒng)內(nèi),也和有筆桿子之稱的文秘人員有較大差距。就檔案人目前的寫作功底,實難企及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作者司馬遷的水平。
再說機制。一是編研只是檔案館諸多工作中的一項,定員有限。二是對檔案部門編著史書,從無硬性要求。三是檔案管理中重檔案載體管護,輕檔案信息解讀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四是檔案人多為檔案系畢業(yè),對史學知之不多難與歷史結(jié)緣。上述機制造成檔案人缺少歷史研究的必備條件和基本素質(zhì),“當司馬遷”自然無從談起。
正因為此,周總理教誨中的“學習司馬遷,當司馬遷”中的“當”字,實在有點強檔案人所難。而隨著對司馬遷是否檔案人的質(zhì)詢,以及對現(xiàn)代社會檔史分工的片面理解,“學”也難免終成口號。其實周總理對檔案人的期望既是一貫的,又是很高的。正如國家檔案局楊冬權(quán)局長所言:周總理“他這樣講就是希望檔案工作者不僅要保管檔案,而且要研究檔案,利用檔案來編寫我們黨、我們國家真實的歷史。應(yīng)該說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敝芸偫?958年曾提出,檔案館工作者除了整理保管好文件,使利用查找方便以外,還要編寫歷史資料,要續(xù)修明、清兩朝的歷史。1963年又指示,檔案工作必須研究歷史,應(yīng)當用檔案印證歷史事實,證明我們歷史上的斗爭經(jīng)驗,并指出研究歷史要同當前的政治斗爭結(jié)合起來,不要鉆到檔案中出不來。可惜,多年來我們對周總理的這些指示,理解浮淺,貫徹不力。
我們老是埋怨檔案人社會地位不高,公眾檔案意識不強,卻未意識到,正是檔案人的水平有限和業(yè)績不顯,才是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根本原因。為何一提航天,人們就豎大拇指,是因為“神舟”的接連發(fā)射成功,有目共睹。如果檔案人也能在國、省、市、縣史的編修中獨挑大梁,而不是單純提供檔案史料;如果央視的百家講壇也能有檔案界的專家侃侃而談,人們就不會小視檔案人。
當然,不是任何檔案人都能成為司馬遷,但司馬遷利用檔案史料編著《史記》所體現(xiàn)的精神,卻值得所有檔案人學習。而其中必有少數(shù)佼佼者能成為歷史研究的專家,則是確定無疑的。只要我們把周總理的教誨,提到振興檔案事業(yè)的高度來認識,把培養(yǎng)重量級的歷史專家列入檔案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目標,把編修國史、地方史,包括某一時期的斷代史,某一方面的專門史,分別作為各級檔案館的更高追求,矢志不移、不拘一格地培養(yǎng)一批立足館藏,研究有素,獨挑大梁的拔尖史學人才,應(yīng)該是可以做到的,也是能夠做到的。
但愿再過20年,每個綜合檔案館都能拿出一兩部自己編著的國史、地方史、斷代史,以告慰周總理在天之靈。深信到那時,檔案人的社會地位會有空前提高,公眾的檔案意識也會有空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