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斌
【摘要】本文主要列舉了病句中“歧義”產(chǎn)生的十種主要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學和學習中更好地辨析病句。
【關鍵詞】病句;歧義
在我們?nèi)粘I詈涂荚囍杏龅降牟【漕愋陀泻芏喾N,綜合來看,病句中“歧義”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詞語的多義性導致的歧義。
例如:“我要炒肉絲,你把油拿來”和“你要粉蒸肉,我要炒肉絲”。很明顯,“炒肉絲”這個短語在前一句中是“動賓結構”,表示“炒肉絲”這件事;而在后一句中卻是個“偏正的名詞短語”,表示“炒肉絲”這種菜。
2.表數(shù)量的詞語修飾不明確而產(chǎn)生歧義。
例如:“廠長采納了兩個工人的合理化建議?!笨梢岳斫鉃椤皟蓚€工人”,也可以理解為“兩個建議”,所以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廠長采納了‘兩個工人的合理化建議”,也可以理解為“廠長采納了兩個工人的‘合理化建議”。
3.停頓不明而引起的歧義。
例如:“你說不過他也得說?!奔瓤衫斫鉃椤澳阏f不過他/也得說”,又可以理解為“你說/不過他也得說”;又如“我一見你就笑?!奔瓤衫斫鉃椤拔乙灰?你就笑”,又可以理解為“我一見你/就笑”。
4.語義關系不明確導致的歧義。
例如:“就是昨天,我在山頂上看見了他”,句中的“在山頂上”,既可理解為“我在山頂上,他沒在”;又可以理解為“他在山頂上,我不在”;還可以理解為“我在山頂上,他也在山頂上”。
5.界定不明,指的是因句中動詞或動詞短語對賓語,或介詞對賓語的管轄范圍不明確而造成的歧義。
例如:“信上說:只要你單位同意,報銷旅差費,安排住處,領取大會出席證的問題由我們解決?!痹斐稍摼淦缌x的原因是動詞“同意”管轄的范圍不明確。因而視其管轄范圍的不同就有三種不同的理解:第一種是當“同意”對后面三個分句沒有管轄權時,它表示的意思是“只要你單位同意,其他問題都由大會解決”;第二種是當“同意”只管轄到“報銷旅差費”,其意思是“只要你單位同意報銷旅差費,大會就負責安排住處和出席證問題”;第三種是當“同意”管轄到“安排住處”,它的意思是“你單位負責旅差費和安排住處,大會只解決出席證問題”。
6.詞性不明,是指句中詞語因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詞性引起的歧義現(xiàn)象。
例如:他背著總經(jīng)理和副總經(jīng)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存入了兩家銀行。句中的“和”,可以作連詞也可以作介詞,因而也有兩種不同的意思:前者表示“他背著總經(jīng)理和副總經(jīng)理兩個人,自己去干某事”;后者則表示“他背著總經(jīng)理一人,伙同副總經(jīng)理一起去干某事”,因而有歧義。
7.語序不當引起的歧義。
例如:“原某某市某某公司總經(jīng)理因病不幸去世”,這句話既可理解為“某某市現(xiàn)已撤消了”,或者是“某某公司現(xiàn)已不存在了”;或“某某原是某某公司的總經(jīng)理,現(xiàn)已退職了”。
8.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的區(qū)別引起的歧義。
有些詞語寫出來含義清楚,讀者可以理解,但是說出來,由于字音相同,就容易產(chǎn)生歧義。例如:“這些產(chǎn)品全部(全不)及格?!?/p>
9.邏輯重音造成歧義。
例如:“你為什么打他”?(強調(diào)他,而不打別人)“你為什么打他”?(強調(diào)打,而不應該打)
10.多音字引起歧義,這是指句中某個字(詞)有兩種或多種讀音而造成的歧義。
例如:“這個人好說話?!痹摼渲械摹昂谩笨勺x“hǎo”,是“易于,便于”的意思;也可讀“hào”,指“喜歡,愛好”的意思。讀音不明,造成了歧義。